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63549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111412.7
申请日:2015-03-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24
Abstract: 一种日本囊对虾家系高位池同池标粗培育的方法,涉及虾苗的养殖。高位池铺沙消毒,安装充气打氧的管道器材,纳入沙滤海水,全池消毒,泼洒营养制剂和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制作固定悬浮网箱;挑选移入仔虾;仔虾入池后,升高水位;泼洒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和有机肥,泼洒聚维酮碘进行水体消毒;虾苗入池后,前10天内,每日早晚投喂人工孵化的丰年虫幼体;养殖后期添加投喂维生素、氨基酸及乳酸菌活菌制剂的虾苗颗粒饲料;养殖后期每隔5天取水样观察弧菌数量,当弧菌大量滋生时,用消毒剂对高位池进行消毒,同时饵料中添加抗生素;当仔虾生长至约4cm时,注射荧光标记进行家系标识,所有标记的家系放入同一个高位池混养开展同池性状测试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02405883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278874.X
申请日:2011-09-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7/027 ,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日本囊对虾家系构建与选育方法,涉及对虾的选育。构建基础群体;构建F1代家系;同池培养;构建F2代亲堂兄妹家系;长成3cm之后,进行同池培养,达到商品规格时,挑选出留种亲本,总共构建8~16个堂兄妹家系,每1个堂兄妹家系保留5~8个全同胞家系,留种家系总数维持60~80个,每个家系内的留种亲本继续养殖至成熟亲本;再采用多代连续杂交系统,继续构建下一代亲堂兄妹家系直到达成育种目标形成速生新品种。是一种日本囊对虾亲堂兄妹家系构建与选育方法,特别适用于日本囊对虾的遗传育种,对其它不适合精细育种模式的海洋动物的育种设计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40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85883.5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边界约束卡尔曼滤波长时间多目标对虾跟踪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1)将水箱用隔板分隔成若干区域,每块区域形成一尾虾的目标跟踪区,编号分配,框选出前景;2)基于OTSU算法分离背景和前景,计算背景区域的平均灰度值,填充前景区域并建立背景模型;3)为每一个观测区域建立一个卡尔曼滤波器并初始化卡尔曼滤波器;4)利用背景模型检测出目标所在位置;5)检查每个观测值所属跟踪区域,为每个观测向量分配跟踪的ID;6)对目标进行预测,确定目标的跟踪结果;7)更新卡尔曼滤波器,将修正后的状态向量作为当前帧的目标状态值;8)读取下一帧图像,重复步骤4)~8),直至所有图像计算完毕。提升跟踪精度,减少干扰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974417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910126743.6
申请日:2019-02-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nventor: 毛勇
Abstract: 一种滤床式养殖系统与埋栖性海洋生物的工厂化养殖方法,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包括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一架空层,架空层上铺设有沙层滤床,沙层滤床上方为养殖水层;养殖池内设有气提管,所述气提管的一端连通养殖池的底部,气提管的另一端连通养殖水层;所述养殖池的底部设有第一增氧管;养殖水层的底部设有第二增氧管。既能满足日本囊对虾、东风螺等埋栖性海洋生物的潜沙生活习性,又有助于减少高密度养殖过程中底质变黑的问题,提高益生菌附着与净化效果,提高养殖稳定性,适用于埋栖性海洋生物的高密度工厂化养殖,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388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80586.2
申请日:2018-03-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采集及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图像识别与级联分类器的对虾形态参数自动测量方法,包括S1、采集多个对虾彩色图像作为样本;S2、并将各个样本进行训练后再进行分类,获得基于LBP特征的级联强分类器;S3、采集待测对虾彩色图像A经过归一化校正,得到归一化图像B;S4、将归一化图形进行图像分割,得到分割图像B;S5、将步骤S4得到的分割图像C进行标尺测量,得到测量图像D;S6、将步骤S5得到的测量图像D进行图像校正,得到校正图像E;S7、使用级联强分类器识别校正图像E,计算出待测对虾的形态参数。本发明通过上述算法,从而能够精准实现对虾形态参数的精准测量。能够提高测量精准度和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61146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097807.6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一种日本囊对虾G642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筛选及检测方法,涉及日本囊对虾。采用PAMSA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可方便、快捷通过聚丙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日本囊对虾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验证及基因分型,并具有筛选检测费用低、操作简便快速等优点,有利于日本囊对虾系谱鉴定、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研究开展。可在没有已知的日本囊对虾基因组DN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信息下,通过转录组混合样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G642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并采用PAMSA方法设计特异性引物,不仅可便捷的通过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完成日本囊对虾G642A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验证及基因分型,而且筛选检测费用低、操作简便快速。
-
公开(公告)号:CN104396814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598971.0
申请日:2014-10-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A40/812 , A01K61/00
Abstract: 一种室内的中华乌塘鳢苗种中间培育方法,涉及鱼类苗种培育。将管和充气石放入塑料箱内,往塑料箱内盛满海水,加入漂白粉消毒,再用海水清洗,遮阳网用海水清洗后暴晒;测定苗种捕获之前的生活水盐度,若生活水盐度与塑料箱内的海水盐度相差≤10,则直接将苗种放入塑料箱内进行中间培育;若盐度相差>10,则配制合适盐度的海水,再让苗种过渡1~2天后再转入塑料箱内进行中间培育;投放苗种的当天不喂食,之后每天早晚各投喂饵料1次;每2天将苗种培育水更换;光强小于6lux,海水溶解氧保持在(5.84±0.184)mg L-1,苗种经中间培育,当全长达到8.2cm、体重达到8.0g时,即转入养殖池塘进行成鱼养殖。
-
公开(公告)号:CN101283677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071175.6
申请日:2008-06-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涉及一种鱼类的人工授精。提供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亲鱼的同池强化培育:将用于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进行标记,与生产性的亲鱼同池培养和营养强化;配置自然产卵催产池,在远离自然产卵催产池2~200m的地方,配置人工授精催产池,使人工授精的亲鱼能感应到自然产卵池中亲鱼的叫声与震动;挑选成熟的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和生产性的亲鱼同时进行催产素注射,随后将催产后成熟的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和生产性的亲鱼分别放入自然产卵催产池和人工授精催产池中;在自然产卵开始前2h与自然产卵后5h之间的时间内,根据腹围的大小,选取人工授精催产池中临产状态最好的雌鱼作为采卵雌鱼,进行授精。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865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0167889.1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2
Abstract: 与日本囊对虾耐热性相关的SNP标记及其检测方法,涉及水产养殖中的虾类耐热群体的检测。首先利用直接测序法提供一种与日本囊对虾热耐受性相关的SNP标记,所述与日本囊对虾耐热性相关的SNP标记是核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HSP60基因的第3289位点,其碱基为A或G。检测方法:日本囊对虾耐热性实验步骤;热耐受值的计算步骤;利用PCR‑RFLP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步骤;不同基因型日本囊对虾个体热耐受性分析步骤。利用直接测序法、PCR‑RFLP法给出MjHSP60基因多态性,并对SNP多态性与日本囊对虾热耐受性进行关联分析,为筛选耐高温的SNP分子标记,开展日本囊对虾耐热品系的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822045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09030.7
申请日:2018-0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基于DNA条形码的长毛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鉴定方法,根据长毛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设计扩增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片段的引物COIF和COIR;提取长毛明对虾和凡纳滨对虾的基因组DNA,利用引物COIF和COIR进行PCR反应;将PCR产物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测序验证;利用MEGA7.0比对获得的序列,利用DNAMAN预测各种对虾代表序列的酶切位点;取待放流的长毛明对虾F1代仔虾和亲虾,提取基因组DNA;利用COIF和COIR,对DNA模板F1~F4,P1~P4,V1,V2,Y1,Y2,V1+Y1,V2+Y2进行PCR扩增,将PCR扩增产物酶切,酶切产物进行电泳鉴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