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75001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1910930856.1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mLCL1基因在调节大豆光周期和开花时间以及提高大豆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GmLCL1大豆突变体植株,发现在大豆中GmLCL1基因发生突变后可以延长大豆生育期,抑制植物开花且大豆产量提高。因此可通过构建GmLCL1大豆突变体植株的方式,改变大豆对光周期的敏感性,延迟大豆开花,延长大豆生育期,提高大豆的产量。本发明的发现对进一步揭示光周期调控大豆开花的分子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促进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遗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3917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26131.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GmLBMPs在调控大豆分枝发育功能中的应用,更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GmLBMPs基因在提高大豆产量中的应用,所述GmLBMPs基因包括GmLBMPa基因和/或GmLBMPb基因;GmLBMPa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GmLBMPb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并进一步提供了敲除该基因的靶点,构建了Gmlbmps突变体,利用本发明提供的靶点,能有效敲除GmLBMPs目的基因。本发明研究发现,与野生型相比,Gmlbmps突变体具有较长的分枝,且单株总荚数多于野生型。另外,实验结果还表明敲除GmLBMPs能促进侧根分枝的发育,更有利于大豆土壤水分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因此,GmLBMPs基因在创制高产大豆以及株型优异大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与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3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0468092.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01 , C12N13/00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4 , A01H1/06 , A01H1/00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大豆GmSPA3a变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诱变,获得株高变矮、单株粒重增加的大豆植株rin1,经突变位点精准定位和测序,获得该突变由GmSPA3a基因控制,GmSPA3a基因第841位提前终止,造成植株节间距变短,株高降低、单株粒重增加。所述突变可应用于大豆育种和大豆品种改良,在选育密植、抗倒伏、产量高的优势品种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575001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30856.1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mLCL3基因在调节大豆光周期和开花时间以及提高大豆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GmLCL3大豆突变体植株,发现在大豆中GmLCL3基因发生突变后可以延长大豆生育期,抑制植物开花且大豆产量提高。因此可通过构建GmLCL3大豆突变体植株的方式,改变大豆对光周期的敏感性,延迟大豆开花,延长大豆生育期,提高大豆的产量。本发明的发现对进一步揭示光周期调控大豆开花的分子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促进大豆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遗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17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00274.1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育种领域,尤其涉及大豆SWEET同源基因的编辑位点作为靶点在调控大豆的下胚轴长度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大豆SWEET同源基因的编辑位点作为靶点在调控大豆的下胚轴长度中的应用;所述编辑位点位于:SWEET11基因和/或SWEET21基因的编码区的2bp~21bp和658bp~676bp。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大豆GmSWEET11/21同时进行敲除,将为大豆SWEET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遗传材料,有望定向调控下胚轴长度,降低大豆株高,提高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68092.5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01 , C12N13/00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54 , A01H1/06 , A01H1/00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大豆GmSPA3a变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诱变,获得株高变矮、单株粒重增加的大豆植株rin1,经突变位点精准定位和测序,获得该突变由GmSPA3a基因控制,GmSPA3a基因第841位提前终止,造成植株节间距变短,株高降低、单株粒重增加。所述突变可应用于大豆育种和大豆品种改良,在选育密植、抗倒伏、产量高的优势品种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215122080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591508.9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野生大豆栽培装置,包括栽培箱、储液箱、搅拌装置、输液管、收集槽、培育箱和分液管。其中,储液箱设于栽培箱的顶端面上;储液箱的下端具有与储液箱相连通的出液管;搅拌装置设于储液箱上;输液管的一端与出液管的下端相连通;另一端穿过栽培箱的顶端向栽培箱的底端延伸;输液管的两侧均设有位于栽培箱内的收集槽;每个收集槽的上方均连接有一个培育箱;每个培育箱的上方均设有与输液管相连通的分液管;分液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设有若干个浇灌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野生大豆栽培装置能够使得培育箱内各个位置的培养液浓度基本保持一致,提高了该野生大豆栽培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121885U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20591716.9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广州大学
IPC: A01C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豆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萌芽装置,包括箱体、育种箱、收集桶和阀门,箱体包括外壁层、电热板层和内壁层;外壁层、电热板层和内壁层由外向内依次相连接;至少两个育种箱沿箱体的上下方向分布设置在箱体内;育种箱的下端具有出水通口;每个育种箱的左右两端均通过一个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内壁层上;每个收集桶连接在育种箱的下端;阀门设于育种箱的下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豆萌芽装置可以实现多余的水收集,防止因水过多浸泡大豆种子而影响大豆萌芽;以及通过对电热板层进行通电,电热板层能够使箱体内的温度升高,防止在天气较冷时因箱体内温度较低而影响大豆萌芽效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该大豆萌芽装置的实用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