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9232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358443.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废基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生产制备,以钢渣、旧沥青混合料、矿粉、新沥青作为原材料,将矿粉与沥青形成胶浆作为钢渣胶结料,根据沥青胶浆包裹钢渣表面成膜状态,旧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调和作用,以及体积填充理论进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设计,保证钢渣表面有足够胶浆裹附以及旧沥青混合料有足够沥青膜,使钢渣、旧沥青混合料之间具有较强的粘结强度,提升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等方面性能。本发明提供基于不同粒径颗粒分布状态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实现了混合料性能和体积参数的可控;本发明以固废材料作为原材料,且固废的掺配比例较高,为固废堆积以及筑路材料短缺提供一条有效解决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91628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93803.5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声音处理技术的大空隙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基于声音处理技术,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在构造深度检测过程中,根据多个基准值进行标定,以麦克风与敲击点距离作为影响因子,将接收设备的声音特征参数统一在相同距离环境中进行评判,消除不同距离影响因子带来误差,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结果的精度。本发明根据麦克风位置,以及声音传播的声程差,通过数据模型建立,可以准确定位出待检测的位置坐标,避免了获取待检测位置信息工作量,避免铺砂法等检测手段对路面污染,大幅度提高了检测与评价的效率,计算结果可以为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施工状况评定、工程验收等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6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88137.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集料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将集料进行筛分后,确定其级配组成,并将不同粒径的集料分为颗粒状、针状、片状,分别提出其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对不同粒径、不同形状的集料进行比表面积合成进而确定集料比表面积,从而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进行颗粒状、针状、片状颗粒比表面积计算过程中,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并且考虑集料形状差异性,将颗粒状集料等效为椭球体,片状集料等效为厚度均匀片状体,针状集料等效为不规则柱状体,分别提出相应的比表面积计算模型,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精度高、科学依据充分;可以预估裹附集料所需要的胶结料的用量,减少混合料配比设计试验量,作为指导路面施工以及判断施工质量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694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255973.9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柔性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基体沥青混合料由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构成,依据骨架填充理论,在空间构成过程中逐级填充,通过填充过程中体积参数变化,控制基体沥青混合料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掺配比例;依据沥青中结构沥青与自由沥青对空隙影响,结构沥青裹附集料、矿粉剩余空间为空隙率,自由沥青封闭一部分空隙率形成基体沥青混合料连通空隙,依据连通空隙参数设置控制集料、矿粉与沥青掺入比例。本发明提供的基体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避免材料空间填充干涉影响,保证基体沥青混合料体积稳定性,设计的基体沥青混合料具有足够连通空隙,确保水泥胶浆灌入度、饱和度,保证半柔性路面材料具有较好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386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47245.9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设计方法,胶粉掺入降低水泥稳定碎石材料收缩,通过关键筛孔以及体积参数双指标控制胶粉掺入比例,胶粉的掺入既不会影响整体级配,也不会撑开整体结构,有效确保水泥稳定碎石性能稳定,胶粉本身特性与石料差别较大,通过胶粉比表面积的计算,结合水泥胶浆在集料、尾矿砂、胶粉表面成膜理论,提供掺胶粉水泥稳定碎石胶浆用量计算方法,确保有足够水泥胶浆进行包裹,获得较好的强度。本发明依据体积构成状态进行密度合成,提供一种设计密度确定方法,可以有效确定不同试验材料的装模质量,提高试验精度,减少试验量。本发明将尾矿砂、胶粉作为水泥稳定碎石材料的原材料,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60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8362.6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掺胶粉的沥青砂生产制备方法,采用尾矿砂、粒径0~3mm、粒径3~5mm两档集料合成级配,并以合成级配剩余空隙率控制其击实后密实状态,通过加入胶粉与沥青发生溶胀反应,沥青粘度有所增加,进而裹附集料的结构沥青比例上升,本发明以设计空隙率和级配合成剩余空隙率控制胶粉及沥青掺入量,避免混合料设计时完全依赖设计空隙,过渡追求低空隙率造成沥青含量过高,以掺胶粉沥青砂的最终沥青膜厚度为控制值,通过沥青膜及空隙率的变化理论计算胶粉和沥青掺量,从而制备出的沥青砂有更强应力吸收能力,其柔韧性、变形协调性、抗裂性等路用性能均较为优越,同时,掺入细粒度的尾矿砂,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再生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739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80502.4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声音处理技术的大空隙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基于声音处理技术,对声音信号进行预处理,保证信号的准确性,在构造深度检测过程中,根据多个基准值进行标定,以麦克风与敲击点距离作为影响因子,将接收设备的声音特征参数统一在相同距离环境中进行评判,消除不同距离影响因子带来误差,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结果的精度。本发明根据麦克风位置,以及声音传播的声程差,通过数据模型建立,可以准确定位出待检测的位置坐标,避免了获取待检测位置信息工作量,避免铺砂法等检测手段对路面污染,大幅度提高了检测与评价的效率,计算结果可以为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施工状况评定、工程验收等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937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71283.9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处理的大空隙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基于三维点云数据和图像处理技术技术,识别出路表空隙边缘,建立大空隙沥青路面表面空隙体积计算模型,通过体积阈值设定,确定体积阈值填充路表空隙后在路表形成的面积,根据规范中构造深度计算方法,得到构造深度,检测结果与规范要求的方法完全对应,可直接用于路面评定、验收,能够科学、客观、有效的评价路面状况。本发明提出大空隙沥青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对于大空隙路面构造深度过程检测精度高、速度快、无污染,并可以判断路面构造深度分布情况,便于施工过程中及时改进,为路面病害成因分析与施工状况评定、工程验收等提供理论依据,技术内容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88137.1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集料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将集料进行筛分后,确定其级配组成,并将不同粒径的集料分为颗粒状、针状、片状,分别提出其比表面积计算方法,对不同粒径、不同形状的集料进行比表面积合成进而确定集料比表面积,从而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本发明进行颗粒状、针状、片状颗粒比表面积计算过程中,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并且考虑集料形状差异性,将颗粒状集料等效为椭球体,片状集料等效为厚度均匀片状体,针状集料等效为不规则柱状体,分别提出相应的比表面积计算模型,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精度高、科学依据充分;可以预估裹附集料所需要的胶结料的用量,减少混合料配比设计试验量,作为指导路面施工以及判断施工质量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29232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358443.1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废基大空隙沥青混合料生产制备,以钢渣、旧沥青混合料、矿粉、新沥青作为原材料,将矿粉与沥青形成胶浆作为钢渣胶结料,根据沥青胶浆包裹钢渣表面成膜状态,旧沥青混合料沥青膜厚度调和作用,以及体积填充理论进行大空隙沥青混合料设计,保证钢渣表面有足够胶浆裹附以及旧沥青混合料有足够沥青膜,使钢渣、旧沥青混合料之间具有较强的粘结强度,提升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水稳定等方面性能。本发明提供基于不同粒径颗粒分布状态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实现了混合料性能和体积参数的可控;本发明以固废材料作为原材料,且固废的掺配比例较高,为固废堆积以及筑路材料短缺提供一条有效解决途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