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15A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0980135761.5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4/0421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使电解液不燃化、安全性更高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具有:包含吸附、释放锂离子的氧化物的正极;包含吸附、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的负极;和电解液,电解液包含1.5mol/L以上的锂盐或包含1.0mol/L以上的锂盐和20体积%以上的磷酸酯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1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0980135761.5
申请日:2009-09-11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235 , H01M4/0421 , H01M4/13 , H01M4/131 , H01M4/133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使电解液不燃化、安全性更高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具有:包含吸附、释放锂离子的氧化物的正极;包含吸附、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的负极;和电解液,电解液包含1.5mol/L以上的锂盐或包含1.0mol/L以上的锂盐和20体积%以上的磷酸酯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037600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80118408.6
申请日:2009-05-14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300/0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性高的二次电池。本发明的二次电池是正极由吸附、释放锂离子的氧化物形成、负极由吸附、释放锂离子的碳材料形成、电解液由离子液体、磷酸酯衍生物构成的二次电池,由此可以实现提供安全性高的二次电池。另外,通过同时含有磷酸酯和离子液体,即使高浓度地使用磷酸酯,也能够维持高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557019B
公开(公告)日:2012-04-25
申请号:CN200910133825.X
申请日:2009-04-03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 C07D3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10/052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液和使用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非水电解液和使用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液可以抑制电解液溶剂的分解,增加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抑制电阻升高,提高容量维持率。具有非水电解液和至少正极和负极,所述非水电解液的特征在于含有非质子性溶剂和下述化学式1所示的磺酸酯。化学式1
-
公开(公告)号:CN102473966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80160379.X
申请日:2009-07-09
Applicant: NEC能源元器件株式会社 ,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IPC: H01M10/4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5 , H01G11/56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67 , H01M10/0568 , H01M10/0569 , H01M2300/0085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能够抑制聚合物二次电池的电池膨胀并改进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循环特征和高温储存特征的聚合物凝胶电解质。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其包含非质子溶剂、支持性盐、包括至少两个磺酰基的环磺酸酯以及通过对下面通式(1)所表示的甲基丙烯酸酯进行交联而获得的交联聚合物。在通式(1)中,n满足1800<n<3000,并且m满足350<m<600。
-
公开(公告)号:CN100539257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02815015.5
申请日:2002-07-31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66 , H01M4/583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使用其的二次电池、和负极的制造方法,所述二次电池用负极是可吸藏和释放锂离子的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在于,具有包括以碳作为主要成分的第一负极层(2a)、以能够透过锂成分的膜状材料作为主要成分的第二负极层(3a)、包含锂和/或含锂化合物的第三负极层(4a)的多层结构。根据本发明,维持高充放电效率和良好的循环特性且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容量实质性地上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5C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2142920.0
申请日:2002-07-31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IPC: H01M4/00
Abstract: 一种可充电电池的负电极,它包括:集流器;包含能吸留和释出锂离子之导电材料的第一层,形成在集流器上;包含锂和锂合金的第二层,形成在第一层上;以及包含锂离子导电材料第三层,形成在第二层上。第三层防止第二层中的锂和/或锂合金与电解质接触,使锂平稳地进入第二层,以提高负电极效率。第一层能吸留和释出部分被第二层所吸留和释出的锂。以减小第二层的体积变化。采用如此结构的负电极能提高循环效率,延长循环寿命,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356616C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03804419.6
申请日:2003-01-22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13 , H01M4/366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二次电池用负极和使用所述电极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极具有高容量并且即使在数次循环之后也能抑制电池内部电阻的升高和容量的减少。在集电极1a上形成包含吸藏和释放Li构件的第一活性材料层2a,并在其上面形成第二活性材料层3a作为合金层,该层含有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或锂以及不与锂形成合金的金属。使用所述负极构建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823436A
公开(公告)日:2006-08-23
申请号:CN200480019982.3
申请日:2004-08-11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7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300/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异的能量密度和电动势特性的非水性电解液二次电池,其还具有优异的循环寿命、贮存性能和安全性。该非水性电解液二次电池包含阴极,所述的负极表面提供有根据XPS分析峰值为162.9至164.0eV的物质。
-
公开(公告)号:CN1224129C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02108121.2
申请日:2002-03-27
Applicant: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40 , H01M4/485 ,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 H01M2010/42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的能够吸附和释放锂离子的阳极以及使用这种阳极的二次电池,该阳极包括由下面各部分组成的多层结构:第一层,其主要成份是碳;第二层,其主要成份包括一个锂吸附材料膜,该膜能够比碳的理论锂吸附容量吸附更多的锂。本发明可以提供二次电池,该电池的电池容量在其实际使用的范围内得到根本改善,同时它还具有较高的充放电效率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