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试验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63695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653231.9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30)的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试验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电源(10),其具有第一至第三输出端(101、102、103)且被配置成输出三相交流电;中间变压器(20),其包括被配置成与试验电源(10)电连接的第二初级绕组(21)和被配置成与电力变压器(30)的第一初级绕组(31)电连接的第二次级绕组(22);和储能吸收装置(50),其与第一至第三输出端电连接,且被配置成在试验中吸收在电力变压器中产生的且经中间变压器(20)耦合到第一至第三输出端的瞬时峰值电流,以抑制瞬时峰值电流对试验电源(10)的冲击。本发明的试验装置可降低试验电源中的瞬时电流,降低设备风险。

    分流器
    2.
    发明公开
    分流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344769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830370.8

    申请日:2021-07-22

    Inventor: 吕晓东 司代均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分流器,该分流器用于在变压器的雷电冲击试验中对变压器绕组上的电流进行采样,该分流器包括:壳体、端盖、接入端、接地端、测量端和至少三个具有相同电阻值且为圆柱状结构的电阻器;各电阻器均位于圆桶状的壳体内,且各电阻器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平行,各电阻器位于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电阻器之间的距离相等;接入端与各电阻器的第一端相连接;接地端与各电阻器的第二端相连接;测量端与各电阻器的第一端相连接;当接入端与变压器的绕组相连接,接地端的第二端接地,测量端与外部的示波器相连接时,测量端将电压信号发送给示波器。利用本方案提供的分流器进行雷电冲击试验,能够减少所采集到电流波形的幅值误差和波形畸变。

    变频电源
    3.
    发明公开
    变频电源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33731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6699.3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电源,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感应和局部放电试验,包括:第一至第三子变频电源(A、B、C)、第一至第三输出端(OUT1、OUT2、OUT3);第一子变频电源的第一端子(A1)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输出端连通,第二端子(A2)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二或第三输出端连通;第二子变频电源的第三端子(B1)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或第二输出端连通,第四端子(B2)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三输出端连通;第三子变频电源的第五端子(C1)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或第三输出端连通,第六端子(C2)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或第三输出端连通。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实现灵活组合的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感应和局部放电试验的变频电源。

    变压器中直流偏磁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61377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515033.9

    申请日:2016-06-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中直流偏磁的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信号获取步骤(S52)、信号处理步骤(S54)和判断步骤(S56)。信号获取步骤为,获取变压器的油箱的振动信号。信号处理步骤包括:形成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S542);对时域波形进行频域分解,以将时域波形转换为频域波形(S544);计算频域波形的各奇数频的幅值和各偶数频的幅值(S546)。判断步骤为,如果有一个奇数频的幅值大于一个偶数频的幅值的一半,则变压器中存在直流偏磁。本发明检测成本低、安全、速度快、准确性高。

    用于超高压试验的导体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84602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1308880.9

    申请日:2017-12-11

    Inventor: 司代均 吕晓东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1/0416

    Abstract: 用于超高压试验的导体(10),其中,包括:一个绝缘的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呈柱状且中空;柔性导电层(14),所述柔性导电层(14)覆盖在所述支撑体(12)的外侧面上而形成管状的导电层。所述导体(10)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容易制造和容易安装的优点。

    变压器的直流偏磁测试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870270A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861895.7

    申请日:2016-09-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变压器的直流偏磁测试设备,其串接于一个试验变压器和一个试验设备之间,包括直流支路,及并联于直流支路的交流支路和放电支路。直流支路向试验变压器输送直流电流,直流支路包括串接的直流电源、可变电阻器、电阻选择电路和选择开关。电阻选择电路包括数个分别串接直流电源的调节支路。选择开关能够选择一个调节支路与直流电源导通。交流支路包括一个电容器组。放电支路包括一个放电元件。直流电源、试验变压器和试验设备断电后,放电元件能够导通放电支路使其与交流支路、试验变压器和试验设备导通。放电元件能够释放电容器组、试验变压器和试验设备的电能。

    分流器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931987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1681377.X

    申请日:2021-07-22

    Inventor: 吕晓东 司代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分流器,该分流器用于在变压器的雷电冲击试验中对变压器绕组上的电流进行采样,该分流器包括:壳体、端盖、接入端、接地端、测量端和至少三个具有相同电阻值且为圆柱状结构的电阻器;各电阻器均位于圆桶状的壳体内,且各电阻器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平行,各电阻器位于同一圆周上且相邻电阻器之间的距离相等;接入端与各电阻器的第一端相连接;接地端与各电阻器的第二端相连接;测量端与各电阻器的第一端相连接;当接入端与变压器的绕组相连接,接地端的第二端接地,测量端与外部的示波器相连接时,测量端将电压信号发送给示波器。利用本方案提供的分流器进行雷电冲击试验,能够减少所采集到电流波形的幅值误差和波形畸变。

    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试验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060426U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23442297.1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30)的有载分接开关切换试验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电源(10),其具有第一至第三输出端(101、102、103)且被配置成输出三相交流电;中间变压器(20),其包括被配置成与试验电源(10)电连接的第二初级绕组(21)和被配置成与电力变压器(30)的第一初级绕组(31)电连接的第二次级绕组(22);和储能吸收装置(50),其与第一至第三输出端电连接,且被配置成在试验中吸收在电力变压器中产生的且经中间变压器(20)耦合到第一至第三输出端的瞬时峰值电流,以抑制瞬时峰值电流对试验电源(10)的冲击。本实用新型的试验装置可降低试验电源中的瞬时电流,降低设备风险。

    变频电源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19718U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23431224.2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频电源,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感应和局部放电试验,包括:第一至第三子变频电源(A、B、C)、第一至第三输出端(OUT1、OUT2、OUT3);第一子变频电源的第一端子(A1)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输出端连通,第二端子(A2)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二或第三输出端连通;第二子变频电源的第三端子(B1)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或第二输出端连通,第四端子(B2)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三输出端连通;第三子变频电源的第五端子(C1)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或第三输出端连通,第六端子(C2)被配置成能够与第一或第三输出端连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实现灵活组合的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感应和局部放电试验的变频电源。

    用于超高压试验的导体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488339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731165.1

    申请日:2017-12-11

    Inventor: 司代均 吕晓东

    Abstract: 用于超高压试验的导体(10),其中,包括:一个绝缘的支撑体(12),所述支撑体(12)呈柱状且中空;柔性导电层(14),所述柔性导电层(14)覆盖在所述支撑体(12)的外侧面上而形成管状的导电层。所述导体(10)具有成本低、质量轻、容易制造和容易安装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