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65884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375393.2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K11/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旋转开槽圆柱的凹腔噪声抑制方法,涉及凹腔噪声抑制。确定圆柱参数;确定圆柱的控制规律;确定槽的方式、大小、形状;确定开槽数目。首先在凹腔前缘安装旋转开槽圆柱,然后合理设置圆柱的直径、数目、间距、控制规律以及槽的方式、大小、形状、数量,产生所需强度和周期的扰动。可通过调整圆柱转速和开槽方式等来控制扰动周期与强度,达到耗散剪切层的效果。考虑到凹腔整体气动布局对性能和稳定域影响较大,本发明还考虑了非工作状态下的优化外形设计,实现工作时可控,停止工作后不对外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831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610591855.5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进气道设计方法,涉及高超声速进气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初始高超声速进气道;步骤二:确定分离包位置;步骤三:布置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首先基于弯曲激波理论设计出二元进气道,根据给定设计攻角范围,通过CFD数值计算分别获得零攻角、最大正攻角两种状态下的分离包位置。在此基础上,以零攻角状态下的分离包前缘点为中点,最大正攻角状态下的分离包前缘点为端点布置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在给定的攻角范围内能够自适应地减小进气道的分离包,提高进气道的起动能力,为进气道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5716115B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126166.7
申请日:2016-03-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23R3/16
Abstract: 一种提升超燃燃烧室内燃料喷射和掺混的设计方法,涉及超燃冲压发动机。先据所需燃料总流量确定圆形燃料喷嘴的直径和个数,并对仅带有单个圆形燃料喷嘴的算例进行数值计算,获得燃料的扩散直径以及壁面边界层发展规律;接着确定半球体涡流发生器的直径和位置;之后确定圆形燃料喷嘴的位置;确定相邻两个半球体涡流发生器的中心距;确定膨胀段的转折角、长度、位置;最后采用等熵压缩段过渡连接膨胀段和超燃燃烧室上壁面,进而完成整个超燃燃烧室喷射系统构造的设计。提高超燃燃烧室的工作效率,缩短超燃燃烧室的尺寸,减轻超燃燃烧室的重量,增加发动机推力,有利于燃料组织稳定燃烧。总压损失小,热负荷小,降低超燃燃烧室内结构热防护的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02183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91855.5
申请日:2016-07-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86 , F02C7/04
Abstract: 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进气道设计方法,涉及高超声速进气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初始高超声速进气道;步骤二:确定分离包位置;步骤三:布置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首先基于弯曲激波理论设计出二元进气道,根据给定设计攻角范围,通过CFD数值计算分别获得零攻角、最大正攻角两种状态下的分离包位置。在此基础上,以零攻角状态下的分离包前缘点为中点,最大正攻角状态下的分离包前缘点为端点布置自适应连通逆向回流槽。在给定的攻角范围内能够自适应地减小进气道的分离包,提高进气道的起动能力,为进气道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8665884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375393.2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10K11/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旋转开槽圆柱的凹腔噪声抑制方法,涉及凹腔噪声抑制。确定圆柱参数;确定圆柱的控制规律;确定槽的方式、大小、形状;确定开槽数目。首先在凹腔前缘安装旋转开槽圆柱,然后合理设置圆柱的直径、数目、间距、控制规律以及槽的方式、大小、形状、数量,产生所需强度和周期的扰动。可通过调整圆柱转速和开槽方式等来控制扰动周期与强度,达到耗散剪切层的效果。考虑到凹腔整体气动布局对性能和稳定域影响较大,本发明还考虑了非工作状态下的优化外形设计,实现工作时可控,停止工作后不对外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674192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59429.1
申请日:2017-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64C27/46 , B64C27/4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27/463 , B64C27/467
Abstract: 一种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涉及直升机旋翼。提供将桨叶前缘的气流引到桨尖的端面,削弱桨尖涡的强度,以达到降低桨‑涡干扰噪声效果的一种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在后掠桨尖上,确定开孔数目、孔的大小与间距;设计连接管道;确定开孔位置。由于后掠桨尖具有延迟激波、减小翼型阻力等优点,在高速直升机上广泛应用。提出的桨尖开孔方案,能够让翼型前缘的气流更多地流入管道,并且使得气流垂直于桨尖端面射出,大大削弱桨尖涡的强度,从而降低旋翼桨‑涡干扰噪声。所述基于后掠桨尖开孔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法,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不需要额外复杂的控制系统,降噪效果显著,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旋翼噪声抑制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001669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711268751.1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抑制方法,涉及飞机机体噪声抑制方法。选用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在前缘缝翼靠近尖端的吸力面处,等间距布置零质量射流激励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或风洞实验的方法得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不同飞行状态下,有/无采用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数据,建立噪声数据库;通过对噪声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得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不同飞行状态下能实现前缘缝翼降噪效果的零质量射流激励器的激励频率、出口动量系数等参数设置;将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控制参数存储在机载计算机内,当飞机处于起飞和着陆状态时,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调节激励器的参数,起到前缘缝翼噪声抑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814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10991612.X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3D13/20
Abstract: 基于变螺旋角开槽的下风式风力机噪声抑制方法,涉及圆柱塔架风力机。在圆柱塔架上确定开槽位置和开槽长度;在圆柱塔架上,确定开槽螺旋角大小;设计开槽的深度、宽度以及开槽的几何形状。不仅能够抑制圆柱尾流卡门涡街的发展,还能起到减阻作用。变螺旋角沟槽针对桨尖部分噪声较大的特点,更好抑制桨尖部分的低频噪声。所述基于变螺旋角开槽的风力机低频气动噪声抑制方法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不需要额外复杂的控制系统,降噪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潜力的下风式风力机噪声抑制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90838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91612.X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03D13/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3D13/20 , F05B2260/96
Abstract: 基于变螺旋角开槽的下风式风力机噪声抑制方法,涉及圆柱塔架风力机。在圆柱塔架上确定开槽位置和开槽长度;在圆柱塔架上,确定开槽螺旋角大小;设计开槽的深度、宽度以及开槽的几何形状。不仅能够抑制圆柱尾流卡门涡街的发展,还能起到减阻作用。变螺旋角沟槽针对桨尖部分噪声较大的特点,更好抑制桨尖部分的低频噪声。所述基于变螺旋角开槽的风力机低频气动噪声抑制方法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不需要额外复杂的控制系统,降噪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潜力的下风式风力机噪声抑制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08001669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68751.1
申请日:2017-12-0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抑制方法,涉及飞机机体噪声抑制方法。选用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在前缘缝翼靠近尖端的吸力面处,等间距布置零质量射流激励器;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或风洞实验的方法得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不同飞行状态下,有/无采用零质量射流控制的前缘缝翼噪声数据,建立噪声数据库;通过对噪声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得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不同飞行状态下能实现前缘缝翼降噪效果的零质量射流激励器的激励频率、出口动量系数等参数设置;将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控制参数存储在机载计算机内,当飞机处于起飞和着陆状态时,零质量射流激励器根据不同的飞行状态,调节激励器的参数,起到前缘缝翼噪声抑制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