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和镜筒的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57777C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510128745.7

    申请日:2005-11-30

    Inventor: 三木錬三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022 G02B7/023 G02B7/102

    Abstract: 一形成在副轴承部分(55、58)内的导向槽的开口方向,不同于一形成在主轴承部分(54、57)内的导向槽的开口方向。因此,在副导向轴(51)配装到第一、第二透镜保持器(31、32)内的副轴承部分(55、58)的导向槽内之后,当第一、第二透镜保持器(31、32)可容易地组装到主导向轴(50)和副导向轴(51)时,第一、第二透镜保持器(31、32)对着副导向轴(51)转动和滑动,以使主轴承部分(54、57)的导向槽沿Y方向配装在主导向轴(50)。

    光拾波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51148A

    公开(公告)日:2004-12-01

    申请号:CN200410043479.3

    申请日:2004-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G11B7/0901 G11B7/094 G11B7/0956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拾波装置,能将物镜(5)、为1/4波片的光学元件(8)和在一部分上具有包含盘片(6)的跟踪方向的假想分割线的偏振性衍射光栅(9)的光学元件(7)一体地进行驱动。通过使在光学元件(7)中不衍射地直进的来自盘片(6)的反射光向设在全息元件(4)上的2个分割部分进行射入,能对跟踪误差信号进行检测。由此,能获得不使主光束的光量降低、且不发生因物镜的位移及盘片的倾斜引起偏移的、稳定的跟踪伺服性能。

    拾光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8355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03809165.8

    申请日:2003-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G11B7/0903 G11B7/0956

    Abstract: 拾光器利用倾斜多元划分型相位差光栅(3)将半导体激光器(1)出射的激光分成主光束(30)、子光束(31、32),由物镜(5)会聚在光盘(6)的光道(61)上。使反射光通过物镜在分光器(4)上反射后,用会聚透镜(7)引导到光检测器(8A~C)。由此,使用主光束和子光束的推挽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检测方法中,能以低成本消除物镜移位和光盘倾斜造成的偏移,而且光利用效率不降低。

    光拾波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82175C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410043479.3

    申请日:2004-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G11B7/0901 G11B7/094 G11B7/0956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拾波装置,能将物镜(5)、为1/4波片的光学元件(8)和在一部分上具有包含盘片(6)的跟踪方向的假想分割线的偏振性衍射光栅(9)的光学元件(7)一体地进行驱动。通过使在光学元件(7)中不衍射地直进的来自盘片(6)的反射光向设在全息元件(4)上的2个分割部分进行射入,能对跟踪误差信号进行检测。由此,能获得不使主光束的光量降低、且不发生因物镜的位移及盘片的倾斜引起偏移的、稳定的跟踪伺服性能。

    便携式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74102C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510129055.3

    申请日:2005-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1 G03B17/17 H04N5/225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便携式装置(14),具有壳体(13)、第1缓冲材料(12)、以及照相机组件(10)。照相机组件(10)包括具有光学镜头及CCD受光部的光学零部件安装部(10A)、照相机组件壳体部(10C)(质量块)、以及第2缓冲材料(10B)。照相机组件壳体部(10C)与光学零部件安装部(10A)通过第2缓冲材料(10B)连接。照相机组件(10)通过第1缓冲材料(12)利用壳体(13)夹住照相机组件壳体部(10C)的上表面及底面。在对上述壳体(13)有冲击作用时,通过照相机组件壳体部(10C)进行振动,降低光学零部件安装部(10A)发生的加速度。利用该结构,能够不加厚缓冲材料,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因落下冲击等而引起CCD受光部等损坏,能够力图实现便携式装置(14)的小型化。

    透镜镜筒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82765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8745.7

    申请日:2005-11-30

    Inventor: 三木錬三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7/022 G02B7/023 G02B7/102

    Abstract: 一形成在副轴承部分(55、58)内的导向槽的开口方向,不同于一形成在主轴承部分(54、57)内的导向槽的开口方向。因此,在副导向轴(51)配装到第一、第二透镜保持器(31、32)内的副轴承部分(55、58)的导向槽内之后,当第一、第二透镜保持器(31、32)可容易地组装到主导向轴(50)和副导向轴(51)时,第一、第二透镜保持器(31、32)对着副导向轴(51)转动和滑动,以使主轴承部分(54、57)的导向槽沿Y方向配装在主导向轴(50)。

    倾斜检测设备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55664C

    公开(公告)日:2006-05-10

    申请号:CN02822192.3

    申请日:2002-09-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简单的配置来准确地检测光反射器对于输出光的光轴的倾斜量。倾斜检测设备包括光反射器、光源、用于把来自光源的输出光聚光到光反射器上的聚光单元、以及用于检测来自光反射器的反射光的光检测单元。在聚光单元中设置的、用于改变透射光的光量的光学装置具有第一和第二光学装置条,在关于光轴为轴对称的位置上构成这些光学装置条,并且它们在连接光反射器的轴到聚光位置的直线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偏移,所述聚光位置是通过聚光单元使从光源发射的光聚光到光反射器上的位置。

    便携式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82865A

    公开(公告)日:2006-06-07

    申请号:CN200510129055.3

    申请日:2005-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N5/2251 G03B17/17 H04N5/2252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便携式装置(14),具有壳体(1 3)、第1缓冲材料(12)、以及照相机组件(10)。照相机组件(10)包括具有光学镜头及CCD受光部的光学零部件安装部(10A)、照相机组件壳体部(10C)(质量块)、以及第2缓冲材料(10B)。照相机组件壳体部(10C)与光学零部件安装部(10A)通过第2缓冲材料(10B)连接。照相机组件(10)通过第1缓冲材料(1 2)利用壳体(13)夹住照相机组件壳体部(10C)的上表面及底面。在对上述壳体(13)有冲击作用时,通过照相机组件壳体部(10C)进行振动,降低光学零部件安装部(10A)发生的加速度。利用该结构,能够不加厚缓冲材料,以简单的结构防止因落下冲击等而引起CCD受光部等损坏,能够力图实现便携式装置(14)的小型化。

    拾光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53527A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03809165.8

    申请日:2003-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53 G11B7/0903 G11B7/0956

    Abstract: 拾光器利用倾斜多元划分型相位差光栅(3)将半导体激光器(1)出射的激光分成主光束(30)、子光束(31、32),由物镜(5)会聚在光盘(6)的光道(61)上。使反射光通过物镜在分光器(4)上反射后,用会聚透镜(7)引导到光检测器(8A~C)。由此,使用主光束和子光束的推挽信号的跟踪误差信号检测方法中,能以低成本消除物镜移位和光盘倾斜造成的偏移,而且光利用效率不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