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分离用膜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39767A

    公开(公告)日:2004-10-27

    申请号:CN200310101054.9

    申请日:2003-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病毒分离用膜处理系统,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中,在保持适当活性污泥浓度的硝化槽(18)内,通过膜滤器(26)去除病毒的处理水经臭氧处理槽(66)臭氧处理后而排向系统外。此外,从污泥排放管(38)抽取的活性污泥用热处理器(54)、加热线圈(56)加热到70℃,通过由碱添加装置(58)添加碱物质,从而杀死上述活性污泥内的病毒。然后,将经热碱处理后的活性污泥返送回生物处理槽(14)或向系统外排放。根据该系统可以不降低膜通量而去除水中病毒。

    病毒分离用膜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329322C

    公开(公告)日:2007-08-01

    申请号:CN200310101054.9

    申请日:2003-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病毒分离用膜处理系统,在活性污泥处理装置(10)中,在保持适当活性污泥浓度的硝化槽(18)内,通过膜滤器(26)去除病毒的处理水经臭氧处理槽(66)臭氧处理后而排向系统外。此外,从污泥排放管(38)抽取的活性污泥用热处理器(54)、加热线圈(56)加热到70℃,通过由碱添加装置(58)添加碱物质,从而杀死上述活性污泥内的病毒。然后,将经热碱处理后的活性污泥返送回生物处理槽(14)或向系统外排放。根据该系统可以不降低膜通量而去除水中病毒。

    平膜元件及支撑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76202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410075136.5

    申请日:2004-09-03

    Abstract: 一种平膜元件及平膜元件的支撑板,该平膜元件(10),通过将膜片(12)的边缘接合在支撑部(14)的膜面部(14a)而形成。在膜面(14a)上,并排形成多条集水槽(22、22…)。此外,在支撑板(14)上,通过在一方的侧面部(14b)的空洞部(16)接合透明部(18)而形成合流路。空洞部(16),通过设在各集水槽(22、22…)的一端的连通孔(24、24…),与膜面部(14a)连通。在透明部(18)的上侧,设置进行吸引及注入的排出口(20)。因此,这种平膜元件,能够最小限度地抑制支撑板的厚度,并且能够在不降低支撑板强度的情况下,对膜片整体进行均匀且高效率的过滤处理及药剂清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