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4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937571.1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聚酯聚合物超细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医用聚酯材料在深冷后粉碎至大颗粒,然后和无机盐加入溶剂中,必要时加入冰粒或同种材料的粘合剂,得到块状支架材料,然后放入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后再深冷后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20~80μm的超细粉末,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医用聚酯聚合物超细粉末的平均粒径在20~80μm,能够满足临床对聚合物超细粉末的粒径要求,并且在制备过程中不会引入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杂质,符合医用聚酯聚合物在重金属、炽灼残渣等指标的要求;在制备过程中不涉及有机溶剂的溶解,因而不会产生溶剂残留的问题,粉碎过程中只需要少量的液氮、干冰等低温物质,对设备的损耗小,操作安全,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99943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09862.1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31/14 , A61L31/06 , A61L31/146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聚乙醇酸颗粒的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薄膜,以重量份计,由聚乙醇酸颗粒1~3份和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5~15份组成厚度为20~200μm的薄膜;所述的聚乙醇酸颗粒的平均粒径10~200μm,分子量为9~11万;所述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为10~20万;本发明的掺杂聚乙醇酸颗粒的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薄膜在植入前期为无孔致密膜,能对手术后的组织进行隔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于聚乙醇酸较聚乳酸‑三亚甲基碳酸酯的降解速度快,因此可以在植入人体后随着聚乙醇酸的降解得到微孔,一方面,微孔的出现加速了材料的破碎降解,另一方面出现微孔后的薄膜仍可保持原有的形状,保证了薄膜的有效隔离作用,缩短了薄膜在人体的留存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943506A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10456165.9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IPC: A61K9/16 , A61K31/337 , A61K31/475 , A61K31/7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9/0019 , A61K9/1641 , A61K31/337 , A61K31/475 , A61K31/7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自致孔注射用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微球包括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是平均粒径为20~100μm的实心微球,所述聚乳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7~9:1~3;所述聚乳酸的分子量为50000~150000 g/mol,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分子量为500~8000 g/mol;本发明的可吸收自致孔注射用微球由于PLA和PLGA的分子量悬殊明显,经过一段时间的降解PLGA首先降解而PLA未降解,因而微球会自动形成多孔的结构;本发明的可吸收注射用微球在注入体内很短时间后就可得到多孔结构,并且周围介质可渗透入微球内部,有利于微球与介质的相互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920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76134.0
申请日:2016-02-03
IPC: C08F220/54 , C08F220/18 , C08F220/22 , A61L31/04 , A61L31/14 , A6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20/54 , A61L31/048 , A61L31/14 , A61L31/18 , A61L2430/36 , C08L33/24 , C08F2220/1825 , C08F22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血管栓塞显影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身可长期显影的原位凝胶化温度敏感型液体栓塞材料的制备方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进行重结晶处理后,与甲基丙烯酸丁酯与含碘单体,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反应,得温度敏感型共聚物,将温度敏感型共聚物于水中反复洗涤,纯化,烘干,将烘干后的产物溶于注射用水中,灭菌,即得。显影官能团通过不饱和单体与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发生共聚,得到的聚合物本身具有显影特性,含碘部分不会因为生理盐水,体液和血液的流动而流失,起到永久栓塞的作用,为永久性显影的栓塞剂,可以达到长期显影的效果,既方便复查,又减轻了病患的经济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556137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01696.9
申请日:2016-01-05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15/32 , A61L15/20 , A61L15/425 , A61L15/44 , A61L2300/204 , A61L2300/216 , A61L240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巴胺交联的明胶吸液止血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羧基化的普朗尼克接枝明胶得到超亲水改性明胶,然后将所得超亲水改性明胶以多巴胺盐酸盐为交联剂,在强氧化剂作用下氧化,添加医用辅料后经机械发泡、冷冻干燥所得的海绵状明胶吸液止血敷料;本发明多巴胺交联的明胶吸液止血海绵为海绵状医用敷料,该敷料呈现细致多孔的海绵形貌,与人体组织接触时表面柔和,无需浸润能直接使用,生物相容性高,可与凝血酶合用,并且能完全生物降解,能快速吸液,即时止血,粘附创面,适用于各种手术切口和创面的吸液和止血,尤其适用于眼科手术过程的吸液。
-
公开(公告)号:CN107854731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937571.1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聚酯聚合物超细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对医用聚酯材料在深冷后粉碎至大颗粒,然后和无机盐加入溶剂中,必要时加入冰粒或同种材料的粘合剂,得到块状支架材料,然后放入透析袋中进行透析后再深冷后粉碎得到平均粒径为20~80μm的超细粉末,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医用聚酯聚合物超细粉末的平均粒径在20~80μm,能够满足临床对聚合物超细粉末的粒径要求,并且在制备过程中不会引入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杂质,符合医用聚酯聚合物在重金属、炽灼残渣等指标的要求;在制备过程中不涉及有机溶剂的溶解,因而不会产生溶剂残留的问题,粉碎过程中只需要少量的液氮、干冰等低温物质,对设备的损耗小,操作安全,节能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8295319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90396.9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亲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复合材料由亲水性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组成,纳米短纤维保持结晶形态均匀分散于亲水性基础材料中,纳米短纤维在复合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30%;纳米短纤维的直径为200~800nm,长度为10~100μm;本发明的医用纳米纤维增强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设计奇特,利用基础材料和纳米短纤维的溶解性差异将纳米短纤维均匀分散在基础材料中,采用冷冻干燥法得到多空海绵状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保持了两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并将缺点互补,得到了力学性能优异、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性好的复合材料,其降解的周期适中,不会造成术后炎症、粘连的术后风险,更适合临床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920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610076134.0
申请日:2016-02-03
IPC: C08F220/54 , C08F220/18 , C08F220/22 , A61L31/04 , A61L31/14 , A6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工程血管栓塞显影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身可长期显影的原位凝胶化温度敏感型液体栓塞材料的制备方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进行重结晶处理后,与甲基丙烯酸丁酯与含碘单体,加入引发剂和交联剂反应,得温度敏感型共聚物,将温度敏感型共聚物于水中反复洗涤,纯化,烘干,将烘干后的产物溶于注射用水中,灭菌,即得。显影官能团通过不饱和单体与异丙基丙烯酰胺和甲基丙烯酸丁酯发生共聚,得到的聚合物本身具有显影特性,含碘部分不会因为生理盐水,体液和血液的流动而流失,起到永久栓塞的作用,为永久性显影的栓塞剂,可以达到长期显影的效果,既方便复查,又减轻了病患的经济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0464422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092605.2
申请日:2015-03-02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科伤口免缝装置,包括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一个表面上分别安装使两个移动板相邻距离逐渐缩小的紧固装置,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的另一个表面上分别安装第一胶带和第二胶带。所述紧固装置是螺母和螺杆,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上分别安装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螺杆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配合。本发明能够对伤口形成挤压力,使伤口弥合,起到伤口缝合的效果,还可以保护伤口不受张力、剪切力的影响,形成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特点是结构简单、适应多种伤口、临床操作方便、减轻患者疼痛、疤痕少、愈合快。
-
公开(公告)号:CN1060755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68078.5
申请日:2016-06-24
Applicant: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17/005 , A61L17/10 , A61L17/12 , A61L2300/252 , A61L2300/412 , A61L2300/418 , C08L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吸收止血结扎夹及其制备方法,以重量份计,其材料组分由聚乙醇酸复合微粒5~70份和聚乙二醇改性聚对二氧环己酮30~95份组成;所述的聚乙醇酸复合微粒是由聚乙醇酸和细胞因子按照重量比40~45:1组成;所述的细胞因子为凝血因子或生长因子;本发明的可吸收止血结扎夹通过调节聚乙醇酸的分子量和用量使得聚乙醇酸复合微粒在前期快速分解,帮助受损的组织止血或修复,并确保结扎夹在两周内结构完整,起到有效闭合的作用,两周后聚乙醇酸逐步完全降解,细胞因子完全释放,结扎夹在2~4周快速分解脱落,并在4个月内被完全吸收,从而满足临床需要,降低手术后的潜在风险;本发明的可吸收止血结扎夹的制备方法工艺条件简单,易于操作,对设备的要求低,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