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75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868885.7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4B35/80 , C04B35/524 , C04B35/622 , C04B35/63 , C04B35/632 , H05K9/00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级三维网络结构SiO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碳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碳基多孔材料受外力易坍塌以及均匀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将CTAB溶于SiO2溶胶,随后加入助纺剂,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含CTAB的SiO2纤维毡;将柠檬酸、硝酸铁和硝酸钴的乙醇溶液与尿素的乙醇溶液混合成小分子前驱体溶液;将纤维毡浸润在小分子前驱体溶液中,然后加热交联反应,再碳化处理,得到复合材料。本发明以SiO2纤维作为支撑,同时引入CTAB对小分子交联反应产生的碳结构进行调节。实现了碳材料的可控生长,将其作为吸波材料应用,满足吸波材料对电磁波多次反射与散射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9496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75395.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纳米碳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半弧形一维碳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维碳结构利用高温热解高聚合度二氧化硅溶胶包覆的聚丙烯腈纤维制得,通过将聚丙烯腈(PAN)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均匀混合得到聚丙烯腈纺丝前驱体溶液,利用静电纺丝工艺纺制纤维前驱体,使用高聚合度的二氧化硅(SiO2)溶胶浸渍所述纤维前驱体,然后在氮气环境中高温烧结,最后通过刻蚀、去离子水清洗后,干燥得到所述一维碳结构,所述一维碳结构为半弧形。备得到的半弧形一维碳结构分布良好,直径大小均一。
-
公开(公告)号:CN11955350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4319.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维纳米粒子改性碳纤维的方法和在CF/PEEK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碳纤维改性及CF/PEEK复合材料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CF/PEEK复合材料的界面问题以及提升复合材料的整体机械性能。本发明方法:首先对脱浆CF织物进行活化,然后用PEI改性;随后置于MXene悬浮液中浸泡;接着于PEI改性CB的分散液中浸泡,得到多维纳米粒子改性的碳纤维。本发明的CF/PEEK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可达到781.54MPa,层间剪切强度67.1MPa,同时在X波段的电磁屏蔽性能达到29.28dB,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5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786340.5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仕韬 , 王春义 , 宋蕙慧 , 宋新新 , 于芃 , 李牧远 , 潘志远 , 李经纬 , 王玥娇 , 王婧 , 王磊 , 孙树敏 , 王聪 , 葛杨 , 杨颂 , 刘一爽 , 邢晨 , 李爱晶 , 王玺 , 韩立群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分布式光伏系统储能配置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储能配置优化目标函数,其中,所述分布式光伏系统包括处于同一配电网中的多个分布式光伏单元和分布式储能单元;基于所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技术制约建立模型约束条件;获取所述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基于所述储能配置优化目标函数、模型约束条件及历史运行数据,采用改进粒子群算法确定分布式光系统的储能最优配置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方法,通过对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储能配置方案进行优化,提升分布式光伏系统参与配电网供电的稳定性及发电质量,并充分实现对光伏系统出力的消纳。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8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8287.5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多参数两阶段优化的逆变器并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系统包括VDP虚拟振子单元,用于对并入电网的逆变器进行渐近同步控制;以及多参数优化单元,用于在逆变器并入电网后的电压建立阶段及电压维持阶段优化VDP虚拟振子单元的多个控制参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既能够满足不同阶段VDP虚拟振子控制逆变器的输出要求,又能够在提高电压响应速度与抑制三次谐波含量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