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674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81085.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同步机暂态性能提升方法及系统,获取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各项性能参数和并入电网的网侧参数;计算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推导出到有功功率和功角的关系以及无功功率和电压的关系;基于有功功率和功角的关系以及无功功率和电压的关系,建立虚拟同步发电机稳定运行的约束条件,当并网点发生电压跌落时,在满足约束条件的调控范围内,降低给定的有功功率参考值,增加给定的无功功率参考值;当虚拟同步发电机稳定后,将无功功率的给定值和无功功率的给定值恢复至初始值。可以有效提升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逆变器的暂态性能,在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保证虚拟同步机始终能够正常运行,实现功角稳定和电压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4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43184.3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调频死区响应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以建立风电机组的调频控制模型和能够考虑荷电状态反馈的储能电站调频模型为基础,建立调频死区响应模型,调频死区响应模型可以考虑频率恶化阶段和频率恢复阶段的不同调频需求,风电机组基于改进的调频死区响应模型参与一次调频,可以提供更多、更持续的功率支撑,以获得更快的频率恢复速度和更好的频率调节性能,本发明改进的死区响应方式与死区阈值大小的设置无关,死区范围并没有改变,不会增加常规机组的调频压力,本方法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频率性能、提高系统频率的动态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32115.X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参与一次调频的性能评价方法及系统,根据新能源系统实际功率调节量设定新能源系统参与一次调频的静态评价指标,根据实际调节功率与理论调节功率的相关性设计动态评价指标,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结合共同对新能源参与一次调频的性能进行评价,整体反馈反应新能源的整体性能,及时掌握新能源参与一次调频的电网运行的真实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措施,避免新能源电站接入电网导致系统一次调频能力减弱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97389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1902.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区电网“源‑网‑荷”调峰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对地区电网调峰需求进行度量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了影响多元资源调峰潜力的一系列共性指标,构建了多元资源调峰充裕度评估体系,对多元资源调峰充裕度评估体系进行赋权,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实现地区电网“源‑网‑荷”联动情况下调峰资源的准确评估,通过“源‑网‑荷”多元资源的调峰潜力的综合评估,可以充分体现多元资源多特性耦合的复杂特点,有利于全面评估“源‑网‑荷”多元资源的调峰潜力,并掌握当前运行状态下多元资源的调峰潜力供给,能够提高地区电网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进而规范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74234.7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临界短路比的配电网光伏逆变器配置方法及系统,本方法结合接入分布式光伏前与接入分布式光伏后配电网各个节点的电压和各项参数,考虑了不同逆变器的不同控制策略和输出特性,设计了不同逆变器对应的临界短路比,并将其与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各并网点的短路比进行比较后,判断短路比和临界短路比的大小关系,对光伏并网节点的逆变器进行分析选择,本方法利用了不同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性能差异,结合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为光伏逆变器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将不同逆变器进行结合,实现不同逆变器控制策略的协同优化,保证了配电网安全运行,降低了系统频率和电压的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3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43340.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负荷波动的风储荷协同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建立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辅助频率控制模型,基于风电机组和储能电站的辅助频率控制模型建立电网的动态频率响应模型,得到系统频率偏差与发电功率和负载功率的关系,并结合负荷预测模型,对负荷波动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对风电机组进行超前功率预留控制,本发明可以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超前调控,改善系统的动态频率性能,可以改善整个电网系统的动态频率性能,并使风电机组在具备调频能力的同时提高风电机组的运行效率,避免风机在系统稳定运行时不必要的功率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7277.5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合式抽蓄的梯级水电站短期临界调峰方法即系统,该方法主要包括:S1、根据每个水电站日内不同发电运行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确定不同临界流量以及日内不同时段的发电运行模式,其中,发电运行方式包括:单用抽蓄电站不用常规机组模式、混合式抽蓄电站转常规机组调峰运行模式、混合式抽蓄电站与常规水电站同抽同发模式;S2、基于不同发电运行模式下的临界流量,计算日内完整循环周期内抽蓄电站最大发电流量;S3、构建含混合式抽蓄的梯级水电站的短期临界调峰调度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输出水电站的最优日调度方案。解决了如何生成含混合式抽蓄的梯级水电站不同时段的最优日调度方案,使得混合式抽蓄电站调峰填谷效益最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863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96342.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分布式光伏及储能的配网馈线两级功率优化方法及系统,利用辐射形配电网潮流方程对各个节点下一时刻的电压分布进行估计,推导出配网馈线节点电压与各节点负荷、光伏功率和储能功率间关系,将电网中光伏功率和储能功率作为粒子的优化变量,通过对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进行迭代更新,将最终获取的粒子位置结合目标函数进行计算,通过馈线级优化得到配网馈线各节点接入分布式光伏、台区储能总的分配功率,再经过台区级优化后的将总调节功率分配至各光伏和储能单元,实现功率的两级优化分配,应用馈线‑台区两级功率优化方法,降低配网网络损耗,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无功调节能力,减少对光伏发电出力限制,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92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67174.X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状态反馈的虚拟同步机动态解耦控制方法及系统,建立动静态功率耦合传递函数,并对动静态功率耦合传递函数进行解耦,之后经过计算获取解耦的状态反馈矩阵和输入变换矩阵,本方法进行动静态同时解耦,增强稳定性的同时提升功率分配精度,进一步通过将实际采集的有功功率与设定的有功功率差值和实际采集的无功功率与设定的无功功率的差值替代解耦后的动静态功率耦合传递函数中的状态变量,达到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并等效解耦的效果,本方法兼顾动态耦合和静态耦合,一方面避免下垂控制因耦合引起的误差,另一方面增强GFM换流器稳定性,避免产生振荡,提升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37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45817.3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西安)环保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变系数的一次调频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初始惯性系数进行整定并确定下垂系数,使初始惯性系数随风速自适应变化;在转子减速阶段,根据风机当前释放的转子动能的大小,自适应调整当前的惯性系数和下垂系数,当频率最小时,减小当前的惯性系数至0,进入转子转速恢复阶段;在转子转速恢复阶段,惯性系数保持为0,下垂系数逐渐减小,直至转子转速恢复阶段结束;当转子转速恢复阶段结束时,风机进入最大功率运行阶段,惯性系数和下垂系数恢复至初始值,风机回到起始运行状态,一次调频结束,以解决现有技术在转子减速阶段的欠速脱网问题与转速恢复阶段的二次跌落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