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31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93253.9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度可调节的疏水温度测量探针,包括主腔室,主腔室包括主腔室内壁和主腔室外壁,主腔室内壁里固定有滞止壁,滞止壁将主腔室内壁隔成上方的测量腔室和下方的排水腔室,滞止壁里设置下端导气管,下端导气管的上下两侧均设置下端导气孔,滞止壁上下所在位置的主腔室内壁上开设内壁排水孔,主腔室底端设置总排水口,测量腔室里设置上端导气管,上端导气管上设置上端导气孔,上端导气孔处安装温度传感器。本发明可有效降低气流中携带水滴/水雾对气流温度测量值的影响,避免水滴堵塞导致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可自由调节探针的测量高度,便于点测流场中不同位置处的气流温度,可用于流场水滴/水雾影响下的温度畸变特征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8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174607.1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多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子叶片、转子叶片,静子叶片、转子叶片设置在蜗壳里,静子叶片和转子叶片均成圆周布置,一圈静子叶片构成静叶叶栅,一圈转子叶片构成动叶叶轮,静子叶片之间形成静叶叶栅流道,转子叶片之间形成动叶叶轮流道,每对相邻的两个转子叶片之间至少设置两个分流叶片,从蜗壳的入口进入的气体经静叶叶栅流道后,进入动叶叶轮流道,经过分流叶片的扰流后推动动叶叶轮旋转做功。本发明在动叶叶轮的长叶片间加入两个或者多个尺寸较小的短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出口稠度,使其在工况变动的情况下,出口气流不易阻塞;减小了叶轮的余速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2251811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95624.X
申请日:2011-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叶叶栅、动叶叶轮,静叶叶栅包括静子叶片组,动叶叶轮包括转子叶片组,还包括分流叶片,分流叶片安装在转子叶片的两片长叶片之间,相邻静子叶片之间构成静叶叶栅流道,相邻转子叶片之间构成动叶叶轮流道。本发明在动叶叶轮的长叶片间加入尺寸较小的短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出口稠度,使其在工况变动的情况下,出口气流不易阻塞;减小了叶轮的余速损失;对于焓降较大的向心式透平,进口处于高温、高压的恶劣工作环境,分流叶片可以在出口几何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载荷分担到更多的叶片上,有助于降低单个叶片的强度要求;叶轮在加入分流叶片后的整体效率也有所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896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0884621.X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B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传感器式水膜厚度测量探针,包括:探针支杆,探针支杆为中空结构,且在探针支杆的内部设有线缆,探针支杆包括竖直段和弯折段;机匣固定台,设于竖直段上,机匣固定台上设有可拆卸金属环;第一电容传感,设于弯折段上,且与可拆卸金属环平行设置,并组成平行板电容器;第二电容传感器,设于弯折段的一端部,与第一电容传感器垂直设置,线缆与第一电容传感器和第二电容传感器连接。可实现航空发动机吸雨试验及燃气轮机进气加湿及平面叶栅喷水试验等进气含水情况下的水膜厚度值的接触式测量,能够实现对壁面及叶片不同位置处的水膜厚度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精度的测量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878062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94250.7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疏水结构的稳态压力探针,包括机匣固定台、探针支杆,机匣固定台固定在探针支杆的尾端端部,探针支杆的首端端部设置疏水部分,所述疏水部分包括气水分离器,所述气水分离器包括气流挡板、焊接挡板、总压进气导流管,总压进气导流管通过焊接挡板安装在探针支杆里,总压进气导流管的前端安装气流挡板,总压进气导流管的尾端为总压进气导流管出口,气流挡板后方的总压进气导流管开设总压进气口,焊接挡板前方的探针支杆设置疏水孔。本发明可实现航空发动机吸雨试验及燃气轮机进气加湿试验等进气含水情况下的气体压力值的准确测量,且能够对进入探针内部的水滴进行快速疏散,具有较高精度的测量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93914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74607.1
申请日:2014-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多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子叶片、转子叶片,静子叶片、转子叶片设置在蜗壳里,静子叶片和转子叶片均成圆周布置,一圈静子叶片构成静叶叶栅,一圈转子叶片构成动叶叶轮,静子叶片之间形成静叶叶栅流道,转子叶片之间形成动叶叶轮流道,每对相邻的两个转子叶片之间至少设置两个分流叶片,从蜗壳的入口进入的气体经静叶叶栅流道后,进入动叶叶轮流道,经过分流叶片的扰流后推动动叶叶轮旋转做功。本发明在动叶叶轮的长叶片间加入两个或者多个尺寸较小的短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出口稠度,使其在工况变动的情况下,出口气流不易阻塞;减小了叶轮的余速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202165129U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申请号:CN201120246214.9
申请日:2011-07-1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分流叶片的径流式透平,包括蜗壳、静叶叶栅、动叶叶轮,静叶叶栅包括静子叶片组,动叶叶轮包括转子叶片组,还包括分流叶片,分流叶片安装在转子叶片的两片长叶片之间,相邻静子叶片之间构成静叶叶栅流道,相邻转子叶片之间构成动叶叶轮流道。本实用新型在动叶叶轮的长叶片间加入尺寸较小的短叶片,可以有效的降低叶片的出口稠度,使其在工况变动的情况下,出口气流不易阻塞;减小了叶轮的余速损失;对于焓降较大的向心式透平,进口处于高温、高压的恶劣工作环境,分流叶片可以在出口几何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载荷分担到更多的叶片上,有助于降低单个叶片的强度要求;叶轮在加入分流叶片后的整体效率也有所提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