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248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0659888.3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功率控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反应堆堆芯、热管换热器、弯曲热管及气动旋转部,其中,热管换热器通过弯曲热管设置在反应堆堆芯的左侧,弯曲热管内留有工质,气动旋转部分别与所述反应堆堆芯、所述热管换热器连接。本发明可以用于热管反应堆核功率控制,可使热管反应堆核功率与负载所需功率更加匹配,提高热管反应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12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058367.8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7/11 , G21C15/18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热管换热器;反射层及屏蔽内设置有堆芯金属基体,堆芯金属基体内设置有若干燃料棒,热管换热器设置在反应堆堆芯的上方,热管换热器和反应堆堆芯之间设置有若干热管作为换热元件,堆芯金属基体的顶面开设有中心孔洞;控制部包括控制棒,热管换热器的底面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固接有保护壳体,控制棒顶部设置在保护壳体内,控制棒的底部贯穿堆芯基金属体且位于中心孔洞内,控制棒的顶部设置有上限位件,控制棒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件。本发明可实现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功率自动控制、事故工况下自动停堆以及反应堆运行温度调节,进而提高热管冷却核反应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4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4360.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减温减压箱内部汽水直接接触换热计算的方法,包括:通过雾化冷却水喷淋和预处理高温蒸汽,精确计算液滴速度和蒸汽质量流量,并进一步计算获得对流换热系数;预设压力值,结合对流换热系数和守恒方程进行准稳态换热计算,得出换热段的出口蒸汽质量流量与出口蒸汽密度,基于出口蒸汽质量流量与出口蒸汽密度计算获得实际换热段压力,通过比较实际与预设压力,不断调整直至匹配。本发明简化了减温减压箱模型,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确性,能够实时仿真输出参数,为二回路仿真结构模型的优化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07231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057175.5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18 , G21C15/257 , F28D15/02
Abstract: 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堆芯冷却更加均匀。本发明公开用于热管堆的多环路布雷顿循环能量转换系统,包括:反应堆;换热装置,换热装置包括热管换热器和流道结构,流道结构设置在热管换热器内,流道结构内流通有工质,热管换热器上设置有接口组件,接口组件与流道结构连通;热管,热管内流通有工质,热管的一端插入反应堆内,热管的另一端插入热管换热器内,热管位于反应堆与换热装置之间的部分包覆有保温层;布雷顿循环系统,布雷顿循环系统设置有若干个,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出口与接口组件连(56)对比文件Guanghui Jiao, Genglei Xia, Zhou Tao,Yuepeng Bi.Study on Flow and HeatTransfer Performance of Space ReactorRadiator Water Heat Pipe.2022 29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uclearEngineering.2022,第4卷全文.Zeqin Zhang, Chenglong Wang.HEART, aspecific code for thermal-electricalanalysis of heat pipe cooled nuclearreac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Sciences.2022,第179卷全文.Mohamed S. El-Genk, Jean-Michel P.Tournier.USES OF LIQUID-METAL AND WATERHEAT PIPES IN SPACE REACTOR POWERSYSTEMS.Frontiers in Heat Pipes .2011,全文.焦广慧.高温碱金属热管稳态流动传热特性研究.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2021,第工程科技Ⅱ辑卷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613012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58367.8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7/11 , G21C15/18 , G21C15/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热管换热器;反射层及屏蔽内设置有堆芯金属基体,堆芯金属基体内设置有若干燃料棒,热管换热器设置在反应堆堆芯的上方,热管换热器和反应堆堆芯之间设置有若干热管作为换热元件,堆芯金属基体的顶面开设有中心孔洞;控制部包括控制棒,热管换热器的底面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固接有保护壳体,控制棒顶部设置在保护壳体内,控制棒的底部贯穿堆芯基金属体且位于中心孔洞内,控制棒的顶部设置有上限位件,控制棒的底部设置有下限位件。本发明可实现热管冷却反应堆的功率自动控制、事故工况下自动停堆以及反应堆运行温度调节,进而提高热管冷却核反应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66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221350.1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3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的核动力装置评估仿真方法及系统,包括:装置顶层需求模块、功能实现模块、逻辑架构构建模块、评估仿真配置模块、功能评估模块、总体性能评估模块、数据信息通讯模块以及模型库模块;本申请结合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中自顶向下的指标体系拆解以及核动力仿真技术中自底向上的设备与系统集成计算,实现核动力装置指标需求、设计方案、性能评估及论证优化的一体化模型表达,支撑核动力装置复杂系统工程中各关联学科、专业及领域数据信息的统一性与可追溯性,以智能化、数字化方式提高核动力装置设计研发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67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0066060.8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斯特林热机冷端的环形蒸发器回路热管散热器,包括环形蒸发器、蒸汽腔、气体管线、液体管线、储液槽、散热面板、套管式回热器;本发明克服传统回路热管散热效果不佳,该发明环形结构蒸发器设计合理紧凑,可有效避免使用多组传统回路热管时带来的冗余粘接接触热阻、结构繁杂、安装不便等弊端;气液管线进出口数量可灵活布置用以增减散热面积,实现不同功率斯特林热机装置低温环境下散热需求;套管式回热器的设计相比于传统回路热管可以减小回流液过冷度,提高回路热管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该发明设计面向深空或海洋环境低温条件下均能实现不同功率斯特林热机冷端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122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508764.1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斯特林循环的铅基堆深海发电系统,涉及海洋核能发电技术领域,包括:核反应堆;热管一端与核反应堆的热能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斯特林发动机连通,热管用于将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输送至斯特林发动机内并驱动动力活塞往复运动;动磁式直线发电机的永磁体通过第一连杆与动力活塞连接,动力活塞往复运动带动永磁体做切割定子线圈运动并产生交变电流。核反应堆采用池式铅基反应堆,铅基反应堆固有的安全性和高效率等特点,适合应用于深海环境。而作为一种高效动态热电转换装置,斯特林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噪音低等优点,与池式铅基反应堆及动磁式直线发电机配套使用能够实现在深海环境中稳定发电。
-
公开(公告)号:CN118588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59742.9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热管堆的能动与非能动耦合的余热排出系统,包括余热排出舱、海水引入开关、海水引入通道、可调换热机构、带有中子吸收材料的应急热管、常规热管、停堆开关、停堆管道以及非能动熔毁装置;海水引入开关与海水引入通道可以在事故时引入海水至余热排出舱内,可调换热机构的隔离活塞在余热排出舱内可以进行位置调节,从而实现对冷却效率的控制;停堆开关、停堆管道和非能动熔毁装置在断电条件下可以将海水应急导入堆芯实现停堆。本发明的余热排出系统可以反复利用,并实现对余热排出功率的动态控制,进而提高反应堆的运行周期;同时将能动与非能动系统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提高反应堆余热排出系统和冷却系统的容错率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2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59933.5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工流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散热的超疏水表面润湿状态精准调节装置,包括多个微米级超疏水表面润湿状态调节单元,微米级超疏水表面润湿状态调节单元包括:绝缘基板,绝缘基板的顶面上由下至上顺序设置有第一导电部、绝缘部、第二导电部以及效能提升结构,第一导电部以及第二导电部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电性连接,第二导电部与效能提升结构电性连接;绝缘部上开设有第一连通结构,第二导电部上开设有第二连通结构,第一连通结构与第二连通结构连通;本发明中超疏水表面润湿状态调节单元能够加热到四百开尔文左右,润湿状态转变时长可以达到微秒级,从而可以精准调节超疏水表面润湿状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