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62693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110039401.4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花房达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 , F28D1/05375 , F28D2021/0084 , F28F9/02 , F28F9/0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左端部侧分体设有:第一集液箱(3),连接第二及第三热交换通路(P2、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第二集液箱(4),连接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第二热交换管(2B),第一集液箱(3)位于第二集液箱(4)的左右方向外侧。使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侧部分设有比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更向左侧突出的突出部(2a),在相邻第一热交换管(2A)的突出部(2a)间配置散热片(6)的突出部(6a)。由所有第一热交换管(2A)的突出部(2a)及相邻的突出部(2a)间的散热片(6)的突出部(6a)形成热交换部(17)。该冷凝器(1)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
-
公开(公告)号:CN1300530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03804538.9
申请日:2003-02-2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花房达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 F25B39/022 , F28D1/0333 , F28D2021/0085 , F28F9/0253 , F28F9/027 , F28F228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1,其包括蒸发器芯部2和连接件3,蒸发器芯部具有位于其一个侧部的制冷剂入口2A和制冷剂出口2B,连接件与芯部2的所述侧部相连,并在其内部具有一个制冷剂入口通道3A和一个制冷剂出口通道3B。连接件3包括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第二板32具有一个入口通道凹入部分32A和一个出口通道凹入部分32B,其每一个在其底壁上分别设有入口管连接开口321和出口管连接开口322。第一板31的外表面上设有制冷剂流动平稳凸起部310A,该凸起部向入口管连接开口321伸出。流入入口通道3A的制冷剂沿凸起部3A的表面流动,从而可平稳地改变其流向,并很少可能形成紊流。因此,蒸发器1可避免由制冷剂流动而产生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639521A
公开(公告)日:2005-07-13
申请号:CN03804538.9
申请日:2003-02-2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花房达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41 , F25B39/022 , F28D1/0333 , F28D2021/0085 , F28F9/0253 , F28F9/027 , F28F228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发器1,其包括蒸发器芯部2和连接件3,蒸发器芯部具有位于其一个侧部的制冷剂入口2A和制冷剂出口2B,连接件与芯部2的所述侧部相连,并在其内部具有一个制冷剂入口通道3A和一个制冷剂出口通道3B。连接件3包括第一板31和第二板32。第二板32具有一个入口通道凹入部分32A和一个出口通道凹入部分32B,其每一个在其底壁上分别设有入口管连接开口321和出口管连接开口322。第一板31的外表面上设有制冷剂流动平稳凸起部310A,该凸起部向入口管连接开口321伸出。流入入口通道3A的制冷剂沿凸起部3A的表面流动,从而可平稳地改变其流向,并很少可能形成紊流。因此,蒸发器1可避免由制冷剂流动而产生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2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4751.5
申请日:2010-10-1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0/00 , F25B43/006 , F25B2400/16 ,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热交换器(11),包括:双重管(11),具有外管(15)和在外管(15)内与外管(15)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内管(16),且外管(15)与内管(16)之间的间隙是供从冷凝器流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动的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内管(16)内是供从蒸发器流出的低压的制冷剂流动的低温侧制冷剂通路(13);和储液部(14),与双重管(11)的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内连通地设置,且对从冷凝器流出但在通过减压器减压之前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蓄积,并将其分离成液相和气相。在双重管(11)的外管(15)设有与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连通的制冷剂入口(17)和制冷剂出口(18)。制冷剂从双重管(11)的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中的、制冷剂入口(17)与制冷剂出口(18)之间的中间部进入储液部(14)内,并从储液部(14)内返回到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
-
公开(公告)号:CN1109232C
公开(公告)日:2003-05-21
申请号:CN94107612.1
申请日:1994-12-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PC: F28D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4 , F25B39/022 , F28D1/0341 , F28D2021/0085 , F28F3/04 , F28F3/042 , F28F9/0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用蒸发器的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多块略呈长方形的板,这些板每一组的相邻两块彼此以凹槽相对的状态成层状重合时,形成具有U形流体通道的并排状偏平管和与各偏平管的两端部相连通的前后集水管。在偏平管的U形流体通道的返回通道上形成有带多个小突起的流体混合部和沿流体流动方向并排状的长形凸部的流量调整部。偏平管的U形流体通道的返回通道同时具有混合和流量调整作用,返回通道内的流体流动变得平滑,能够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从而使其性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414333A
公开(公告)日:2003-04-30
申请号:CN01143163.6
申请日:1994-12-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4 , F25B39/022 , F28D1/0341 , F28D2021/0085 , F28F3/04 , F28F3/042 , F28F9/027
Abstract: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用蒸发器的板式热交换器包括多块略呈长方形的板,这些板每一组的相邻两块彼此以凹槽相对的状态成层状重合时,形成具有U形流体通道的并排状偏平管和与各偏平管的两端部相连通的前后集水管。在偏平管的U形流体通道的返回通道上形成有带多个小突起的流体混合部和沿流体流动方向并排状的长形凸部的流量调整部。偏平管的U形流体通道的返回通道同时具有混合和流量调整作用,返回通道内的流体流动变得平滑,能够减少流体的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从而使其性能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229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10416.6
申请日:2009-10-20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花房达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 , F25B2339/0441 , F25B2339/0446 , F25B2500/01 , F28D1/05375 , F28D2021/0084 , F28F1/00 , F28F9/02
Abstract: 在冷凝器1,设置有包括上下连续地并列的多个换热管2的3个换热通路P1~P3。在冷凝器1的左端部侧,分体地设置有:第1换热通路P1的换热管2所连接的第1储液箱3;和第2以及第3换热通路P2、P3换热管2所连接的第2储液箱4。在冷凝器1的右端部侧设置连接所有换热通路P1~P3的换热管2的第3储液箱5。使第1储液箱3与第2储液箱4从平面观察为偏离,并且使第2储液箱4的上端位于比第1储液箱3的下端更靠上方的位置。使第2储液箱4具有利用了重力的气液分离功能。根据该冷凝器1,能够减少钎焊部位,并且能够提高冷凝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07526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1143163.6
申请日:1994-12-2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3/044 , F25B39/022 , F28D1/0341 , F28D2021/0085 , F28F3/04 , F28F3/042 , F28F9/027
Abstract: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其包括多块长方形的板,在这些板的单面上具有U形流体通道形成用凹槽和分别连通凹槽的一端及另一端的且具有流体通过用孔的前后一对集水管形成用凹槽,将这样的一组相邻两块板相互以凹槽相对的状态成层状重合地接触,而形成带有U形流体通道的并排状偏平管和连通各偏平管的两端部的前后集水管,流体就可以在这样形成的偏平管及集水管内流动,同时,空气从前向后流过,其特征在于:前后集水管其中之一的一端上设置流体导入口,在前后集水管的另一集水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流体排出口,在前后集水管的至少一个集水管的中间部位设置至少一块隔板,形成一条被分成多个通道,而且出口侧通道内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与空气的流动方向成对流的蛇行状流体通道。
-
公开(公告)号:CN202002402U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20040040.0
申请日:2011-02-1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花房达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 F25B40/02 , F25B2339/044 , F28D1/05375 , F28D2021/0084 , F28F9/02 , F28F9/0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冷凝器。在冷凝器(1)的左端部侧分体设有:第一集液箱(3),连接第二及第三热交换通路(P2、P3)的第一热交换管(2A);第二集液箱(4),连接第一热交换通路(P1)的第二热交换管(2B),第一集液箱(3)位于第二集液箱(4)的左右方向外侧。使第一集液箱(3)的上端比第二集液箱(4)的下端位于上方。第一集液箱(3)具有气液分离且积存液体的功能。在第一热交换管(2A)的左侧部分设有比第二热交换管(2B)的左端部更向左侧突出的突出部(2a),在相邻第一热交换管(2A)的突出部(2a)间配置散热片(6)的突出部(6a)。由所有第一热交换管(2A)的突出部(2a)及相邻的突出部(2a)间的散热片(6)的突出部(6a)形成热交换部(17)。该冷凝器(1)适用于搭载在汽车上的汽车空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