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6986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085119.9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丙酮丁醇梭菌的构建方法以及在发酵半纤维制备丁醇中的应用,所述的重组丙酮丁醇梭菌是通过在丙酮丁醇梭菌中过表达木聚糖酶基因构建得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在丙酮丁醇梭菌中过表达木聚糖酶基因,成功表达木聚糖酶,该木聚糖酶具有高度可溶性且可完全分泌至细胞外,有效的提升了丙酮丁醇梭菌降解半纤维素的能力。(2)实现以半纤维为唯一碳源发酵制备丁醇的生物过程,大幅降低了制备丁醇的成本,进一步验证了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生物燃料的可行性。(3)相比于野生菌,本发明构建的重组丙酮丁醇梭菌将丁醇产量从1.25g/L提高到4.03g/L。
-
公开(公告)号:CN11126986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85119.9
申请日:2020-02-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组丙酮丁醇梭菌的构建方法以及在发酵半纤维制备丁醇中的应用,所述的重组丙酮丁醇梭菌是通过在丙酮丁醇梭菌中过表达木聚糖酶基因构建得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在丙酮丁醇梭菌中过表达木聚糖酶基因,成功表达木聚糖酶,该木聚糖酶具有高度可溶性且可完全分泌至细胞外,有效的提升了丙酮丁醇梭菌降解半纤维素的能力。(2)实现以半纤维为唯一碳源发酵制备丁醇的生物过程,大幅降低了制备丁醇的成本,进一步验证了将可再生的生物质能转化为生物燃料的可行性。(3)相比于野生菌,本发明构建的重组丙酮丁醇梭菌将丁醇产量从1.25g/L提高到4.03g/L。
-
公开(公告)号:CN104745616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186254.1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肌苷酸脱氢酶基因缺陷型的节杆菌,该菌株是通过构建大片段同源重组质粒,然后将该质粒转化节杆菌使其与节杆菌基因组中肌苷酸脱氢酶基因进行双交换,得到肌苷酸脱氢酶基因缺陷型的节杆菌。该大片段同源重组质粒的同源臂的长度大于10kb,提高了同源重组的效率,利用该方法进行基因敲除,不会向菌株中引入新的抗性基因。重组菌AR‑dIMP最高cAMP产量为9.37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20%。
-
公开(公告)号:CN10332037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248615.1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过表达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的节杆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克隆了嘌呤补救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hgprt),利用大肠杆菌-节杆菌穿梭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通过电转化的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节杆菌,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转化子,然后通过质粒PCR对基因工程菌进行验证,从而构建了重组节杆菌AR-HG。本发明构建的重组节杆菌AR-HG比出发菌株的产量提高16.6%,单位菌体cAMP合成能力提高27.0%,可直接用于cAMP的工业化生产,提高产量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321564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110260211.5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表达三磷酸胞苷合成酶的基因工程菌,其分类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该菌株已于2011年7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5048。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次将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中三磷酸胞苷合成酶基因pyrG在大肠杆菌Rosetta中高效表达。重组的基因工程菌株能够高效表达三磷酸胞苷合成酶基因pyrG,分泌表达三磷酸胞苷合成酶,IPTG诱导表达重组大肠杆菌,酶活为10U/mg;乳糖自诱导表达重组大肠杆菌,酶活为7U/mg。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209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10040929.2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1,4‑丁二醇的重组丁醇梭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的重组丁醇梭菌是通过在丁醇梭菌中表达4‑羟基丁酰辅酶A脱水酶构建得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相比于无法生产1,4‑丁二醇的野生菌,本发明构造的重组菌在生产1,4‑丁二醇的过程中,其产量达到66mg/L。(2)本发明进一步将丁醇梭菌中etfA基因失活,该重组菌产1,4‑丁二醇的产量进一步提高了,达到182mg/L。
-
公开(公告)号:CN111088209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2010040929.2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1,4-丁二醇的重组丁醇梭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所述的重组丁醇梭菌是通过在丁醇梭菌中表达4-羟基丁酰辅酶A脱水酶构建得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相比于无法生产1,4-丁二醇的野生菌,本发明构造的重组菌在生产1,4-丁二醇的过程中,其产量达到66mg/L。(2)本发明进一步将丁醇梭菌中etfA基因失活,该重组菌产1,4-丁二醇的产量进一步提高了,达到182mg/L。
-
公开(公告)号:CN102212538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110128741.4
申请日:2011-05-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腺苷酸环化酶、其编码基因、载体、菌株及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编码腺苷酸环化酶的DNA序列,其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DNA序列编码的腺苷酸环化酶,包含该DNA序列的重组载体,包含该重组载体的宿主细胞,以及它们在生产腺苷酸环化酶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株可以高效表达腺苷酸环化酶,其诱导酶活可达到为7U/mg或10U/mg。将该菌株应用于生产环磷酸腺苷,具有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周期短、副产物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192930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250920.7
申请日:2018-03-2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P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糖醇的制备方法,木糖、葡萄糖、木糖还原酶、葡萄糖脱氢酶、辅酶、CaCO3和水形成生物催化体系,催化木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木糖醇,催化木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木糖醇。具体地,以木糖还原酶和NADPH作为催化体系催化木糖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木糖醇;以葡萄糖脱氢酶作为NADPH的再生催化剂,催化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葡萄糖酸,并催化NADP+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ADPH。采用双酶催化生产木糖醇,反应24h后木糖和葡萄糖完全消耗,产物中木糖醇的转化率为98%,浓度可达146.23g/L;葡萄糖酸的转化率为95%,浓度可达185.05g/L。
-
公开(公告)号:CN102304490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110260265.1
申请日:2011-09-05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表达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和乳清苷酸脱羧酶的重组菌,其分类命名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该菌株已于2011年7月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5047。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重组菌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次将谷氨酸棒杆菌中的乳清酸磷酸核糖转移酶基因OPRTase pyrE和乳清苷酸脱羧酶基因ODCase pyrF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共表达。IPTG诱导表达重组大肠杆菌,将破碎后收集的粗酶液经Ni柱纯化后,进行酶反应,OPRTase和ODCase的酶活分别为9U/mg和12U/mg蛋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