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生长碳纳米管促进的镍基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69106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410057823.8

    申请日:2014-0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原位生长碳纳米管促进的镍基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甲烷化催化剂。催化剂包括主组分和促进剂,主组分为Ni和Mg,促进剂为碳纳米管,表示为Ni/MgO-CNTs。将Ni(NO3)2·6H2O和Mg(NO3)2·6H2O混合后加水溶解制成溶液A,将NaOH和NaHCO3溶解于水中制成溶液B;将溶液A和B加入反应容器内反应,沉淀液老化,过滤,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干燥,焙烧,得Ni/MgO催化剂前驱体,再压片过筛,用石英砂混合稀释置于反应器中,升温至873K还原得还原态的Ni/MgO催化剂,将气流切换为CO气体反应,原位生长碳纳米管,降温至823K反应以除去杂质碳,降温至473K,得产物。

    合成气制备低碳醇的铜钴硅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19566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110191964.5

    申请日:2011-07-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合成气制备低碳醇的铜钴硅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催化剂。催化剂的组成为CuiCoj-SiO2,其中i、j分别为Cu、Co的原子摩尔数,0≤i≤3,0≤j≤3;催化剂各组分含量的质量分数为Cu:0~20%,Co:5%~25%,余量为SiO2。将Cu(NO3)2·3H2O和Co(NO3)2·6H2O加入溶解有一水合柠檬酸的无水乙醇溶液中,加入计量的去离子水,滴加正硅酸四乙酯,水浴蒸干至凝胶状,干燥后焙烧得催化剂前驱体,在常压的5%H2/Ar气流中升温还原,即得产物。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高低碳醇时空产率,尤其是C2+醇时空产率有了较大提高。

    一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93700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510118360.2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一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制备方法,涉及一种氨合成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以钌(Ru)为活性中心,以氧化镁(MgO)等金属氧化物为载体的高活性新型氨合成催化剂制备方法,适用于氢气和氮气合成氨的反应。提供一种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制备方法,步骤为在硝酸镁水溶液中加氨水溶液,将Mg(OH)2沉淀过滤洗涤后烘干、煅烧,加入到还原剂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在冰水浴中冷却;搅拌蒸干后通氢气得Ru/MgO,再与助剂碱金属硝酸盐MNO3加入溶剂中静置;搅拌蒸干后通氢气得产物。用己二醇等还原剂还原出具有较好颗粒大小和晶体结构的钌金属胶体并均匀负载在纳米氧化镁上。不使用水溶剂,避免Mg(OH)2的生成,极大程度上提高催化活性。

    核壳复合相结构氢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0364899C

    公开(公告)日:2008-01-30

    申请号:CN200610091908.3

    申请日:2006-06-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核壳复合相结构氢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核壳复合相结构的氢氧化镍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提供一种以球形β相氢氧化镍为核,保持材料具有较高的振实密度;以α-Ni(OH)2为壳,使材料获得较高的质量比放电容量,良好的循环寿命及容量储存保持能力,具有核壳复合相结构的氢氧化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α相氢氧化镍为壳,β相氢氧化镍为核,α相氢氧化镍与β相氢氧化镍的质量比为0.1~1.0∶1。用受控结晶法制备球形β相氢氧化镍,特别是掺杂有钴与锌的球形β相氢氧化镍,在球形β相氢氧化镍核上继续沉积铝,钴,锰及钇取代的稳定的α相氢氧化镍壳,得产物。

    一种同时制备二种高铁酸盐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43168C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510118359.X

    申请日:2005-10-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同时制备二种高铁酸盐的方法,涉及一种高铁酸盐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用作电池及水处理材料的高铁酸盐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直接可充分利用原材料,可同时制备高铁酸钾和高铁酸钡的方法。在KOH溶液中加碘化钾,通氯气,再加KOH固体至溶解,冷却后过滤,收集含次氯酸钾滤液,将硝酸铁、硫酸铁和氯化铁中的至少一种加入次氯酸钾溶液中,再加入已冷却至0℃的KOH溶液中,过滤,滤渣即为高铁酸钾粗产品,粗产品溶于KOH溶液,过滤,加入KOH溶液中重结晶,收集重结晶滤液,滤渣烘干后即为高铁酸钾产品,将含高铁酸钾的重结晶滤液稀释后冷却,再与氯化钡或乙酸钡在KOH中制成的和溶液混合,将滤渣洗涤烘干即为高铁酸钡产品。

    一种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68589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610091987.8

    申请日:2006-06-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光催化剂,尤其是涉及一种碳纳米管修饰的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提供一种不破坏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与二氧化钛结合较强,有着较高的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效率,碳纳米管的修饰使催化剂具有可见光的吸收能力的碳纳米管修饰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硝酸镍和钛酸丁酯溶于甲醇中,加入柠檬酸和乙二醇得混和溶液,升温到50~70℃进行络合反应后再升温聚合酯化生成透明凝胶,并在空气气氛下300~400℃预煅烧,研磨细后经过550~800℃煅烧得催化剂前驱。将催化剂前驱通氢气还原。转通甲烷后,改通氢气吹扫除去生成的杂质碳。

    微米和纳米级多相羟基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87256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410100831.2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微米和纳米级多相羟基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尤其是一种主要用于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储存性好、放电容量高、填充密度大的既含β相又含γ相的微米和纳米级多相羟基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并应用于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表达式为HaKbNac(H2O)dNixM1-xO2,其步骤为由镍盐制备氢氧化镍前驱体,再由氢氧化镍制备多相羟基氧化镍。稳定性好,保持有γ相羟基氧化镍的稳定性,用作正极材料制成电池的储存性能好;放电容量大,多相羟基氧化镍可放出多于1个电子的反应,实测容量在261~360mAh/g之间;振实密度高,多相羟基氧化镍保持有β相羟基氧化镍的高密度,其实测密度在1.9~2.5g/cm3之间。

    碳纳米管负载的铑基甲醇合成催化剂

    公开(公告)号:CN1128665C

    公开(公告)日:2003-11-26

    申请号:CN02125035.9

    申请日:2002-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Abstract: 涉及一种合成气制甲醇的催化剂,尤其是一种用于合成甲醇的碳纳米管负载型铑基催化剂,负载在多壁碳纳米管MWNTs上的铑和一种选自Ti,Zn,Zr,Mn,Ce,Cr,Ca,Mg的金属氧化物组成的Rh-MxOy原子蔟,其中按摩尔比Rh∶M=1∶(2~8),按重量比Rh∶MWNTs=1∶(20~60)。利用碳纳米管的储氢和传递质子及电子的特性,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是目前工业上使用的同类催化剂(NC207)的1.9倍,选择性达99%;催化剂的生产和废催化剂回收的污染降到最低;催化剂的还原和使用的温度范围宽(220~290℃),催化剂的稳定性好。

    碳化钨与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5818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2530.2

    申请日:2012-05-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碳化钨与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碳化钨与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由碳化钨和二氧化钛组成,按质量比,碳化钨∶二氧化钛为(0.0025~0.1)∶1。按配比将碳化钨和二氧化钛混合后研磨,即得碳化钨与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由于用价格相对低廉的碳化钨取代贵金属Pt与二氧化钛复合,因此具有价格低廉和原料易得等优点。由于采用充分研磨的方法使碳化钨和二氧化钛相互作用混合,因此工艺简单。

    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7926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8888.9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催化材料,提供一种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二氧化钛和掺杂组分,所述掺杂组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以掺杂组分与二氧化钛的摩尔百分比计算,所述金属的含量≤1%,所述非金属的含量≤50%。所述金属可为铁、钴、镍、铜、铝等,所述非金属可为氮、硫、碳等。通过柠檬酸的强络合作用与金属原子形成稳定的五元环、六元环结构,再由柠檬酸的羧基与乙二醇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因柠檬酸为多元羧酸,如此反复发生络合作用与酯化反应,可使分子链变长以至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经预灼烧、深度灼烧等后续处理即可得到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