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47188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01821496.7
申请日:2001-12-2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C1/3661 , B01J21/063 , B01J21/066 , B01J27/1806 , B01J31/06 , B01J31/26 , B01J35/002 , B01J35/004 , C01G23/07 , C01P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荧光灯等使用的微弱光量的光源下能充分发挥光催化能的光催化粒子和粉体,使用它们的有机聚合物组合物,浆液,涂布剂,具有显示光催化性的表面和显示亲水性的表面的物品。使用使高的氧化钛微粒子的表面上存在含有选自碱土类金属、过渡金属和Al中的至少一种的多元酸盐的光催化粒子等,可以得到有机聚合物组合物、浆液,涂布剂、显示光催化性的膜以及含有它的物品。
-
公开(公告)号:CN100347091C
公开(公告)日:2007-11-07
申请号:CN01804495.6
申请日:2001-02-0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1G2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C01B13/22 , C01F7/302 , C01G23/00 , C01G23/002 , C01P2002/52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 C01P2006/12 , C01P2006/60 , C08K3/22 , C09C1/30 , C09C1/3607 , C09C1/3661 , C09C1/407 , C09D7/61 , C09D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微粒子混晶氧化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氧化性气体高温氧化卤化金属的金属氧化物的气相制造方法中,卤化金属是含有选自钛、硅和铝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的至少两种或以上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的混合气体(混合卤化金属气体),将该混合卤化金属气体和氧化性气体分别预热到500℃以上之后进行反应,制造BET比表面积为10~200m2/g的、含有混晶状态的原始粒子的超微粒子混晶氧化物;还涉及通过该方法制备的超微粒子氧化物及该氧化物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290911C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03812703.2
申请日:2003-06-0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C01P2004/61 , C01P2004/64 , C01P2004/84 , C01P2004/86 , C01P2006/12 , C08K9/02 , C08K2201/005 , C08K2201/006 , C09C1/0081 , C09C1/043 , C09C1/3661 , Y10T428/29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涂有二氧化硅的氧化锌细颗粒的粉末,其中每个颗粒的表面被二氧化硅涂覆,其中5μm或更大的大颗粒占0.1质量%或更少。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含表面憎水的涂有二氧化硅的氧化锌细颗粒的粉末,其中表面已经用二氧化硅涂覆的所述涂有二氧化硅的氧化锌细颗粒进一步用赋予憎水性试剂处理,其中5μm或更大的大颗粒占0.1质量%或更少。
-
公开(公告)号:CN1946814B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580012828.8
申请日:2005-04-2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9D5/00 , C09D201/00 , C01G23/0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7 , B82Y30/00 , C01G23/0536 , C01P2004/64 , C08K3/22 , C09C1/0081 , C09C1/3607 , C09D5/14 , C09D5/1618 , C09D7/61 , C09D7/67 , C09D7/68 , C09D7/69 , Y10S977/773 , Y10S977/777 , Y10T428/256
Abstract: 为了提供能够通过简单方法形成既有足够高的膜强度又有光催化功能的膜的涂料,提供了含有粒子群A、粒子群B和溶剂的涂料,其中粒子群A的颈缩粒子的数大于粒子群B的颈缩粒子的数,其中“颈缩粒子的数”在此是指构成所有颈缩粒子的粒子总数,其中每一构成粒子被视为单位粒子。
-
-
公开(公告)号:CN100450622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480032389.2
申请日:2004-10-29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3C17/007 , B01J21/063 , B01J21/066 , B01J35/004 , B01J37/033 , C01G23/0536 , C01P2002/30 , C01P2004/64 , C03C17/256 , C03C2217/214 , C03C2217/45 , C03C2217/477 , C03C2217/71 , C03C2218/113 , C08K3/22 , C08K3/26 , C08K5/057 , C09C1/36 , C09C1/3607 , C09C1/3661 , C09D1/00 , C09D7/61 , C09D7/67
Abstract: 用于形成透明膜的组合物,其包含光催化颗粒;碳酸锆铵;由式Al(OR)3表示的铝醇盐和由式Ti(OR’)4表示的钛醇盐的共水解-缩聚产物;和水,其中R为有机基团,R’为有机基团,所述组合物具有7-9的pH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006015A
公开(公告)日:2007-07-25
申请号:CN200580027268.3
申请日:2005-08-11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吸附水含量的波动减小的高纯度超微粒二氧化钛,该吸附水含量是微粒粉末体中一个重要的质量波动因素。所述微粒二氧化钛具有的BET比表面积为10~200m2/g,其中当将其量为2~5g的所述二氧化钛粉末铺展于直径10cm的玻璃制陪替氏培养皿中至均匀厚度以及在20℃和8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静置5小时时,以静置之前质量计的质量变化率是-5质量%至5质量%。制备微粒二氧化钛的方法包括使用氧化气体高温氧化含四氯化钛的气体以产生二氧化钛粉末的第一步,以及在加热炉中转动该粉末的同时将水蒸汽与所述二氧化钛粉末接触由此实现脱氯以及同时增加吸附水的第二步。
-
公开(公告)号:CN195704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580016288.0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8L65/00 , C08L79/02 , C08L101/12 , H01B1/12 , H01L5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65/00 , C08G61/122 , C08G61/126 , C08G73/026 , C08L71/02 , C08L79/02 , C08L101/12 , C09D5/24 , H01B1/127 , H01B1/20 , H01L51/0034 , H01L51/0035 , H01L51/0037 , H01L51/0038 , H01L51/0043 , H01L51/5088 , C08L2666/04 , C08L2666/22 , C08L266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组合物,其含有由式(1)所示的具有π电子共轭体系且在导电机理中显示电导性的水性溶剂可溶的导电聚合物,和水性溶剂可溶的树脂。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导电组合物,可以实现涂膜电阻率的降低和电导率的升高,并且该涂膜可适于用作例如导电涂膜、用作涂覆制品的涂膜和用于有机电子器件的阳极缓冲层。
-
公开(公告)号:CN1157334C
公开(公告)日:2004-07-14
申请号:CN00812757.3
申请日:2000-09-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1G2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82Y30/00 , C01G23/047 , C01G23/07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4/64 , C01P2006/12 , C01P20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微粒状氧化钛及其制造方法。该微粒状氧化钛是按照气相法制造的含有金红石结晶的混晶类氧化钛,该氧化钛具有由下述通式表示的特性:R≥1300×B-0.95(式中,R表示金红石的含有率(%),B表示BET比表面积(m2/g))。该氧化钛为极少凝聚的高分散性微粒状的高金红石含量的氧化钛。
-
公开(公告)号:CN1157333C
公开(公告)日:2004-07-14
申请号:CN00812283.0
申请日:2000-08-2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C01G2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23/07 , C01P2004/04 , C01P2004/50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Abstract: BET比表面积为3m2/g~200m2/g的氧化钛微粒,是在通过用氧化性气体使四氯化钛进行高温氧化的办法制造氧化钛的气相法中,分别将含有四氯化钛的气体和氧化性气体预热到500℃或以上的高温之后,供入反应管内使之进行反应而得到的。该微粒状氧化钛是凝集少的微粒,且分散性优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