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39297A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10886455.1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甲烷直接选择氧化制备甲醇、甲醛、CO的方法,涉及甲烷。制备BN粉末材料催化剂,将硼酸和尿素混合后,用水和甲醇混合溶剂溶解、搅拌后,恒温水浴静置进行晶化,在惰性气氛下焙烧,得BN粉末材料;将焙烧样品压片成型,粉碎,过筛,得BN粉末材料催化剂;催化剂活化:将含氧气体通入装有BN粉末材料催化剂的连续流动反应器中加热,活化,通入惰性气体,调节至反应温度,切换为反应气体;制备甲醇、甲醛、CO。
-
公开(公告)号:CN10265818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32530.2
申请日:2012-05-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碳化钨与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碳化钨与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由碳化钨和二氧化钛组成,按质量比,碳化钨∶二氧化钛为(0.0025~0.1)∶1。按配比将碳化钨和二氧化钛混合后研磨,即得碳化钨与二氧化钛复合光催化材料。由于用价格相对低廉的碳化钨取代贵金属Pt与二氧化钛复合,因此具有价格低廉和原料易得等优点。由于采用充分研磨的方法使碳化钨和二氧化钛相互作用混合,因此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179260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8888.9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7/00 , B01J27/02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1/18 , B01J37/04 , B01J37/08 , C01B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364
Abstract: 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催化材料,提供一种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二氧化钛和掺杂组分,所述掺杂组分包括金属和非金属,以掺杂组分与二氧化钛的摩尔百分比计算,所述金属的含量≤1%,所述非金属的含量≤50%。所述金属可为铁、钴、镍、铜、铝等,所述非金属可为氮、硫、碳等。通过柠檬酸的强络合作用与金属原子形成稳定的五元环、六元环结构,再由柠檬酸的羧基与乙二醇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因柠檬酸为多元羧酸,如此反复发生络合作用与酯化反应,可使分子链变长以至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经预灼烧、深度灼烧等后续处理即可得到多组分掺杂光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0442578C
公开(公告)日:2008-12-10
申请号:CN200610135293.X
申请日:2006-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燃料电池纳米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电催化剂。提供一类能提高贵金属催化利用率,降低电池成本,以纳米Ni金属为核,薄层Pt或PtRu合金贵金属为壳的燃料电池纳米电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其组成为C、Ni、Pt或C、Ni、PtRu,Ni核粒径大小为3~50nm,Ni与壳层Pt或PtRu的含量为100∶10~100,Pt或PtRu在C载体上的负载量为10%~60%。制备时配制NiSO4、NiCl2或Ni(NO3)2的乙二醇溶液,加入碳载体和N2H4,用KOH或NaOH调整pH,加入HPtCl6或HPtCl6与RuCl3混合的乙二醇溶液,用KOH或NaOH调整pH,分离后的沉淀洗涤烘干。
-
公开(公告)号:CN100436329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610059353.4
申请日:2006-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G23/053
Abstract: 纳米介孔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介孔二氧化钛,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介孔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制备过程不需要经过高温煅烧,反应温度均低于100℃,制得的纳米介孔二氧化钛晶粒细小,并具有大比表面积和晶相可控等优点的纳米介孔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方法。将钛酸盐溶于无水乙醇得溶液A,将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乙醇,再加入酸得溶液B,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得溶液C;将溶液C静置固化后,凉干得干凝胶,研磨细;取干粉放入酸乙醇溶液中加热,搅拌回流后抽提出三嵌段共聚物P123,同时又使得二氧化钛由无定型转为不同晶型的超细二氧化钛;离心后将沉淀物洗涤干燥。
-
公开(公告)号:CN100355127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410100832.7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超细多相羟基氧化镍及其应用和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尤其是一种主要用于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合物及制法。提供一种储存性好、放电容量高、填充密度大的既含β相又含γ相的超细多相羟基氧化镍及制法,并应用于电池正极材料。化学表达式为HaKbNac(H2O)dNixM1-XO2,其步骤为配制镍盐溶液,加入金属离子添加剂;配制氧化剂溶液、碱液、氨水或尿素溶液、吐温80或聚氧乙烯(10)烷基醚;将上述前4种或全部5种溶液加入反应器中,再加入碱液,过滤,清洗,烘干。稳定性好,保持有γ相羟基氧化镍的稳定性,用作正极材料制成电池的储存性能好;放电容量大,实测容量为261~360mAh/g;振实密度高,实测密度为1.9~2.5g/cm3。
-
公开(公告)号:CN100355126C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410100831.2
申请日:2004-12-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微米和纳米级多相羟基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化合物,尤其是一种主要用于电池正极材料的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储存性好、放电容量高、填充密度大的既含β相又含γ相的微米和纳米级多相羟基氧化镍及其制备方法,并应用于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表达式为HaKbNac(H2O)dNixM1-XO2,其步骤为由镍盐制备氢氧化镍前驱体,再由氢氧化镍制备多相羟基氧化镍。稳定性好,保持有γ相羟基氧化镍的稳定性,用作正极材料制成电池的储存性能好;放电容量大,多相羟基氧化镍可放出多于1个电子的反应,实测容量在261~360mAh/g之间;振实密度高,多相羟基氧化镍保持有β相羟基氧化镍的高密度,其实测密度在1.9~2.5g/cm3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821085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610059353.4
申请日:2006-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G23/053
Abstract: 纳米介孔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纳米介孔二氧化钛,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较高光催化活性的纳米介孔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制备过程不需要经过高温煅烧,反应温度均低于100℃,所制备出的纳米介孔二氧化钛晶粒非常细小,同时具有大比表面积和晶相可控等优点的纳米介孔二氧化钛的低温制备方法。步骤为将钛酸盐溶于无水乙醇得溶液A,将三嵌段共聚物溶于乙醇,再加入酸得溶液B,在搅拌条件下,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得溶液C;将溶液C静置固化后,晾干得干凝胶,研磨细;取干粉放入酸乙醇溶液中加热,搅拌回流后抽提出模板剂P123,同时又使得二氧化钛由无定型转为不同晶型的超细二氧化钛;离心后将沉淀物洗涤干燥。
-
公开(公告)号:CN1601789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85825.4
申请日:2004-10-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层制备装置,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催化薄层、气体扩散层和电极立体化过程的负载装置。提供一种不仅能克服催化层的负载技术中存在着的贵金属催化剂浪费严重、负载厚度不均匀、耗时耗力和重现性差的问题,而且又具有使用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能适用于制备不同尺寸高重现性燃料电池催化膜涂层,避免催化剂严重浪费的装置。设有底座、机架、立柱、X轴辅助梁、X轴与Y轴电机、丝杆、加热板和喷枪;X轴辅助梁设于机架上,X轴电机设于X轴辅助梁一端并接喷枪,Y轴电机设于机架上,Y轴电机主轴上设齿轮,齿轮接丝杆,丝杆接轴承座,加热板设于底座上。机械刚度较好,运动精度高,喷涂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5947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065140.6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己烷氧化脱氢制甲基环戊烯的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硼前驱体材料溶于溶剂后搅拌均匀,然后加入载体,将所得混合物加热蒸干后再将所得固体干燥后进行焙烧制得负载型氧化硼催化剂;以环己烷、氧化剂和稀释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为反应物,以负载型硼基催化剂或六方氮化硼(h‑BN)为催化剂,具体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450~600℃,反应压力为1~10atm,反应空速为4000~10000h‑1。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己烷氧化脱氢制甲基环戊烯的方法具有选择性高、无积碳以及稳定性好等优点;本发明所提供的环己烷氧化脱氢制甲基环戊烯的方法具有较出色的催化活性:环己烷转化率为8.4%,甲基环戊烯选择性为23.9%,深度氧化的COx选择性仅为6.2%。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