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63357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38489.2
申请日:2005-03-16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玉米对生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其特征是利用对生自交系H4D与互生自交系H53杂交(H4D×H53)和对生自交系H4D与互生自交系H28杂交(H4D×H28)两组合亲本和F2群体获得与op1、op2、op3和op4四个对生基因位点分别连锁的对生性状基因分子标记Bnlg1720、Bnlg1175、Umc1627、SCAR312和SCAR442。利用这些连锁标记存在状况进行对生基因位点的辅助选择。可大大提高选择效率,借助这些分子标记已选择了含有不同对生基因位点的互生自交系30多个,通过标记的互补选配亲本使F1聚合全部对生基因而表现为对生组合,利用该方法已获得3个特用对生组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40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0801086.1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玉米蚜虫抗性的InDel标记及方法和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InDel标记位于RTA1基因的启动子区第‑1511位和第‑1581位,验证该InDel标记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其中:第‑1511位的InDel标记为14bp碱基的插入或缺失;第‑1581位的InDel标记为12bp碱基的插入或缺失。本发明发现了不同的玉米生态型的RTA1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不同的Indel差异,并基于此开发了鉴定玉米蚜虫抗性的InDel标记,该InDel标记经电泳检测后条带清晰可辨,抗/感蚜虫玉米品种之间,带型差异明显,检测方法简便,有利于选育抗蚜虫玉米品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408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801086.1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玉米蚜虫抗性的InDel标记及方法和应用,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InDel标记位于RTA1基因的启动子区第‑1511位和第‑1581位,验证该InDel标记的引物序列如SEQ ID NO.3‑4所示,其中:第‑1511位的InDel标记为14bp碱基的插入或缺失;第‑1581位的InDel标记为12bp碱基的插入或缺失。本发明发现了不同的玉米生态型的RTA1基因的启动子区存在不同的Indel差异,并基于此开发了鉴定玉米蚜虫抗性的InDel标记,该InDel标记经电泳检测后条带清晰可辨,抗/感蚜虫玉米品种之间,带型差异明显,检测方法简便,有利于选育抗蚜虫玉米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