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矩阵基板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69173A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03137361.5

    申请日:2003-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 G02F1/136213

    Abstract: 在用于DOT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有源矩阵基板中,向分为两个系统的辅助电容布线的各个提供适当的信号。该有源矩阵基板具有:基板;和在基板上按照互相间隔开且相邻的方式而设置的第一CS主线和第二CS主线。向第一CS主线和第二CS主线分别单独供给信号。另外,有源矩阵基板具备包括实质上互相平行的部分的多条第一CS布线和包括实质上互相平行的部分的多条第二CS布线。第一CS布线中的每一条在形成于第二CS主线附近的连接部处连接到第一CS主线上,第二CS布线中的每一条在形成于第一CS主线附近的连接部处连接到第二CS主线上。

    显示面板用基板和具有该基板的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101490733B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0780026697.8

    申请日:2007-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防止绝缘膜的绝缘破坏的显示面板用基板、具有该基板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用基板的制造方法或者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传送检查用信号的检查用配线(123)包括具有夹着第一绝缘膜(141)与从显示区域(111)的数据信号线引出的输入用配线(121)重叠和/或交叉的部位的第一部分(1231)、和不具有夹着第一绝缘膜(141)与从显示区域(111)的数据信号线引出的输入用配线(121)重叠和/或交叉的部位的部分(1232),它们在电气上分开形成并通过导体(128)电连接,使得具有与从数据信号线引出的输入用配线(121)重叠和/或交叉的部位的第一部分(1231)与输入用配线(121)的面积差变小。

    有源矩阵基板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85951C

    公开(公告)日:2006-11-22

    申请号:CN03137361.5

    申请日:2003-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45 G02F1/136213

    Abstract: 在用于DOT驱动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等的有源矩阵基板中,向分为两个系统的辅助电容布线的各个提供适当的信号。该有源矩阵基板具有:基板;和在基板上按照互相间隔开且相邻的方式而设置的第一CS主线和第二CS主线。向第一CS主线和第二CS主线分别单独供给信号。另外,有源矩阵基板具备包括实质上互相平行的部分的多条第一CS布线和包括实质上互相平行的部分的多条第二CS布线。第一CS布线中的每一条在形成于第二CS主线附近的连接部处连接到第一CS主线上,第二CS布线中的每一条在形成于第一CS主线附近的连接部处连接到第二CS主线上。

    显示面板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116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207084.6

    申请日:2021-02-24

    Abstract: 显示面板,其具有有源区域和周边区域,所述周边区域包括配置在有源区域的第一方向的外侧的驱动电路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具有:基板;栅极金属层,其形成在基板上;绝缘层,其覆盖栅极金属层;以及源极金属层,其形成在绝缘层上,在驱动电路区域中,栅极金属层具有在第一方向上相互分离且相互接近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第一电极位于比第二电极更靠有源区域侧,在与第二电极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边,第二电极具有ESD牺牲部,ESD牺牲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边相对且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不与源极金属层的源极金属重叠。

    元件基板的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08856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280030580.8

    申请日:2012-07-1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20)的制造方法中,进行配线形成工序,在玻璃基板(GS)上,以跨越玻璃基板(GS)的第1区域(A1)和与第1区域(A1)的外侧相邻的第2区域(A2)的形式形成多个源极配线(27),以跨越第2区域(A2)和与第1区域(A1)的外侧相邻且与第2区域(A2)相邻的第3区域(A3)的形式形成多个第1源极驱动器侧检查配线(45A),在第2区域(A2)形成连接源极配线(27)和第1源极驱动器侧检查配线(45A)的多个第1配线连接部(49),以跨越第1区域(A1)和第3区域(A3)的形式形成电容配线主干(43)和共用配线(44),在第3区域(A3)形成连接第2源极驱动器侧检查配线(45B)、电容配线主干(43)和共用配线(44)以及第2源极驱动器侧检查配线(45B)的第2配线连接部(50)。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