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8230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0128818.6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G06T7/00 , G06T5/70 , G06T7/11 , G16H30/20 , G16H50/20 , G06N3/08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增强CT影像直肠癌分期辅助诊断系统,包括增强CT影像输入模块、增强CT影像及标注数据库、图像预处理模块、直肠病变区域判别模块、病变淋巴识别模块、病灶特征提取模块、综合诊断模块、可视化模块。是一种辅助诊断装置,针对直肠增强CT影像数据结构复杂、难以分辨癌变区域及其分期的问题,研究增强CT影像直肠癌数据标注及数据集构建、基于自注意力深度学习模型的直肠癌病变区域判别、基于序列自适应特征融合的转移淋巴结识别,设计并实现直肠癌分期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并进行临床应用实验验证,提高直肠癌术前的全面数据采集精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263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08594.2
申请日:2024-09-19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工业大学 , 合肥科力杰商贸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肠末端造瘘管智能压力监测预警系统,涉及智能医疗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通讯接口模块,终端处理模块,用户管理模块以及智能预警模块;利用压力感受器采集末端回肠造瘘管内肠液压力,设计程序算法对数据整合处理,设定初始报警阈值并通过在线强化学习实时调整阈值,实现无人工干预下的智能管件堵塞监测预警。本发明对管腔压力变化进行了实时精准监测,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报警阈值,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适应性,为医师做出临床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662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096038.1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安徽医科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菊花和野菊花基原物种的DNA条形码及其应用。涉及中药材来源品种鉴定技术领域。提供了DNA条形码、扩增引物、鉴别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筛选高变区,以筛选的高变区ycf1‑Ch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ycf1‑Ch F/ycf1‑Ch R,进行PCR扩增,Sanger测序后利用Geneious及MEGA11.0软件分析比对菊花和野菊花样本,验证所筛选的物种特异DNA条形码是否具有物种鉴别能力,得到菊花和野菊花的基本核苷酸序列类型。然后进行验证,以此评价所筛选序列的物种鉴别效率,确定能够用于鉴别菊花和野菊花的物种特异DNA条形码。
-
公开(公告)号:CN118366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509218.3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徽省人工智能实验室) , 安徽医科大学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G06V20/70 , G06V20/64 , G06V10/40 , G06V10/82 , G06V10/764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态医学影像直肠肿瘤分期自动3D精细标注系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图像3D特征提取模块、精细3D标注训练数据集、标注模型与模型自修正模块,通过构建和训练基于无标注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的3D特征提取大模型,挖掘并提取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介质3D特征,设计知识引导的直肠肿瘤分期3D精细标注模型对直肠和淋巴结病灶进行分割与检测,初步勾画出直肠肿瘤及病变淋巴的3D位置结构,给出T分期及N分期诊断结论,最后采用扩散生成技术对3D标注模型进行自修正,精准地勾画出直肠肿瘤及病变淋巴的3D位置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992568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44013.4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nventor: 徐元玲
IPC: A61L26/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糖尿病足创面的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敷料包括以下组分:羧甲基壳聚糖18‑28份;还原氧化石墨烯0.2‑0.8份;硫酸软骨素修饰的β‑1,3‑葡聚糖2‑5份;硝酸银0.08‑0.3份;N‑异丙基丙烯酰胺‑co‑丙烯酸3‑7份;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15‑0.4份;巯基化透明质酸2‑5份;D‑α‑维生素E聚乙二醇琥珀酸酯0.3‑0.8份;氨基功能化介孔二氧化硅2‑5份;L‑精氨酸‑L‑谷氨酸盐1‑3份;京尼平0.1‑0.4份;去离子水644.3‑671.17份,超强的机械性能与柔韧性,使敷料能够更好地适应创面的不规则形状,提供持续的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92517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36221.X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监测胃残余量的智能化肠内营养输注泵,涉及肠内营养输注泵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输送泵本体、胃残留余量监测组件和反冲防堵组件,所述输送泵本体的出料管接口连通有营养管。本发明通过胃残留余量监测组件,能够对患者的胃残留余量进行监测,防止患者胃部残留大量内容物的同时继续进行营养液注入操作,关闭控制阀和第一单向阀并开启开关阀,利用抽取机构将监测量筒内部的空气排出,同时营养管将患者胃部的残留物反向抽出至监测量筒内部,胃部内容物对活动板进行挤压,使活动板向下压缩第一弹簧,同时压力传感器对胃部内容物的重量进行检测,检测数据输送至输送泵本体中,通过此数据对营养液的输送量进行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9912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5334.3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F17/0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噁唑烷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感染应用,所述噁唑烷酮类化合物具有如式Ⅰ所示结构。本发明所述的含噁唑烷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其制备方法简单,可以用于制备抗菌素、抗感染药物及生物包容性良好的生物探针,拓展了含三氮唑结构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在抗菌及抗感染方面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88969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71532.X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安徽大学
IPC: G16H50/30 , G16H50/70 , G06F18/20 , G06F18/214 , G06F1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谵妄发生概率的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案利用贝叶斯网络来构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其能够充分捕捉影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发生概率的指标项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使得构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处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发生概率这种多因素驱动的复杂临床问题。且构建出来的预测模型的结构简单、可解释性好,从而为临床中的风险预测和决策提供一个稳健且适应性强的框架,能够精准地预测进行发生谵妄的概率。由此实现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高风险患者进行早期识别,使得医护人员能够通过预测结果来优化围术期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88438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784662.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度量学习的医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及系统,属于知识图谱构建技术领域,解决如何利用少量的训练数据构建医学知识图谱,精准地生成新的医学知识的问题;通过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实体对,利用具有代表性的实体对来训练对抗增强网络模型,生成实体对的代表性特征,构建对抗增强网络的生成器,对对抗增强网络施加约束,最小化目标函数来训练生成器,构建对抗增强网络的判别器,采用训练好的对抗增强网络模型增强支持集,构建关系原型,通过修正原型和询问集中查询实体对的语义表示之间的点积作为三元组的可信度得分,将现有医学知识图谱输入对抗增强网络模型中,输出模型生成的新的医学知识三元组的可信度概率,将概率靠前的医学知识三元组输出,实现医学知识图谱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39746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111195979.9
申请日:2021-10-14
Applicant: 安徽医科大学
IPC: A61B5/053 , A61B5/0537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组织介电特性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体组织介电特性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介电特性数据,确定所述介电特性数据的数据类型;在检测到所述介电特性数据为第一数据类型时,对所述介电特性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第一介电特性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介电特性数据得到目标数据。本发明通过数据拟合得到全频段上的介电特性特征信息,再通过拟合结果对其进行插值,从而实现对不同频率的测量数据进行频率变换,解决了人体组织介电特性测量频率不一致所导致不同测量数据之间无法比对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便,能够提高频率变换的效率,同时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