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粒特征识别大标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509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198697.X

    申请日:2020-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伪标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魔粒特征识别大标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塑膜层、第一胶粘剂层、随机识别标识层、第二印刷层、基材层、数码信息层和第三胶粘剂层,随机识别标识层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印刷层、第二塑膜层、随机物理特征层、第三塑膜层、色墨层和第二胶粘剂层,第一印刷层信息包括可变信息,随机物理特征层由随机物理特征和胶粘剂组成,可变信息与随机物理特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数码信息层信息包括可变信息,数码信息层的可变信息与第一印刷层的可变信息存在对应关系;对应数码信息层两侧设置易撕线,沿易撕线将标贴揭开能够看到数码信息层的可变信息。所述大标贴制备成本低、成品率高。

    全息塑膜正反码对应防伪标识

    公开(公告)号:CN212809579U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21956676.5

    申请日:2020-09-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息塑膜正反码对应防伪标识。所述的全息塑膜正反码对应防伪标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液体硅油层、第一塑膜层、第一胶水层、第一印刷层、第二塑膜层、模压信息层、镀铝层、隔离层、第二印刷层和第二胶水层;所述防伪标识能够揭开,分为剥离部分和留底部分,剥离部分为隔离层以上的部分,留底部分为隔离层及隔离层以下的部分。本实用新型标识为揭开式设计,揭开前显示第一印刷层信息,揭开后显示第二印刷层信息,第一印刷层信息与第二印刷层信息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并且具备全息效果,防伪力度高,并且能够解决溢胶问题,自动贴标过程中无反粘现象。

    一种易碎材料碎度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657404U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20720919.2

    申请日:2023-04-04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碎材料碎度测试装置,包括主机架,主机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偏心轮,偏心轮上设置有驱动轮,驱动轮上开设有配合孔,偏心轮布置在配合孔内,驱动轮两侧设置有活动支架,驱动轮连接活动支架,活动支架下端设置有力值传感器,力值传感器下端设置有接触板,本申请利用驱动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进而使得偏心轮带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带动活动支架在竖直方向运动,并使得力值传感器下端的接触板不断的在竖直方向上与易碎材料接触,当接触板接触易碎材料后,力值传感器检测到对应的力值,直至易碎材料发生破碎,力值传感器记录样品破坏时的力值即确定为易碎材料的碎度。

    魔粒特征识别大标贴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042556U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22475666.6

    申请日:2020-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伪标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魔粒特征识别大标贴。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塑膜层、第一胶粘剂层、随机识别标识层、第二印刷层、基材层、数码信息层和第三胶粘剂层,随机识别标识层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印刷层、第二塑膜层、随机物理特征层、第三塑膜层、色墨层和第二胶粘剂层,第一印刷层信息包括可变信息,随机物理特征层由随机物理特征和胶粘剂组成,可变信息与随机物理特征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数码信息层信息包括可变信息,数码信息层的可变信息与第一印刷层的可变信息存在对应关系;对应数码信息层两侧设置易撕线,沿易撕线将标贴揭开能够看到数码信息层的可变信息。所述大标贴制备成本低、成品率高。

    信息化追溯扎带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373451U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23646095.8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信息化追溯扎带,属于防伪标识技术领域。包括标签盒、盖体、防伪标识以及扎带主体,标签盒内设置有腔室,防伪标识设置在腔室内,扎带主体的一端与标签盒的一侧固定连接,盖体远离扎带主体的一侧与标签盒之间通过柔性材料连接,另一侧与标签盒之间设置有第一锁止机构,第一锁止机构与扎带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锁止机构。本信息化追溯扎带的防伪标识通过盖体扣合在标签盒的腔室内,第一锁止机构能够对标签盒与盖体之间进行锁止,使盖体与标签盒之间无法自由打开,避免不法分子将防伪标识拆出而滥用,扎带主体与第一锁止机构之间设置有第二锁止机构,方便绑扎在商品上,且无法自由拆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