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尺度覆岩空间结构演化与灾害响应仿真试验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7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766228.1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尺度覆岩空间结构演化与灾害响应仿真试验系统及工作方法,涉及矿井开采模拟技术领域。包括加载试验主机、液压站、配电柜和工控机,加载试验主机包括底座、主机架、顶部加载单元一、顶部加载单元二、底部开挖单元、缓冲释能装置、伸缩杆组及岩板冲压装置,活动立板竖向布置在主机架内侧。缓冲释能装置包括缓冲板,缓冲板通过弹簧组件相邻布置在活动立板左侧。顶部加载单元一包括多个第一上压板,底部开挖单元包括多个下顶板,各下顶板下方均配置有开挖油缸。本发明具备多种工作模式,实现对大埋深、强矿震、多工作面连续开采条件下覆岩运移及响应特征的二维/三维仿真模拟,实现煤矿矿震、孕育、触发全过程仿真模拟。

    一种充填开采构筑地下大型储存空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41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603350.6

    申请日:2023-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填开采构筑地下大型储存空间的方法,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S1、确定煤炭开采的区域,将煤炭开采置换出来;2、从空巷中加固煤柱上方,充填空巷,掘进煤柱;S3、使用连采连充的方法,对煤炭开采后遗留的区域进行充填;S4、将采空区上部垮落的岩石挖空,对上部空间进行稳固处理;S5、选择基础充填材料,确定材料的配合比,加入特定功能性防渗、密封材料;S6、将基础充填材料注入采空区,凝固后,配合打入锚杆;S7、对采空区上部进行加固;S8、在采空区四周墙壁上布置防水布,注入特定功能性、防渗密封材料。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充填开采构筑地下大型储存空间的方法,降低了开采对地表带来的沉降,实现了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

    多尺度覆岩空间结构演化与灾害响应仿真试验系统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66228.1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多尺度覆岩空间结构演化与灾害响应仿真试验系统及工作方法,涉及矿井开采模拟技术领域。包括加载试验主机、液压站、配电柜和工控机,加载试验主机包括底座、主机架、顶部加载单元一、顶部加载单元二、底部开挖单元、缓冲释能装置、伸缩杆组及岩板冲压装置,活动立板竖向布置在主机架内侧。缓冲释能装置包括缓冲板,缓冲板通过弹簧组件相邻布置在活动立板左侧。顶部加载单元一包括多个第一上压板,底部开挖单元包括多个下顶板,各下顶板下方均配置有开挖油缸。本发明具备多种工作模式,实现对大埋深、强矿震、多工作面连续开采条件下覆岩运移及响应特征的二维/三维仿真模拟,实现煤矿矿震、孕育、触发全过程仿真模拟。

    一种巷道端头挡板支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134024U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21697119.X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巷道端头挡板支护装置,包括锚杆,锚杆设置在巷道的端部,锚杆上设置有柔膜袋,柔膜袋的后方设置有提供应力的预应力钢筋结构,柔膜袋内充填设置有注浆材料;预应力钢筋结构包括钢筋一和钢筋二,钢筋一和钢筋二通过套筒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巷道端头挡板支护装置,能够利用碎岩石、煤矸石和外运来的水泥、粉煤灰充填到柔膜袋中,降低成本,然后在巷道端头内壁侧安装预应力钢筋,起到稳定支撑柔膜袋的作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岩石注浆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297942U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20942334.0

    申请日:2022-04-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场耦合的岩石注浆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盒、控制器、注浆模块和注液模块;试验盒外套设有保温套,试验盒内设置有上压头、下压头、前压头、后压头、左压头和右压头,各压头所围成的空腔内置有岩芯试件,岩芯试件内设有应力传感器,各压头底部均设置有加热模块,上压头、前压头、后压头、左压头和右压头中均设置有注浆孔,通过注浆管道与注浆模块相连接,下压头中设置有注液孔,通过注液管道与注液模块相连接,注浆模块、注液模块、加热模块和应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真实还原了温度‑应力‑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的注浆过程,结合岩体的破坏情况及其注浆后的阻水特性,为确定注浆后岩体的强度提供了依据。

    一种以深部地热能作为动力源的矿井热交换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2578517U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21239901.1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记载了一种以深部地热能作为动力源的矿井热交换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和换热装置;动力装置包括蒸汽发生机构、驱动机构和地源热泵,蒸汽发生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用于将产生的蒸汽传输至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地热源泵连接,用于将接收的蒸汽加压后驱动地热源泵作业;换热装置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换热管,进水管与矿井采空区的散热带连接,用于将水注入到矿井采空区;出水管的一端连接矿井采空区的积水区,另一端与地热源泵固定连接,在地热源泵的动力作用下,矿井采空区内的积水自积水区由出水管向外泵出;换热管一端连接地热源泵,另一端连接用热单元,在地热源泵的动力驱动下,采空区的积水沿出水管被抽出,并沿换热管泵入用热单元。

    一种快速填充的柔膜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953365U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23514504.4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袋本体,柔膜袋壳体将柔膜袋本体四周固定,柔膜袋本体包括第一填充腔、第二填充腔、灌浆口和排气口,第一填充腔靠近顶部沿周侧方向设置有与第二填充腔连通的若干通孔,第二填充腔对称设置在第一填充腔左右两侧,灌浆口设置在第一填充腔外表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快速填充的柔膜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第一填充腔靠近顶部沿周侧方向设置有与第二填充腔连通的若干通孔,当进行灌浆时,浆料先进入第一填充腔,当第一填充腔灌浆完成后,浆料进入第二填充腔,解决了因填充时间长而导致的无法有效支撑墙体顶面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