一种针对煤掺氢氨气体燃烧的热重分析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1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2924.X

    申请日:202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重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煤掺氢氨气体燃烧的热重分析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利用加热炉对煤粉进行加热,利用第一气源经两根进气管向加热炉内提供惰性气体,在关闭第一气源的同时,切换第二气源和第三气源,如此可以有效减小实验过程中气流的波动,能够防止由于气体波动造成的重量测量误差;同时,将氢气或氨气等腐蚀性气氛通入加热炉内与煤粉进行异相燃烧,氢/氨等气体和空气分别通过进气管延伸至坩埚的上方,以对冲式进气与煤粉进行混合燃烧,实现煤粉不同进气量、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热失重特性测量。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探究煤掺氢/氨等气体燃烧的特性变化。

    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50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0526.X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燃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在该装置中,第一壳体设置有多个氢气入口和空气入口,空气的流向与氢气的流向垂直,第一壳体内穿设有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氢气和空气能够在微混喷嘴的内部混合,第一壳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设置有值班燃料喷嘴,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均匀地设置于值班燃料喷嘴的周围;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的出口端均位于第二壳体内,并在第二壳体内形成值班燃烧区、预混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氢气和空气能够在微扩散喷嘴的出口端混合。上述方案能够解决回火不稳定、氮氧化物排放升高和热声振荡的问题。

    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扩散旋流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04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20165.4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流燃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扩散旋流燃烧装置。在该装置中,第一壳体设置有氢气入口,内部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氢气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第二壳体设置有空气入口,内部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空气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燃烧室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设置有多个空气微通道,每个所述空气微通道均为缩放结构;多根氢气管道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每根所述氢气管道均穿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空气微通道并超出所述端板的顶面,所述氢气管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上述方案能够解决回火不稳定、局部超温、氮氧化物排放升高的问题。

    一种燃煤机组高压热水储能调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0768.1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调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煤机组高压热水储能调峰系统。在该系统中,蒸汽发生部分包括炉膛、过热器以及设置在炉膛周围的炉水回路;发电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轮机组和发电机;储能部分,包括高压热水蓄能单元和汽水分离器,高压热水蓄能单元与炉水回路连接;在降负荷时,通过高压热水蓄能单元储存炉水回路中的高压热水,以降低汽轮机组中蒸发量;在升负荷时,通过对高压热水蓄能单元中的高压热水进行降压闪蒸来产生蒸汽,并通过汽水分离器实现汽水分离后,使蒸汽通入汽轮机组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响应负荷的变化。

    一种氢气氧气的微混燃烧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50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0524.0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混燃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气氧气的微混燃烧系统。在该系统中,燃烧子系统包括燃烧室、燃料室、蒸汽室、氧化剂室和多个微混喷嘴,每个微混喷嘴的入口端均位于燃料室内,出口端均位于燃烧室内,每个微混喷嘴由入口端到出口端的方向均依次穿过蒸汽室和氧化剂室,每个微混喷嘴中位于蒸汽室和氧化剂室的部分均设置有进气孔;氢气供给子系统与燃料室连接,用于向燃料室供给氢气;氧气供给子系统与氧化剂室连接,用于向氧化剂室供给氧气;蒸汽供给子系统与蒸汽室连接,用于向蒸汽室供给蒸汽;点火子系统用于对微混喷嘴喷出的混合气进行点火;其中,混合气包括氢气、蒸汽和氧气。上述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对氢气氧气的燃烧特性研究。

    一种燃煤机组高压热水储能调峰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40768.1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调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煤机组高压热水储能调峰系统。在该系统中,蒸汽发生部分包括炉膛、过热器以及设置在炉膛周围的炉水回路;发电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轮机组和发电机;储能部分,包括高压热水蓄能单元和汽水分离器,高压热水蓄能单元与炉水回路连接;在降负荷时,通过高压热水蓄能单元储存炉水回路中的高压热水,以降低汽轮机组中蒸发量;在升负荷时,通过对高压热水蓄能单元中的高压热水进行降压闪蒸来产生蒸汽,并通过汽水分离器实现汽水分离后,使蒸汽通入汽轮机组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响应负荷的变化。

    一种基于SATCN-LSTM的风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68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12685.3

    申请日:2022-01-29

    Abstract: 一种基于SATCN‑LSTM的风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数据预处理:①将气象数据按照季度划分为四个数据集,每个数据集包括气象数据和风电功率数据;②将气象数据和风电功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③将每个数据集中的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b.搭建SATCN‑LSTM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c.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的训练;d.风电功率的预测。本发明采用自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超短期风电功率,能够有效提取气象因素中时间特征及气象变量之间相关特征,建立气象因素与风电功率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从而可准确地预测超短期风电功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