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00190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510088622.5
申请日:2005-07-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1D26/02 , B21C37/15 , B23K28/00 , B23K101/08
Abstract: 一种预成型体,其具有:重叠并接合的边缘;两外部构件,其用于形成液压成形制品的外表面;以及增强构件,其用于形成增强肋,该增强肋对液压成形制品的中空横截面进行分隔。预成型体包括接合部,该接合部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在将用于形成外部构件和增强构件的多于三层的板材重叠到一起时,将位于重叠板材表面上的第一板材焊接到位于第一板材内侧的第二板材上,预成型体还具有空间,在焊接过程中,所述空间被设置成与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之间的接合部对准,其中,第三板材位于第二板材的内侧。
-
公开(公告)号:CN1856892A
公开(公告)日:2006-11-01
申请号:CN200480027453.8
申请日:2004-08-1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隔板,包括:波浪状或凹凸状的气体流路部(4),其形成在包覆化薄板的中央部(2);以及平坦部(6),形成在中央部的外围,其中,通过对表面被贵金属层覆盖的金属板以5%-15%的压下率进行轧制加工以形成包覆而获得包覆化薄部,并且预先获得极限板厚残存率(通过用包覆化薄板的原始板厚除包覆化薄板加工后的板厚获得的一值),该极限板厚残存率表示其中在包覆化薄板中贵金属层裂纹和由于金属板的露出而导致的耐腐蚀性下降可忽略的边界极限,其中,关于沿与气体流路部(4)的流路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当肋肩部的最薄部的板厚表示为t2以及隔板的周边部的板厚表示为t4时,满足t2≥t4×极限板厚残存率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00424920C
公开(公告)日:2008-10-08
申请号:CN200480027453.8
申请日:2004-08-19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6
Abstract: 燃料电池用隔板,包括:波浪状或凹凸状的气体流路部(4),其形成在包覆化薄板的中央部(2);以及平坦部(6),形成在中央部的外围,其中,通过对表面被贵金属层覆盖的金属板以5%-15%的压下率进行轧制加工以形成包覆而获得包覆化薄板,并且预先获得极限板厚残存率(通过用包覆化薄板的原始板厚除包覆化薄板加工后的板厚获得的一值),该极限板厚残存率表示其中在包覆化薄板中贵金属层裂纹和由于金属板的露出而导致的耐腐蚀性下降可忽略的边界极限,其中,关于沿与气体流路部(4)的流路垂直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当肋肩部的最薄部的板厚表示为t2以及隔板的周边部的板厚表示为t4时,满足t2≥t4×极限板厚残存率的关系。
-
公开(公告)号:CN1727091A
公开(公告)日:2006-02-01
申请号:CN200510088622.5
申请日:2005-07-28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1D26/02 , B21C37/15 , B23K28/00 , B23K101/08
Abstract: 一种预成型体,其具有:重叠并接合的边缘;两外部构件,其用于形成液压成形制品的外表面;以及增强构件,其用于形成增强肋,该增强肋对液压成形制品的中空横截面进行分隔。预成型体包括接合部,该接合部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的:在将用于形成外部构件和增强构件的多于三层的板材重叠到一起时,将位于重叠板材表面上的第一板材焊接到位于第一板材内侧的第二板材上,预成型体还具有空间,在焊接过程中,所述空间被设置成与第二板材和第三板材之间的接合部对准,其中,第三板材位于第二板材的内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