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光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87814B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1811199054.X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光发电系统。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具备:分别固定于四边形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的对置的两边的周缘部并由表面具有绝缘包覆的导体形成的第一框片(屋檐侧的框片(30))及第二框片(脊檩侧的框片(40))。第一框片及第二框片具有用于与相邻的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第二及第一框片连结的第一及第二连结部。第二连结部具有以与导体的内部电连接的状态被固定的导通构件(50),第一连结部具有与导通构件抵接的部分的绝缘包覆被去除的导通确保部。

    电源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4426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85133.X

    申请日:2004-09-30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电源系统包括:初级端线圈;具有初级端电路的功率输送装置,用于将脉冲电压输送到初级端线圈,由开关通过整流和平滑商用电源获得的DC电压产生脉冲电压;次级端线圈,磁耦合到初级端线圈;以及具有次级端电路的功率接收设备,用于整流和平滑在次级端线圈两端感应的感应电压;其中,提供用于根据功率接收设备所需的功率,调节将传送的功率的电平的功率调节部件。功率调节部件在初级端电路中具有载波振荡电路,用于将载波提供到初级端线圈、用于解调从次级电路传送的并由初级端线圈接收的调制信号的解调电路、以及用于根据来自功率接收部件并由解调电路解调的信息信号,选择将输送的功率的电平的功率转换部件。功率调节部件在次级端电路中具有用于通过来自功率接收设备的信息信号,调制从载波振荡电路馈送并由次级端线圈接收的载波并传送所调制的信号的调制电路。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9962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80012629.9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1)包括: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第一框片(4),其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的屋脊侧的缘部;第二框片(5),其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的屋檐侧的缘部;以及加强构件(6),其架设在第一框片(4)和第二框片(5)上。加强构件(6)包括主体部(61)、与第一框片(4)卡合的卡合部(6)以及紧固在第二框片(5)上的紧固部(63)。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光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87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199054.X

    申请日:2018-10-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光发电系统。所述太阳能电池模块具备:分别固定于四边形的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的对置的两边的周缘部并由表面具有绝缘包覆的导体形成的第一框片(屋檐侧的框片(30))及第二框片(脊檩侧的框片(40))。第一框片及第二框片具有用于与相邻的其他太阳能电池模块(1’)的第二及第一框片连结的第一及第二连结部。第二连结部具有以与导体的内部电连接的状态被固定的导通构件(50),第一连结部具有与导通构件抵接的部分的绝缘包覆被去除的导通确保部。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99626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80012629.9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1)包括: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第一框片(4),其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的屋脊侧的缘部;第二框片(5),其安装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的屋檐侧的缘部;以及加强构件(6),其架设在第一框片(4)和第二框片(5)上。加强构件(6)包括主体部(61)、与第一框片(4)卡合的卡合部(6)以及紧固在第二框片(5)上的紧固部(63)。

    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设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6018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185134.X

    申请日:2018-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模块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设置结构。在保持太阳能电池模块主体(2)的短边侧的一方的缘部的第一框片(10)设置负重叠部(下侧横壁部(14)),所述负正重叠部从第一纵壁部(11)的下部弯曲地向外侧延伸,而作为排水路径发挥功能。在保持短边侧的另一方的缘部的第二框片(20)设置正重叠部(上侧横壁部(22)),所述正重叠部从第二纵壁部(21)的上部弯曲地向外侧延伸。模块主体(2)的受光面的一部分以横跨第二纵壁部(21)上的方式配置在正重叠部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