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367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19633.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碘油卡介苗乳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碘油分散在吐温80中,得碘油分散液;S2,将卡介苗分散在生理盐水中,得卡介苗分散液;S3,用两注射器分别吸取碘油分散液和卡介苗分散液,将两注射器的出口用软管或三通阀连通,推拉两注射器的活塞多次,进行充分混合乳化,得到抗肿瘤碘油卡介苗乳剂。发明制得的碘油卡介苗乳剂表现强免疫激活效应,同时也可作为肝癌的介入免疫治疗制剂,克服了卡介苗依赖纤连蛋白内化、免疫刺激力弱和存在系统感染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84172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810953073.0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微流控系统及操作方法。其中,微流控芯片包括反应模块和储存模块;所述反应模块包括反应腔,以及至少一条与所述反应腔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储存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储存腔,每一所述储存腔对应一所述导流通道,在所述储存腔的密封被破坏的状态下,所述储存腔与其对应的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本发明中的各储存腔相互独立,其内用于储存不同或相同的试剂,可以按照试验需求从储存腔进入反应腔进行反应,实现试剂的一体化储存和顺序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42053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69619.2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及其试剂的储存和释放方法,其中,微流控芯片,其包括具有第一储存腔的第一储存腔体,第一储存腔用于储存第一试剂,第一储存腔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与第一储存腔相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第一试剂通过第一入口储存在第一储存腔内,第一试剂通过第一出口从第一储存腔释放,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上均密封有密封膜。本发明微流控芯片实现了在微流控芯片里储存和释放试剂。本发明微流控芯片中试剂的储存和释放方法利用激光对孔上的密封膜打孔的方式来实现试剂的释放,机动性强,可实施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856814A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810957452.7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腔模块及微流控芯片。其中,反应腔模块包括:模块主体;反应腔,设于所述模块主体内,所述反应腔的底部向下凸出;液流通道,设于所述模块主体内,其第一端经由所述反应腔的底部的最低端与所述反应腔连通,第二端与所述模块主体的外部连通;以及气流通道,设于所述模块主体内,其第一端经由所述反应腔的顶部与所述反应腔气体连通,其第二端与所述模块主体的外部气体连通。本发明中的反应腔可以做成大容量的容积空间,用于容纳反应试剂并为其提供反应空间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53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759359.2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
IPC: C12N5/10 , C07K16/42 , C12N15/13 , C12N15/867 , A61K47/46 , A61K47/42 , A61K38/20 , A61K39/395 , A61K35/1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抗体修饰囊泡、肿瘤靶向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应用,该双特异性抗体修饰囊泡包括M1巨噬细胞来源的囊泡和结合于所述囊泡表面的双特异性抗体;所述双特异性抗体为保留Fc段的抗EphA2/CD3双特异性抗体。该双特异性抗体修饰囊泡,将保留Fc段的抗EphA2/CD3双特异性抗体装载于M1巨噬细胞来源的囊泡上,双抗部分及Fc段能同时招募肿瘤杀伤T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至肿瘤局部,同时M1巨噬细胞来源囊泡表面保留的共刺激分子以及内部可装载药物来促进T细胞、NK细胞的肿瘤杀伤过程,并能逆转M2巨噬细胞为M1型,改善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多因素协同作用增强抗肿瘤功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270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6091.9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513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氟尿嘧啶纯药溶解于溶剂中,获得药物溶液;S2,向反应器中通入以CO2至压力20‑28MPa,待温度稳定在60‑70℃和压力稳定在22‑28MPa后,将步骤S1所得的药物溶液以1.5‑3.0mL/min的速率通入反应器中反应1.5‑2h;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溶液以0.5‑2.0mL/min的速率喷入膨胀室内形成微滴,接着去除微滴中的溶剂,得到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6270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0286091.9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513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氟尿嘧啶纯药溶解于溶剂中,获得药物溶液;S2,向反应器中通入以CO2至压力20‑28MPa,待温度稳定在60‑70℃和压力稳定在22‑28MPa后,将步骤S1所得的药物溶液以1.5‑3.0mL/min的速率通入反应器中反应1.5‑2h;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溶液以0.5‑2.0mL/min的速率喷入膨胀室内形成微滴,接着去除微滴中的溶剂,得到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1084172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810953073.0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微流控系统及操作方法。其中,微流控芯片包括反应模块和储存模块;所述反应模块包括反应腔,以及至少一条与所述反应腔连通的导流通道;所述储存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储存腔,每一所述储存腔对应一所述导流通道,在所述储存腔的密封被破坏的状态下,所述储存腔与其对应的所述导流通道连通。本发明中的各储存腔相互独立,其内用于储存不同或相同的试剂,可以按照试验需求从储存腔进入反应腔进行反应,实现试剂的一体化储存和顺序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0856814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957452.7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应腔模块及微流控芯片。其中,反应腔模块包括:模块主体;反应腔,设于所述模块主体内,所述反应腔的底部向下凸出;液流通道,设于所述模块主体内,其第一端经由所述反应腔的底部的最低端与所述反应腔连通,第二端与所述模块主体的外部连通;以及气流通道,设于所述模块主体内,其第一端经由所述反应腔的顶部与所述反应腔气体连通,其第二端与所述模块主体的外部气体连通。本发明中的反应腔可以做成大容量的容积空间,用于容纳反应试剂并为其提供反应空间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085790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810957469.2
申请日:2018-08-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厦门万泰凯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全血样本中获取血浆的方法、滤血器及微流控芯片。其中,从全血样本中获取血浆的方法,器包括以下步骤:S1)将全血样本通过滤芯进行过滤,使全血样本中的大部分红细胞吸附在滤芯上,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及少部分红细胞的血浆经过滤芯后流出;S2)含有白细胞、血小板及少部分红细胞的血浆流向滤膜,通过滤膜进行过滤,使血浆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及少部分红细胞被滤膜滤出,血浆经过滤膜后流出。本发明采用滤芯结合滤膜的方式,无需原始全血样本的预稀释;简便易行,可实现快速、稳定的分离全血样本,输出纯化后的无细胞血浆,血浆回收率与传统的离心法基本持平,且血浆样本的后续检测不受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