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05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93452.2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C07D277/62 , C09K11/06 , G01N21/64 , A61K49/00 , C12Q1/26 , G01N33/573 , G01N33/574 , G01N33/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细胞色素P450环氧合酶2J2的生物发光探针及其制法和应用,所述生物发光探针(PJ‑Luc)由D‑荧光素(D‑Luc)、甲氧基片段及对羟基苄醇自断裂片段组成,通过针对细胞色素P450环氧合酶2J2(CYP 2J2)的特异性催化作用,PJ‑Luc可选择性脱去分子结构中的甲基,生成极不稳定的化合物IV,IV脱除对羟基苄醇片段并释放出D‑Luc,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迅速生成化合物VII并伴随强烈的光学信号产生,生物发光探针PJ‑Luc具有可实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对比度的精准追踪CYP 2J2活性及含量的性能,可应用于肿瘤组织病灶的早期追踪和定位,具有显著的生物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95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50520.9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和比色双重模式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制备的传感器及应用,将碱性磷酸酶溶液投入到过量的L‑抗坏血酸‑2‑磷酸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置于碱性缓冲溶液中共同孵育,生成L‑抗坏血酸;加入双蒸水、石墨烯量子点和硝酸银溶液进一步混合孵育;银纳米粒子逐步沉积在石墨烯量子点表面,石墨烯量子点表面的荧光强度逐步降低,石墨烯量子点表面沉积的银纳米粒子的吸光度逐渐增加;根据荧光强度或吸光度的变化,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定量检测。本发明可以通过肉眼对目标物碱性磷酸酶进行可视化鉴别,也可用比色法和荧光法对碱性磷酸酶进行定量检测。双重模式的检测通过两种方法输出测定结果,减小了环境波动引起的误差,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959B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611050520.9
申请日:2016-11-21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和比色双重模式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制备的传感器及应用,将碱性磷酸酶溶液投入到过量的L‑抗坏血酸‑2‑磷酸溶液中,然后将混合物置于碱性缓冲溶液中共同孵育,生成L‑抗坏血酸;加入双蒸水、石墨烯量子点和硝酸银溶液进一步混合孵育;银纳米粒子逐步沉积在石墨烯量子点表面,石墨烯量子点表面的荧光强度逐步降低,石墨烯量子点表面沉积的银纳米粒子的吸光度逐渐增加;根据荧光强度或吸光度的变化,进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定量检测。本发明可以通过肉眼对目标物碱性磷酸酶进行可视化鉴别,也可用比色法和荧光法对碱性磷酸酶进行定量检测。双重模式的检测通过两种方法输出测定结果,减小了环境波动引起的误差,保证了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