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219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53096.9
申请日:2019-12-25
IPC: H01P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道能够独立设计的双工器,该双工器使用枝节加载的阶跃阻抗谐振器作为公用的输入谐振器。枝节加载在阶跃阻抗谐振器的三次谐波电压零点处,对五次谐波频率(f5)能够独立控制但对三次谐波频率(f3)没有影响,因而由它们设计的两个通道频率能够进行单独设计。同时,输入端口直接馈到公用阶跃阻抗谐振器上,这必然会在f3和f5之间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并且这个传输零点会一直存在于两个通道的滤波响应中。另外,由于f5通道是通过枝节耦合形成,因此在f3处存在一个传输零点;同时通过设计f3通道的耦合方案,可以在f5处产生传输零点。产生的多个传输零点可使每个通道的选择性和它们之间的隔离度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191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1353096.9
申请日:2019-12-25
IPC: H01P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通道能够独立设计的双工器,该双工器使用枝节加载的阶跃阻抗谐振器作为公用的输入谐振器。枝节加载在阶跃阻抗谐振器的三次谐波电压零点处,对五次谐波频率(f5)能够独立控制但对三次谐波频率(f3)没有影响,因而由它们设计的两个通道频率能够进行单独设计。同时,输入端口直接馈到公用阶跃阻抗谐振器上,这必然会在f3和f5之间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并且这个传输零点会一直存在于两个通道的滤波响应中。另外,由于f5通道是通过枝节耦合形成,因此在f3处存在一个传输零点;同时通过设计f3通道的耦合方案,可以在f5处产生传输零点。产生的多个传输零点可使每个通道的选择性和它们之间的隔离度得到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536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1354002.X
申请日:2019-12-25
IPC: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通道频率固定高通道频率可调的双工器,该双工器使用加载有枝节和第一可变电容Cv1的均匀阻抗谐振器作为公用的输入谐振器。枝节加载在第一均匀阻抗谐振器的f3电压零点处,Cv1加载在枝节的开路端,加载有Cv1的枝节对f5能够独立调谐但对f3没有影响。因而由f3和f5设计出的双工器具有两个通道可独立设计的优点,同时低通道固定而高通道可独立调谐。同时,输入端口直接馈到公用第一均匀阻抗谐振器上,这必然会在f3和f5之间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并且这个传输零点会一直存在于两个通道的滤波响应中。另外,两个通道选取合理的耦合方案产生额外两个传输零点,可进一步提高通道的选择性和通道间的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14653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354002.X
申请日:2019-12-25
IPC: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通道频率固定高通道频率可调的双工器,该双工器使用加载有枝节和第一可变电容Cv1的均匀阻抗谐振器作为公用的输入谐振器。枝节加载在第一均匀阻抗谐振器的f3电压零点处,Cv1加载在枝节的开路端,加载有Cv1的枝节对f5能够独立调谐但对f3没有影响。因而由f3和f5设计出的双工器具有两个通道可独立设计的优点,同时低通道固定而高通道可独立调谐。同时,输入端口直接馈到公用第一均匀阻抗谐振器上,这必然会在f3和f5之间产生一个传输零点,并且这个传输零点会一直存在于两个通道的滤波响应中。另外,两个通道选取合理的耦合方案产生额外两个传输零点,可进一步提高通道的选择性和通道间的隔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812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32100.8
申请日:2025-02-0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卫星通信的小型化宽阻带腔体带通滤波器及制作方法,具体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金属波导滤波器存在的尺寸庞大以及谐波杂散严重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小型化且具有宽阻带特性的腔体带通滤波器;其技术方案为:在脊波导谐振器的金属脊上表面中心区域处刻蚀一个矩形凹槽,并在该槽内嵌入调谐柱,这一设计不仅实现了基模谐振频率的有效下移,而且拓宽了高频无杂散频率的范围,从而使整体滤波器具有更小的截面尺寸和更宽的上阻带;在两个脊波导谐振器之间构建了一个半波长金属谐振槽,与原来的谐振器一同构成了三阶滤波器,这有效的缩减了纵向尺寸,引入了交叉耦合,于上阻带区域产生了显著的传输零点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97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88328.1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5G双频段双宽带覆盖的短路贴片天线,具体涉及微波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波双频段天线要么通过在单个谐振器中激发双/多个工作模式的方式实现双频段覆盖,但是由于难以激发三个及以上模式并同时实现模式的灵活调控,往往导致天线带宽过窄,无法实现频段的全覆盖;要么通过使用多谐振器结构提供多个谐振模式实现双频段覆盖,但是该设计一般具有较复杂的结构,不利于终端设备应用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在平面倒F天线的基础上,利用电磁耦合引入寄生贴片的两种模式,通过缝隙一、缝隙二和两对金属通孔的加载实现五个模式的灵活调控;本发明能够实现双频双宽带覆盖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2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372980.8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带隙复用的互耦改善型微波毫米波共口径天线,具体涉及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波毫米波共口径天线设计方案大多无法应用微波MIMO技术,有限的可适配方案中,未将MIMO应用纳入协同设计考量,对互耦等引起的MIMO性能损失问题缺乏解决方案,且由于微波、毫米波天线设计间的牵制,难以避免子天线出现带宽削减、增益降低、波束赋形能力缺失等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通过复用毫米波天线实现额外功能,达到抑制微波MIMO天线间互耦进而获得MIMO性能增强效果;通过复用微波天线部分结构,对毫米波天线性能加以补强;本发明使双频段天线均在规避性能损失的前提下获得性能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58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2967.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频宽带的微波毫米波共口径天线,具体涉及微波毫米波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波毫米波共口径天线难以克服天线间相互牵制致性能恶化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为:将微波磁电偶极子天线与毫米波相控贴片天线阵列的一体化集成;本发明避免了共口径集成下子天线性能恶化、无法扫描等问题,还基于部分结构复用的设计策略,将宽带毫米波贴片天线阵列复用为微波天线的寄生辐射贴片拓展微波频段带宽,额外达成了微波天线带宽改善目标,实现双频宽带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8197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014138.7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异质叠层贴片的双极化双磁电偶极子天线,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金属反射地板、介质基板和微带金属贴片,微带金属贴片的上方通过支撑介质块架空设置有底部带寄生金属带条的介质贴片,微带金属贴片作为辐射体的同时通过支撑介质块对介质贴片馈电,天线具有三种模式:微带金属贴片的TM10模、介质贴片的TM01模和介质贴片的TE12模,微带金属贴片的TM10模被复用,分别与微带金属贴片的TM10模和介质贴片的高次模TE12模组成两个磁电偶极子。本发明充分利用介质的多模特性,结合模式复用法在保持低剖面的特性,不增加额外扩大天线尺寸的结构的情况下实现阻抗带宽的拓展,同时还能拥有稳定的带内辐射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295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766031.1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南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宽带毫米波波束扫描的紧凑型微波毫米波共口径天线,2×4毫米波波束扫描电磁偶极子阵列被嵌入到毫米波穿孔贴片天线中,并共享相同的口径。毫米波天线充分利用了微波天线的基板厚度,实现了宽带(同时覆盖5G毫米波n258频段(24.25‑27.5GHz)与n257频段(26.5‑29.5GHz))下的波束扫描。此外,毫米波贴片可以改善毫米波天线的阻抗匹配。对于微波天线,穿孔贴片采用低剖面的分割贴片形式。此外,在贴片表面上蚀刻槽以增加电流路径并将工作模式移动到低频,从而使贴片在紧凑的尺寸下在3.5GHz频段工作。因此,天线保持了紧凑的结构和高度的完整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