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8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19744.2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煤机组可凝结颗粒物的动态控制装置及方法。在该方案中,通过将动态控制装置设置于湿法脱硫设备后的烟道内且与烟气的流动方向垂直,这样就可以在燃煤机组的调峰过程中,将烟气冷却组件的水幕开启,以利用水幕冷却来流的烟气并对烟气中的可凝结颗粒物进行凝结冲刷;在燃煤机组稳定运行时,将烟气冷却组件的水幕关闭。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少燃煤机组调峰过程中可凝结颗粒物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07027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65178.1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汪晓露 , 谢国辉 , 李娜娜 , 刘佳宁 , 蒋莉萍 , 李琼慧 , 曾鸣 , 黄碧斌 , 王彩霞 , 潘婷 , 王小璇 , 胡静 , 雷雪娇 , 冯凯辉 , 时智勇 , 李梓仟 , 洪博文 , 闫湖 , 袁伟 , 叶小宁 , 高博 , 谢毓广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经济性评估新能源可开发量和开发区域遴选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选定需要评估的区域S(可以是省、市或部分区域),获取该区域风功率密度/太阳能年辐射量的分布,根据项目基本资源遴选标准进行初步筛选,(如光伏发电选取辐射量大于1400千瓦时/米2的区域),将初步筛选后的区域作为理论可开发的区域,根据区域内风能资源总储量、光伏理论开发量估算模型,测算需要评估区域的理论可开发量。该基于经济性评估新能源可开发量和开发区域遴选方法,科学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水平年下新能源开发的经济性,并以此为基础,测算新能源理论、技术和经济可开发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2924.X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重分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对煤掺氢氨气体燃烧的热重分析装置及方法。该装置通过利用加热炉对煤粉进行加热,利用第一气源经两根进气管向加热炉内提供惰性气体,在关闭第一气源的同时,切换第二气源和第三气源,如此可以有效减小实验过程中气流的波动,能够防止由于气体波动造成的重量测量误差;同时,将氢气或氨气等腐蚀性气氛通入加热炉内与煤粉进行异相燃烧,氢/氨等气体和空气分别通过进气管延伸至坩埚的上方,以对冲式进气与煤粉进行混合燃烧,实现煤粉不同进气量、不同升温速率和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热失重特性测量。因此,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探究煤掺氢/氨等气体燃烧的特性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4505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0526.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3R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复合燃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在该装置中,第一壳体设置有多个氢气入口和空气入口,空气的流向与氢气的流向垂直,第一壳体内穿设有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氢气和空气能够在微混喷嘴的内部混合,第一壳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设置有值班燃料喷嘴,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均匀地设置于值班燃料喷嘴的周围;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的出口端均位于第二壳体内,并在第二壳体内形成值班燃烧区、预混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氢气和空气能够在微扩散喷嘴的出口端混合。上述方案能够解决回火不稳定、氮氧化物排放升高和热声振荡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404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620165.4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流燃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扩散旋流燃烧装置。在该装置中,第一壳体设置有氢气入口,内部形成第一腔体,所述氢气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第二壳体设置有空气入口,内部形成第二腔体,所述空气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与燃烧室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设置有多个空气微通道,每个所述空气微通道均为缩放结构;多根氢气管道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每根所述氢气管道均穿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和所述空气微通道并超出所述端板的顶面,所述氢气管道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上述方案能够解决回火不稳定、局部超温、氮氧化物排放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0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0768.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调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煤机组高压热水储能调峰系统。在该系统中,蒸汽发生部分包括炉膛、过热器以及设置在炉膛周围的炉水回路;发电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轮机组和发电机;储能部分,包括高压热水蓄能单元和汽水分离器,高压热水蓄能单元与炉水回路连接;在降负荷时,通过高压热水蓄能单元储存炉水回路中的高压热水,以降低汽轮机组中蒸发量;在升负荷时,通过对高压热水蓄能单元中的高压热水进行降压闪蒸来产生蒸汽,并通过汽水分离器实现汽水分离后,使蒸汽通入汽轮机组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响应负荷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450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510524.0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3D14/02 , F23D14/28 , F23D14/32 , F23D14/46 , F23D14/58 , F23D14/64 , F23D14/60 , F23D14/82 , F23L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混燃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气氧气的微混燃烧系统。在该系统中,燃烧子系统包括燃烧室、燃料室、蒸汽室、氧化剂室和多个微混喷嘴,每个微混喷嘴的入口端均位于燃料室内,出口端均位于燃烧室内,每个微混喷嘴由入口端到出口端的方向均依次穿过蒸汽室和氧化剂室,每个微混喷嘴中位于蒸汽室和氧化剂室的部分均设置有进气孔;氢气供给子系统与燃料室连接,用于向燃料室供给氢气;氧气供给子系统与氧化剂室连接,用于向氧化剂室供给氧气;蒸汽供给子系统与蒸汽室连接,用于向蒸汽室供给蒸汽;点火子系统用于对微混喷嘴喷出的混合气进行点火;其中,混合气包括氢气、蒸汽和氧气。上述方案能够有效实现对氢气氧气的燃烧特性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428119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265177.7
申请日:2019-04-03
Applicant: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谢国辉 , 汪晓露 , 李娜娜 , 蒋莉萍 , 吴静 , 娄奇鹤 , 樊昊 , 余秋霞 , 李琼慧 , 曾鸣 , 刘佳宁 , 黄碧斌 , 王彩霞 , 李洋 , 周连升 , 王森 , 潘婷 , 王小璇 , 胡静 , 冯凯辉 , 雷雪娇 , 洪博文 , 闫湖 , 时智勇 , 李梓仟 , 袁伟 , 叶小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消纳控制目标新能源项目分月投产规模分析方法,涉及电力系统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给定一个省份或地区S第T年份;输入该省份或地区S第T年份年初下达的新能源新增建设规模W;根据消纳目标完成情况,重新调整新增建设规模W,形成调整后的第T年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W-adj,W-adj=W-△W,△W为预设的下调幅度值,根据不同省份或地区实际情况,△W可以为10万千瓦、50万千瓦或100万千瓦等。该基于消纳控制目标新能源项目分月投产规模分析方法,采用该种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将全年新增新能源装机目标分配到每个月份,为制定省级电网新能源项目分月投产规模提供有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3181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40768.1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调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煤机组高压热水储能调峰系统。在该系统中,蒸汽发生部分包括炉膛、过热器以及设置在炉膛周围的炉水回路;发电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汽轮机组和发电机;储能部分,包括高压热水蓄能单元和汽水分离器,高压热水蓄能单元与炉水回路连接;在降负荷时,通过高压热水蓄能单元储存炉水回路中的高压热水,以降低汽轮机组中蒸发量;在升负荷时,通过对高压热水蓄能单元中的高压热水进行降压闪蒸来产生蒸汽,并通过汽水分离器实现汽水分离后,使蒸汽通入汽轮机组中。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响应负荷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67681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112685.3
申请日:2022-01-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SATCN‑LSTM的风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数据预处理:①将气象数据按照季度划分为四个数据集,每个数据集包括气象数据和风电功率数据;②将气象数据和风电功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③将每个数据集中的数据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b.搭建SATCN‑LSTM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c.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模型的训练;d.风电功率的预测。本发明采用自注意力时间卷积网络与长短时记忆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超短期风电功率,能够有效提取气象因素中时间特征及气象变量之间相关特征,建立气象因素与风电功率之间的复杂非线性关系,从而可准确地预测超短期风电功率,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