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02029A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2804550.5
申请日:2002-02-0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22 , F25B39/00 , F25B39/022 , F25B40/02 , F25B41/067 , F25B2339/044 , F28D1/0325 , F28D1/0341 , F28D1/035 , F28D1/0435 , F28D2021/0071 , F28F2210/04
Abstract: 该双联型热交换器适于一个其中冷凝制冷剂被减压并然后被蒸发的蒸气压缩型制冷循环。该双联型热交换器一体地配备有一个其中的冷凝制冷剂与周围的空气A进行热交换而被过冷却的过冷却器S,和一个其中的减压制冷剂与周围的空气A进行热交换而被蒸发的蒸发器E。在经过过冷却器S的制冷剂和经过蒸发器E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过冷却器S中的制冷剂并加热蒸发器E中的制冷剂。因此,根据该热交换器,可以获得高的制冷效果并同时避免制冷剂的压力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914465A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80003286.8
申请日:2005-01-25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Inventor: 小笠原升
IPC: F25B39/04
Abstract: 一种冷凝器,包括相互间隔开并且垂直延伸的入口集管(5)和出口集管(6)、在这两个集管(5、6)之间间隔地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并行设置并且其两端接合到相应集管上的多个扁平制冷管(7)以及设置在相邻各对制冷管(7)之间的翅片(8)。入口集管(5)具有制冷剂入口,以用于允许制冷剂通过该入口进入该入口集管内部。出口集管(6)具有制冷剂出口,以用于使制冷剂通过该出口流出。通过入口进入该入口集管(5)的制冷剂朝向出口集管(6)流过制冷管(7)。位于该制冷剂入口的沿垂直方向的中心之下的制冷管(7)的数量在21个以内,优选在16个以内,更优选在7个以内。该冷凝器可防止当制冷剂内结合有压缩机润滑剂时削弱冷凝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277089C
公开(公告)日:2006-09-27
申请号:CN02812196.1
申请日:2002-06-1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 F28D1/05391 , F28D2021/0085 , F28F9/0214 , F28F9/0278 , F28F21/089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装备有一包括设置在前部和后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热交换管组P1和P2的芯部(1)和设置在芯部(1)的上端和下端的上侧和下侧集管元件(10)和(50)。上侧集管元件的内侧前后分开形成一入口侧制冷剂容器(11)和一出口侧制冷剂容器(12)。构成上游侧管组P1的各管(6)的一端与该入口侧制冷剂容器(11)连接,而另一端与下侧集管元件(50)连接。构成下游侧管组P2的各管(7)的一端与出口侧制冷剂容器(12)连接,而另一端与下侧集管元件(50)连接。流进入口侧制冷剂容器(11)的制冷剂流经上游侧管组P1、下集管元件(50)和下游侧管组P2而被引入出口侧制冷剂容器(12)。另一方面,流经热交换管组P1和P2的制冷剂通过与环境空气A的热交换而蒸发。因此,可以提高热交换性能并减小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384564C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02811532.5
申请日:2002-06-06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它包括通过一连接部分88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89、90,从各个扁平壁形成部分89、90一体地向上突出的多个加强壁形成部分83、84,和形成在该板的各相对侧边缘上并从该处一体地向上突出的侧壁形成部分81、82。在扁平壁形成部分89上的加强壁形成部分83的上端部形成有一突出部85,而在另一扁平壁形成部分90上并待与加强壁形成部分83接靠的加强壁形成部分84的上端部中形成有一用于配合突出部85的凹陷部86。该金属板满足以下关系:A>a,A/a≤1.5,B/b≤1.5,C/c≤1.5,D/d≤1.5,其中,A是突出部85的截面积,B是突出部85的高度,C是突出部85的最大宽度,D是突出部85的上端部的宽度,a是凹陷部86的截面积,b是凹陷部86的深度,c是凹陷部86的最大宽度,d是凹陷部86的一个开口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599859A
公开(公告)日:2005-03-23
申请号:CN02807024.0
申请日:2002-03-2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5383 , F28F9/0214 , F28F2225/08
Abstract: 一种用于热交换器中的集管,包括一具有多个插管开口(23)的基壁(20),一与该基壁(20)相对的相对壁(30),一对设置在基壁(20)和相对壁(30)的两横向侧并连接横向侧的侧壁(40a和40b),和沿其纵向设置在基壁(20)和相对壁(30)之间并连接基壁(20)和相对壁(30)的加强壁(50a和50b)。侧壁(40a和40b)通过弯曲加工一体地形成在基壁(20)的两横向侧上。相对壁(30)的第一半部分(30a)通过弯曲加工一体地形成在一侧壁(40a)的一侧,相对壁(30)的第二半部分(30b)通过弯曲加工一体地形成在另一侧壁(40b)的一侧。加强壁(50a和50b)通过弯曲加工一体地形成在相对壁(30)的第一半部分(30a)和第二半部分(30b)的侧部。通过该用于热交换器中的集管,可以获得高耐压性,并且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和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47072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80034751.5
申请日:2010-10-12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0/00 , F25B43/006 , F25B2400/16 ,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热交换器(11),包括:双重管(11),具有外管(15)和在外管(15)内与外管(15)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内管(16),且外管(15)与内管(16)之间的间隙是供从冷凝器流出的高压的制冷剂流动的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内管(16)内是供从蒸发器流出的低压的制冷剂流动的低温侧制冷剂通路(13);和储液部(14),与双重管(11)的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内连通地设置,且对从冷凝器流出但在通过减压器减压之前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蓄积,并将其分离成液相和气相。在双重管(11)的外管(15)设有与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连通的制冷剂入口(17)和制冷剂出口(18)。制冷剂从双重管(11)的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中的、制冷剂入口(17)与制冷剂出口(18)之间的中间部进入储液部(14)内,并从储液部(14)内返回到高温侧制冷剂通路(12)。
-
公开(公告)号:CN1275012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02804550.5
申请日:2002-02-04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22 , F25B39/00 , F25B39/022 , F25B40/02 , F25B41/067 , F25B2339/044 , F28D1/0325 , F28D1/0341 , F28D1/035 , F28D1/0435 , F28D2021/0071 , F28F2210/04
Abstract: 该双联型热交换器适于一个其中冷凝制冷剂被减压并然后被蒸发的蒸气压缩型制冷循环。该双联型热交换器一体地配备有一个其中的冷凝制冷剂与周围的空气A进行热交换而被过冷却的过冷却器S,和一个其中的减压制冷剂与周围的空气A进行热交换而被蒸发的蒸发器E。在经过过冷却器S的制冷剂和经过蒸发器E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从而冷却过冷却器S中的制冷剂并加热蒸发器E中的制冷剂。因此,根据该热交换器,可以获得高的制冷效果并同时避免制冷剂的压力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516799A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2812196.1
申请日:2002-06-17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2 , F28D1/05391 , F28D2021/0085 , F28F9/0214 , F28F9/0278 , F28F21/089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蒸发器装备有一包括设置在前部和后部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热交换管组P1和P2的芯部(1)和设置在芯部(1)的上端和下端的上侧和下侧集管元件(10)和(50)。上侧集管元件的内侧前后分开形成一入口侧制冷剂容器(11)和一出口侧制冷剂容器(12)。构成上游侧管组P1的各管(6)的一端与该入口侧制冷剂容器(11)连接,而另一端与下侧集管元件(50)连接。构成下游侧管组P2的各管(7)的一端与出口侧制冷剂容器(12)连接,而另一端与下侧集管元件(50)连接。流进入口侧制冷剂容器(11)的制冷剂流经上游侧管组P1、下集管元件(50)和下游侧管组P2而被引入出口侧制冷剂容器(12)。另一方面,流经热交换管组P1和P2的制冷剂通过与环境空气A的热交换而蒸发。因此,可以提高热交换性能并减小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514751A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2811532.5
申请日:2002-06-06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金属板,它包括通过一连接部分88连接在一起的两个扁平壁形成部分89、90,从各个扁平壁形成部分89、90一体地向上突出的多个加强壁形成部分83、84,和形成在该板的各相对侧边缘上并从该处一体地向上突出的侧壁形成部分81、82。在扁平壁形成部分89上的加强壁形成部分83的上端部形成有一突出部85,而在另一扁平壁形成部分90上并待与加强壁形成部分83接靠的加强壁形成部分84的上端部中形成有一用于配合突出部85的凹陷部86。该金属板满足以下关系:A>a,A/a≤1.5,B/b≤1.5,C/c≤1.5,D/d≤1.5,其中,A是突出部85的截面积,B是突出部85的高度,C是突出部85的最大宽度,D是突出部85的上端部的宽度,a是凹陷部86的截面积,b是凹陷部86的深度,c是凹陷部86的最大宽度,d是凹陷部86的一个开口宽度。
-
公开(公告)号:CN1500198A
公开(公告)日:2004-05-26
申请号:CN02807223.5
申请日:2002-02-18
Applicant: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35 , F28D1/0333 , F28D1/0375 , F28F1/022 , Y02P80/1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或工业用途的热交换器,例如涉及用作蒸发器、冷凝器、油冷却器、中间冷却器、加热器芯等的热交换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板对,其中,所述板对的各个板具有通过锻造或切割而形成的外周脊、中心脊和槽道分开U形脊。各所述板对在它们的槽道凹槽彼此相对的情况下装配在一起并连接,从而形成扁平管和在所述管内的U形流体槽道中的多个U形分开流体通道。各对相邻扁平管通过眼镜形集管部件连接,所述集管部件插入管的上端之间,且各集管部件包括前后流体通过管部分以及在所述管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以便提供与扁平管的上端连通的前后集管。所述扁平管的前后宽度减小,壁厚减小(层更薄),并增加了传热效率,从而有利于提高传热效率和大大提高换热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