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为支撑层的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64885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0756762.4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渗透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以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为支撑层的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具体为将具有氧化石墨烯中间层的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撑层浸入氯化钙溶液中,随后在水中润洗;再浸入碳酸钠溶液中,随后在水中润洗,再通过间苯二胺和均苯三甲酰氯的界面聚合反应在负载碳酸钙的氧化石墨烯纳米中间层的电纺丝膜基底的表面制备聚酰胺选择分离层,干燥后得到正渗透膜。本发明通过在电纺丝纳米纤维支撑层及其表面氧化石墨烯中间薄层负载碳酸钙颗粒,借助界面聚合过程中产生的H+离子,原位生成二氧化碳纳米气泡,对聚酰胺分离层结构和性能进行调控,制备高渗透通量和高截留率的正渗透膜材料。

    一种用于含六价铬污水处理的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368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110670446.5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六价铬污水处理的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三维阳极上生长聚吡咯纳米线负载三维电极材料;将苯胺加入到硫酸中,并加入聚吡咯纳米线负载三维电极材料,搅拌均匀,冷却至4~5℃;在4~5℃的硫酸中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后,立即加入到S2中的溶液,得到混合溶液;搅拌后,于4~5℃环境中静置反应24~25小时,得到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反应活性位点,提高电流效率及还原效率,适合大规模工业Cr(VI)污水的高通量、高浓度处理。

    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空调消毒杀菌过滤网及过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95477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2010096901.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空调消毒杀菌过滤网及过滤方法。所述空气过滤装置主要包括:三维纳米氧化亚铜层(阴极层)、固体电解质层和三维纳米氧化铜层(阳极层);通过网状型骨架将三层结构固定,其中三维纳米氧化亚铜层与三维纳米氧化铜层将固体电解质层包裹在中间。所述空调消毒杀菌过滤网,由上述空气过滤装置组成。结合流体力学中的空气动力学,流动的空气接触到曲面时产生回流,延长空气的滞留时间,提高杀菌消毒效果。本发明所述消毒杀菌电化学型空调过滤网能够有效去除流入室内的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同时也能够杀死细菌,使室内空气可以更加干净,不危害到人体健康。

    一种多孔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6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06100.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孔石墨烯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基于纳米线避雷针效应,利用纳米线尖端形成的具有高电荷密度的电化学反应限域区域,通过直接电化学氧化和间接氧化结合的方法制备多孔石墨烯纳米片。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步骤少、绿色环保,同时无杂质引入、成分均一,形成的孔径尺寸可调节,并且含有多种官能团便于后期进行功能化改性。

    一种用于含六价铬污水处理的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4368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670446.5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六价铬污水处理的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三维阳极上生长聚吡咯纳米线负载三维电极材料;将苯胺加入到硫酸中,并加入聚吡咯纳米线负载三维电极材料,搅拌均匀,冷却至4~5℃;在4~5℃的硫酸中加入过硫酸铵,搅拌后,立即加入到S2中的溶液,得到混合溶液;搅拌后,于4~5℃环境中静置反应24~25小时,得到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树枝状复合纳米线三维电极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能够提供更多反应活性位点,提高电流效率及还原效率,适合大规模工业Cr(VI)污水的高通量、高浓度处理。

    一种基于电化学氧化-还原顺序转换的Cr(VI)去除与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0144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22333.6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极内过滤系统氧化‑还原反应顺序转换的中性水体中六价铬去除与回收方法。本发明采用顺序氧化‑还原电化学法,通过阴极Cr(VI)还原和Cr(III)原位沉淀机制,实现中性污水中的Cr(VI)还原和Cr(III)原位沉淀,达到出水无Cr离子检出的效果;当阴极被Cr(OH)3过度钝化和出水中Cr离子浓度超标时采用顺序还原‑氧化电化学法,溶解阴极表面的Cr(OH)3沉淀,原位实现阴极的再生和Cr污染物的浓缩与资源回收。本发明方法运行成本低、无需添加化学药剂、易实现自动化控制和设备化,适合中小规模中性Cr(VI)污水的在线处理,尤其适合Cr(VI)污染的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的原位修复。

    一种去除水中抗生素抗性菌和/或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2039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798683.X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中抗生素抗性菌和/或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方法,以表面负载有四氧化三钴纳米线的电极为阴极,以表面负载有四氧化三钴纳米线为阳极,在阴极、阳极之间施加10‑20V的直流电压;使含有抗生素抗性菌和/或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污水垂直流过阴极、阳极的界面,利用阴极、阳极界面的强电场效应及电化学活性位点,去除水中抗生素抗性菌和/或抗生素抗性基因。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本发明能有效地去除水中抗生素抗性菌和抗生素抗性基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