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40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256758.1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51/04 , A61K51/00 , A61P35/00 , A61K101/02 , A61K103/30 , A61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素‑碘油均相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核素‑碘油均相制剂包括碘油注射液和核素螯合物;所述核素螯合物通过超稳定均相制备法均匀分布于碘油注射液中,剂量为0.2‑5mCi/1mL碘油;其中,所述核素螯合物由摩尔比为1:1‑1:20的核素和螯合剂组成。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核素‑碘油均相制剂成分稳定,并且经过长时间的放置核素也不会析出,加之碘油在肿瘤部位的长时间选择性靶向富集,为体内放射治疗提供了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69790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12137.8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51/12 , A61K51/06 , A61P35/00 , A61K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S1,将聚乙烯醇粉末加入钆金属溶液中溶解,滴入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相中,在50‑90℃条件下进行搅拌;随后加入交联剂,在50‑90℃条件下继续搅拌5‑7 h;离心弃上清后,使用第一溶剂清洗沉淀,除去油相,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内部包载钆金属的微球;S2,随后将微球、化学引发剂和丙烯腈加入介质中,在惰性气氛和50‑70℃条件下持续搅拌4‑6 h,对微球进行改性;S3,用第二溶剂清洗微球;将微球加入到盐酸羟胺溶液中,在50‑70℃条件下持续搅拌23‑25 h;清洗微球,最后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包载钆金属的偕胺肟改性微球。该微球内部包载大量钆金属离子,体外放射性标记稳定率超过98%。
-
公开(公告)号:CN11643004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002059.9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58 , G01N33/74
Abstract: STC2作为分子标志物的应用及肝癌早期诊断试剂盒,涉及体外诊断分子标志。提供血清中STC2作为原发性肝癌筛查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提供检测血清中STC2的试剂在制备诊断产品中的应用。若受试者的血清中STC2的水平高于阈值水平,则指示受试者患有原发性肝癌;同时,测量来自受试者的血清中STC2的水平也可用于判断HCC预后,若受试者血清中STC2的水平高于阈值水平,则可判断该受试者HCC预后较差。由于STC2的水平在AFP阴性的肝癌患者的血清中也显著升高,因此STC2具有比临床上经典的肝癌标志物AFP具有更好的诊断潜力。该检测试剂盒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成本低、取材方便、样本易存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27047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6091.9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9/14 , A61K31/513 , A61P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氟尿嘧啶纯药溶解于溶剂中,获得药物溶液;S2,向反应器中通入以CO2至压力20‑28MPa,待温度稳定在60‑70℃和压力稳定在22‑28MPa后,将步骤S1所得的药物溶液以1.5‑3.0mL/min的速率通入反应器中反应1.5‑2h;S3,将步骤S2所得混合溶液以0.5‑2.0mL/min的速率喷入膨胀室内形成微滴,接着去除微滴中的溶剂,得到氟尿嘧啶纯药纳米颗粒。
-
-
公开(公告)号:CN11314384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256222.X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9/06 , A61K47/06 , A61K47/44 , A61K45/00 , A61K31/166 , A61K31/221 , A61K31/445 , A61P17/02 , B01F33/7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长效低毒驱虫软膏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加压实现药物组分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分散,并且在反应釜降压过程中驱虫药物分散到医用凡士林内,从而得到驱虫药物‑凡士林软膏。本发明制备的驱虫软膏中驱虫药物以一次颗粒的形式稳定分散在凡士林内,该驱虫软膏在长时间存储后驱虫药物也能够稳定的分散在凡士林内,不会发生药物聚集、析出。和其他市售驱虫产品对比,本发明中制备的驱虫药物‑凡士林用于皮肤涂抹实现长效驱虫效果,同时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屏蔽环境从而降低驱虫药物渗透性皮肤吸收,降低体内长期暴露的毒性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9524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04860.3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K49/04 , A61K49/06 , A61K49/18 , A61K49/00 , A61K45/00 , A61K31/167 , A61K9/08 , A61K9/00 , A61K47/42 , A61P35/00 , A61P35/04 , A61P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掺杂的均相乙醇化学消融合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将明胶、造影剂、麻醉剂与无水乙醇充分混合,制备得到具有成像功能的均一化学消融剂。利用多药物掺杂的乙醇消融合剂在肿瘤治疗中通过局部注射进行化学消融治疗,由于明胶的掺杂,造影剂在乙醇中表现出更稳定的分布,且提高的粘度将进一步延长造影剂成像时间和防止乙醇的扩散,降低乙醇扩散引起的正常组织损伤,而麻醉剂的掺杂降低患者穿刺术中和术后的疼痛。本发明改良的乙醇化学消融合剂在成像监控的肿瘤化学消融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478246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734937.4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药纳米颗粒制备装置及方法,该装置能够进一步实现一种超稳定纯药纳米配方技术(Superstable Pure-nanomedicine Formulation Technology,SPFT)。该药物混匀装置包括高压溶解气体供应装置、高压泵、压强调节装置、反应釜和恒温装置,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在设计时,基于SPFT法中压强和温度的选择,以及每批次混合制剂量,采取了小型高压泵,和较低压强阈值的反应釜,大大降低了成本。利用该装置实现的SPFT法能够实现纯药纳米颗粒的高效制备,所制备的纳米药物的形貌,粒度及成分可控,并且通过临床用或者研究用药物的直接纳米化降低了载体引入的潜在毒性,能够为纳米药物的临床意义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42098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1279694.3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L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疗药物纳米颗粒‑碘油超稳定均相化栓塞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药物溶解于低沸点溶剂中,获得药物溶液;(2)将反应釜加压至8‑12MPa,待温度和压力稳定后,将步骤(1)所得的药物溶液泵入反应釜中反应0.4‑1.5h,接着通过CO2泄压以去除低沸点溶剂,再减压除去CO2,收集得到药物纳米颗粒;(3)将药物纳米颗粒与碘油注射液混合后,水浴超声分散,即得所述化疗药物纳米颗粒‑碘油超稳定均相化栓塞剂。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纯物理过程,期间不引入其他助溶剂、乳剂或其他可能引起体内毒性的试剂,纯药物纳米颗粒具有可控的形态且性能不会改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