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聚酯聚合物超细粉末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54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37571.1

    申请日:2017-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聚酯聚合物超细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医用聚酯材料在深冷后粉碎至大颗粒,然后和无机盐加入溶剂中,必要时加入冰粒或同种材料的粘合剂,得到块状支架材料,然后放入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后再深冷后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20~80μm的超细粉末,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医用聚酯聚合物超细粉末的平均粒径在20~80μm,能够满足临床对聚合物超细粉末的粒径要求,并且在制备过程中不会引入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杂质,符合医用聚酯聚合物在重金属、炽灼残渣等指标的要求;在制备过程中不涉及有机溶剂的溶解,因而不会产生溶剂残留的问题,粉碎过程中只需要少量的液氮、干冰等低温物质,对设备的损耗小,操作安全,节能环保。

    一种掺杂聚乙醇酸颗粒的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599943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09862.1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31/14 A61L31/06 A61L31/146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聚乙醇酸颗粒的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薄膜,以重量份计,由聚乙醇酸颗粒1~3份和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5~15份组成厚度为20~200μm的薄膜;所述的聚乙醇酸颗粒的平均粒径10~200μm,分子量为9~11万;所述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20万;本发明的掺杂聚乙醇酸颗粒的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薄膜在植入前期为无孔致密膜,能对手术后的组织进行隔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聚乙醇酸较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的降解速度快,因此可以在植入人体后随着聚乙醇酸的降解得到微孔,一方面,微孔的出现加速了材料的破碎降解,另一方面出现微孔后的薄膜仍可保持原有的形状,保证了薄膜的有效隔离作用,缩短了薄膜在人体的留存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一种不含助悬剂的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33939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0624422.9

    申请日:2019-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含助悬剂的可注射皮肤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由渗透压调节剂和经过等离子体改性的医用聚酯颗粒按照质量比1~5:1~2组成;其中医用聚酯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80μm;医用聚酯颗粒的材料为聚‑L‑丙交酯、聚‑D,L‑丙交酯、聚乙交酯等;所述渗透压调节剂为蔗糖、甘露醇等;本发明的不含助悬剂的可注射皮肤填充剂,仅由医用聚酯颗粒和渗透压调节剂组成,第一,不含有机溶剂,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没有除去残留溶剂的工艺,第二,不含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助悬剂,即可在皮肤组织中起到填充、刺激注射部位胶原增生的作用,减少了皮内反应不良结果的出现,增加了皮下注射的安全性,并且不需要冷冻干燥处理,减少了能耗。

    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946471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1316695.9

    申请日:2018-11-07

    Abstract: 一种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由亲水面和三维梯度微孔的疏水面组成,既提高了此类防黏连薄膜的常规探查的可行性,又在保持屏障作用的同时减少了异物植入量,减轻了炎症反应;采用亲水性良好的多糖大分子为亲水面,能够促进创伤部位的修复,采用疏水性高分子材料作为疏水面,并将其设计成三维梯度微孔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医疗器械常规探查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能减少降解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本发明的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在体内可完全降解,并且通过调整疏水性医用高分子聚合物的材料和比例、三维梯度微孔膜的孔隙率和孔径等,可以实现两亲性医用软组织修复微孔膜降解时间的可控性。

    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47112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11359736.2

    申请日:2018-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增强型可吸收管腔支架采用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所述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由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基础材料中,本发明的管腔支架由纳米纤维增强型材料制备得到,该材料以聚己内酯、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对二氧环己酮为柔性基础材料,以聚丙交酯或聚乙交酯纳米短纤维为支撑材料,增强支撑强度,改善支架弹性,易于压缩输送,临床植入更加便捷,制成支架后既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又保留了柔韧性,使用后与组织贴合度好,强度高,有利于人体自身管腔组织修复和再生,并且降解速度适中,有利于支架的临床操作,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子宫托

    公开(公告)号:CN109771124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01532.7

    申请日:2019-01-31

    Abstract: 一种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子宫托,包括一条复合带制成的非封闭式托环,托环中部是记忆合金骨架,硅橡胶包覆记忆合金骨架,记忆合金骨架有3条扁状记忆合金片呈纵向排列构成,每两条扁状记忆合金片之间设置间隙L1,托环的圆周上设置开口,与托环水平面垂直连接拉杆,拉杆外端与拉环连接,拉杆位于开口处一侧。它的截面形状呈扁平状,进入时能够折成较小体积,取出时,使其产生变形,使宫托的进出不损伤宫颈及其他软组织,操作方便,患者无任何痛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