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878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49520.1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LNG冷却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可逆电机、燃料电池、蓄电池。两台气体机通过离合器分别与齿轮箱输入端相连,可逆电机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螺旋桨与齿轮箱输出端相连,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与LNG气化换热装置相连。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提高了气体机、可逆电机的运行效率,同时利用LNG气化冷能,减少了散热风扇及冷却液循环泵功率,减小了散热器面积提高系统集成度,进一步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排放,提高了系统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987867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49498.0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机双桨式柴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柴油机、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离合器、齿轮箱、螺旋桨、天然气存储供给装置、变电设备、岸电设备、船舶电网、船舶负载。第一气体机、第二气体机和柴油机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电动机和发电机分别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电力源为蓄电池和可逆电机(发电机模式)。本发明采用多样化的能量布置形式,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可以使气体机、电动机始终维持在高效率区,降低了气体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同时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并扩大了船舶的适航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878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149520.1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LNG冷却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可逆电机、燃料电池、蓄电池。两台气体机通过离合器分别与齿轮箱输入端相连,可逆电机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螺旋桨与齿轮箱输出端相连,发动机冷却系统和燃料电池冷却系统与LNG气化换热装置相连。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提高了气体机、可逆电机的运行效率,同时利用LNG气化冷能,减少了散热风扇及冷却液循环泵功率,减小了散热器面积提高系统集成度,进一步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排放,提高了系统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674627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810188712.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1/2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燃料电池的双轴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柴油机、气体机、燃料电池、蓄电池,气体机连接第一可逆轴带电机,第一可逆轴带电机连接齿轮箱,柴油机连接第二可逆轴带电机,第二可逆轴带电机连接齿轮箱,齿轮箱分别连接两个螺旋桨,液化天然气罐与气体供给装置相连,气体供给装置连通气体机以及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船舶负载、逆变器、整流器均与配电板电连,逆变器通过变频器与第一可逆轴带电机和第二可逆轴带电机相连,第一可逆轴带电机和第二可逆轴带电机与整流器电连。本发明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气体机、柴油机、可逆轴带电机的运行效率,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987868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49532.4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复合储能的气电混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发电机、电动机、螺旋桨、天然气存储供给装置。气体机输出端与齿轮箱输入端相连,发电机输入端与齿轮箱输出端相连,齿轮箱输出端与电动机相连,螺旋桨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电力源为超级电容、发电机和蓄电池。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利用超级电容、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组成复合储能系统,解决船舶电网电能质量不高,蓄电池寿命短的问题。系统负载变化时能量可以迅速的储存或释放,防止能量变化过快对电网的冲击,提高了气体机、发电机及电动机的运行效率,提高了燃料的利用效率减少了排放,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67462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188692.5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1/20 , B63H2021/207 , H02K7/11 , H02K7/116 , H02K49/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机双桨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整个系统由气体机、可逆电机、蓄电池、永磁耦合器、离合器、齿轮箱、螺旋桨、天然气存储供给装置、逆变器、变频器、整流器、配电板组成。该系统主要特征如下:两台气体机通过永磁耦合器与齿轮箱相连,两台可逆电机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电力源为蓄电池。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气体机、可逆电机的运行效率,有效降低了气体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同时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而且系统的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67462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188690.6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1/20 , B63H23/12 , B63H2021/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气电并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燃料电池、可逆电机、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输入端、输出端、输入\输出端,气体机的输出端通过永磁耦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端相连,可逆电机的输出\输入端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输出端相连,齿轮箱的输出端与螺旋桨相连,液化天然气罐与气体供给装置相连,气体供给装置连通气体机和燃料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船舶负载、逆变器、整流器分别与配电板电连,逆变器通过变频器与可逆电机电连,可逆电机与整流器相连。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有效降低了气体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同时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0865740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188702.5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燃料电池的柴气电混联式船舶混合动力系统,整个系统由柴油机、气体机、发电机、电动机、燃料电池、蓄电池、永磁耦合器、离合器、齿轮箱、螺旋桨、天然气存储供给装置、逆变器、变频器、整流器、配电板组成。柴油机和气体机通过永磁耦合器与齿轮箱相连,两台电动机和发电机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齿轮箱中带有两个离合器,电力源包括燃料电池和蓄电池。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柴油机、气体机、电动机的运行效率,有效降低了发动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同时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而且系统的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6574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188695.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机单桨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包括气体机、蓄电池、齿轮箱,气体机的输出端通过永磁耦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端相连,可逆电机的输出\输入端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的输入\输出端相连,齿轮箱的输出端与螺旋桨相连,液化天然气罐与气体供给装置气连,气体供给装置连通气体机中,蓄电池、船舶负载、逆变器、整流器均与配电板相连,逆变器通过变频器与可逆电机相连,可逆电机与整流器电连。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气体机、可逆电机的运行效率,有效降低了气体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同时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而且系统的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8438189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188696.3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B63H2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H21/20 , B63H2021/2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式气电混合船舶动力系统,整个系统由气体机、可逆轴带电机、蓄电池、永磁耦合器、离合器、齿轮箱、螺旋桨、天然气存储供给装置、逆变器、变频器、整流器、配电板组成。该系统主要特征如下:气体机通过永磁耦合器与可逆轴带电机相连,可逆轴带电机通过离合器与齿轮箱相连,电力源为蓄电池。本发明所采用的多种能量形式的布置可以满足船舶在各种环境和工况下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气体机、可逆轴带电机的运行效率,有效降低了气体机的燃料消耗和排放,同时改善了船舶的动力响应,而且系统的适用范围广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