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41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4360.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减温减压箱内部汽水直接接触换热计算的方法,包括:通过雾化冷却水喷淋和预处理高温蒸汽,精确计算液滴速度和蒸汽质量流量,并进一步计算获得对流换热系数;预设压力值,结合对流换热系数和守恒方程进行准稳态换热计算,得出换热段的出口蒸汽质量流量与出口蒸汽密度,基于出口蒸汽质量流量与出口蒸汽密度计算获得实际换热段压力,通过比较实际与预设压力,不断调整直至匹配。本发明简化了减温减压箱模型,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确性,能够实时仿真输出参数,为二回路仿真结构模型的优化提供了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48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0437049.9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257 , G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系统,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模块化超临界水冷热管堆和超临界机组;模块化超临界水冷热管堆包括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组、反射层以及屏蔽层;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组由多个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组件组成;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直流蒸汽发生器和堆芯以及贯穿直流蒸汽发生器和堆芯的多根碱金属热管;超临界机组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和给水泵;直流蒸汽发生器的进口与给水泵连通,出口与汽轮机连通。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系统简单、结构紧凑,反应堆可以实现规模化制造;同时利用高温热管作为堆芯冷却设备,可以得到更高的一回路冷却剂温度,保证与超临界水工质的传热温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3414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010178618.2
申请日:2020-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257 , G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输热的核蒸汽供应系统,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保护容器,其设置有下管板,形成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第二密封腔体为密闭腔体;第一密封腔体设置有堆芯,第二密封腔体设置有蒸汽发生器;堆芯与蒸汽发生器之间设置有贯穿的热管;热管分为蒸发段和冷凝段,热管冷凝段外侧设置有热管导向传热管;热管导向传热管与下管板密闭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了一体式布置,结构简单紧凑;热管导向传热管壁面和热管管壁的双层隔离结构减小了热管内碱金属工质和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工质接触的可能性;热管冷却堆芯方式简化系统又提高了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每根热管自成独立回路,可有效避免单点失效,便于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11152462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261013.X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离子转换与布雷顿循环联合发电反应堆系统,包括热离子转换模块、中间热交换器和布雷顿循环模块;热离子转换模块内部设有热离子热电转换元件和碱金属热管,外部包覆有反射层和屏蔽层;布雷顿能量转换系统由透平、回热器、预冷器、压缩机及发电机组成;热离子转换模块和中间热交换器之间设置有贯通的热管;热管在热离子转换模块内部分设定为蒸发段,在所述中间热交换器内部分设定为冷凝段;所述布雷顿能量转换系统的进口与所述中间热交换器壳侧出口相连;所述布雷顿能量转换系统的出口与所述中间热交换器壳侧进口相连。本发明采用热管冷却固体堆芯以及热离子转换和布雷顿循环联合发电设计,实现核裂变能量的热量多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48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0412301.0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置在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的流量搅混装置,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流量分配部件和流量搅混部件;流量分配部件包括:进口环形隔板和出口环形隔板、环形竖直挡板,并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壁面形成环形密闭腔体;环形密闭腔体内设置有N个均匀布置的竖直隔板,形成N个扇形空间;每个扇形空间上端对应地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直流蒸汽发生器;流量搅混部件包括:环形流道;环形流道均设置有流道出口孔。本发明的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的流量搅混装置利用了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的空间,通过增加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实现了冷却剂流动方向的变化,达到流量搅混的目的,不会改变一体化反应堆系统的其他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48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37049.9
申请日:2020-05-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257 , G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系统,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模块化超临界水冷热管堆和超临界机组;模块化超临界水冷热管堆包括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组、反射层以及屏蔽层;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组由多个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组件组成;超临界水冷热管堆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直流蒸汽发生器和堆芯以及贯穿直流蒸汽发生器和堆芯的多根碱金属热管;超临界机组包括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和给水泵;直流蒸汽发生器的进口与给水泵连通,出口与汽轮机连通。本发明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系统简单、结构紧凑,反应堆可以实现规模化制造;同时利用高温热管作为堆芯冷却设备,可以得到更高的一回路冷却剂温度,保证与超临界水工质的传热温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54048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12301.0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置在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的流量搅混装置,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流量分配部件和流量搅混部件;流量分配部件包括:进口环形隔板和出口环形隔板、环形竖直挡板,并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内壁壁面形成环形密闭腔体;环形密闭腔体内设置有N个均匀布置的竖直隔板,形成N个扇形空间;每个扇形空间上端对应地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直流蒸汽发生器;流量搅混部件包括:环形流道;环形流道均设置有流道出口孔。本发明的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的流量搅混装置利用了一体化反应堆压力容器下降段的空间,通过增加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实现了冷却剂流动方向的变化,达到流量搅混的目的,不会改变一体化反应堆系统的其他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1341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78618.2
申请日:2020-03-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257 , G2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管输热的核蒸汽供应系统,属于核反应堆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保护容器,其设置有下管板,形成第一密封腔体和第二密封腔体,第二密封腔体为密闭腔体;第一密封腔体设置有堆芯,第二密封腔体设置有蒸汽发生器;堆芯与蒸汽发生器之间设置有贯穿的热管;热管分为蒸发段和冷凝段,热管冷凝段外侧设置有热管导向传热管;热管导向传热管与下管板密闭固定连接。本发明采用了一体式布置,结构简单紧凑;热管导向传热管壁面和热管管壁的双层隔离结构减小了热管内碱金属工质和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水工质接触的可能性;热管冷却堆芯方式简化系统又提高了反应堆的固有安全性;每根热管自成独立回路,可有效避免单点失效,便于更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