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2780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084482.2
申请日:2016-0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F28D2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42 , F28D20/00 , F28D2020/0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储热技术领域的储热装置,所述的储热装置包括水箱Ⅰ(1)、水箱Ⅱ(2)、氮气发生器(3),所述的氮气发生器(3)通过连接管道Ⅰ(4)与水箱Ⅰ(1)连通,氮气发生器(3)通过连接管道Ⅱ(5)与水箱Ⅱ(2)连通,所述的连接管道Ⅰ(4)上设置电动阀Ⅰ(6),连接管道Ⅱ(5)上设置电动阀Ⅱ(7),所述的电动阀Ⅰ(6)和电动阀Ⅱ(7)分别与氮气发生器(3)连接,本发明所述的储热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克服现有储热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在确保储热装置稳压运行的同时,有效控制储热装置的工作压力,增加储热装置的使用寿命,最终实现高效储热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55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1069314.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763 , H02J3/38 , H02J3/46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独立微能源网及其优化配置方法,所述独立微能源网与负载连接,其中,所述独立微能源网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蓄热槽及制冷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及负载连接,为所述负载提供电能;所述蓄热槽、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及负载连接,用于为所述负载提供热能;所述制冷装置、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及负载连接,用于为所述负载提供冷能。本发明独立微能源网通过设置风力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蓄热槽及制冷装置分别为负载提供能量,实现风能、光能、压缩空气产生的能量等多种能量协调工作,从而可有效扩大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410855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611069314.2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独立微能源网及其优化配置方法,所述独立微能源网与负载连接,其中,所述独立微能源网包括风力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蓄热槽及制冷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及负载连接,为所述负载提供电能;所述蓄热槽、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及负载连接,用于为所述负载提供热能;所述制冷装置、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及负载连接,用于为所述负载提供冷能。本发明独立微能源网通过设置风力发电装置、光伏发电装置、非补燃式压缩空气蓄能装置、蓄热槽及制冷装置分别为负载提供能量,实现风能、光能、压缩空气产生的能量等多种能量协调工作,从而可有效扩大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4850596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510208311.1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GIS与RTK定位的配网数据处理方法,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及存储;Web应用服务器子系统的实现;地理信息子系统的实现;配网数据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任务及表单数据管理子系统的实现;文档管理子系统的实现;移动终端操作子系统的实现;RTK坐标采集子系统的实现;配网巡检任务执行。本发明提高了配网设备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将巡视、检修等生产业务有效延伸至工作现场,实现业务连续性和高效性,提高了现场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了测绘精度,有效规范和指导现场工作程序,减少了运营成本,避免重复作业,建立了结合移动作业的标准化业务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850596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08311.1
申请日:2015-04-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移动GIS与RTK定位的配网数据处理方法,步骤包括:数据准备及存储;Web应用服务器子系统的实现;地理信息子系统的实现;配网数据管理子系统的实现;任务及表单数据管理子系统的实现;文档管理子系统的实现;移动终端操作子系统的实现;RTK坐标采集子系统的实现;配网巡检任务执行。本发明提高了配网设备数据处理工作效率,将巡视、检修等生产业务有效延伸至工作现场,实现业务连续性和高效性,提高了现场工作质量与效率,提升了测绘精度,有效规范和指导现场工作程序,减少了运营成本,避免重复作业,建立了结合移动作业的标准化业务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772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51001.8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的配套出线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线方案在要求总负荷距最小、供电半径最短时,供电范围呈菱形状,且出线呈“十”字或“内叶”扩展。由于采用上述的方式,本发明更加适合中小型城市变电站的配套出线,有利于优化用电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698516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982548.4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的最大容量计算系统和方法。所述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的最大容量计算系统和方法包括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接口模块、配电网络结构数据库模块、可再生能源接入最大容量计算模块、控制对象选择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操作命令下发通信接口模块,同时,本发明提出了基于阻抗支路方程和节点电压方程的配电网计算模型及可再生能源接入最大容量计算模型下的可再生能源接入配电网的最大容量调控计算模型,并利用所述计算模型进行可再生能源接入最大容量调控计算,形成了可再生能源接入最大容量控制策略的调控方法,以此调控方法可使本发明快速计算并形成可再生能源接入最大容量调控策略,从而提高了所述可再生能源接入最大容量调控系统的求解效率,提高运算速度,最终达到降低网络损耗,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经济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6984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998774.1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采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的电网安全评估系统和方法。所述采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的电网安全评估系统和方法包括调度自动化系统接口模块、调度网络结构数据库模块、电网电压稳定安全评估模块、安全控制目标选择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操作命令下发通信接口模块,同时,本发明提出了基于阻抗支路方程和导纳支路方程的电网计算模型及调度自动化安全稳定评估计算模型下的采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的电网安全评估控制计算模型,并利用所述计算模型进行调度自动化安全稳定评估计算,形成了采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的电网安全评估的控制方法,以此控制方法可使本发明快速计算并形成采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的电网安全评估结果,从而提高了所述采用电压稳定裕度指标的电网安全评估系统的求解效率,提高运算速度,最终达到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810772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251001.8
申请日:2015-05-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的配套出线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线方案在要求总负荷距最小、供电半径最短时,供电范围呈菱形状,且出线呈“十”字或“内叶”扩展。由于采用上述的方式,本发明更加适合中小型城市变电站的配套出线,有利于优化用电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762822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325688.X
申请日:2016-05-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芜湖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并网结构,包括储能设备的电能依次通过电机侧变流器、DC/DC变换器、并网逆变器接入到交流电网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并网结构设有电机侧外环控制器实时采集电机和电机侧变流器的状态信息后依次通过电机侧内环控制器和电机侧PWM发生器对电机侧变流器的电机转速、直流侧电压、机端电压进行控制;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发明确保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储能时负荷特性稳定,转换效率高,并且电网处于负荷低谷时,实现电能的大规模储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