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193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302091.9
申请日:2018-11-0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2/02 , A23L2/52 , A23L2/60 , A23L2/68 , A23L33/15 , A23L33/16 , A23L33/1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营养强化型辣木饮料及其制作方法。营养强化型辣木饮料以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辣木叶5‑40份、糖3‑40份、水120‑150份、柠檬酸0.1‑0.5份、薄荷汁0‑15份、营养因子0‑2.08份。本发明通过配方的调配克服了辣木口感上苦涩、辛辣的缺陷,通过营养素的添加,可提供一种赋有辣木风味的营养型功能饮料。产品在风味、营养和保健功效上都有独特优点,并且通过配料选择可制备适合糖尿病人群的特殊辣木饮料,满足公众对美味、营养、健康的需求,消费者接受度高,市场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303187C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10100044.2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潲水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如下:反应容器中加入潲水油、甲醇和催化剂硫酸铁,加热搅拌反应2~6小时;反应结束后,把硫酸铁分离出来;再加入KOH,加热搅拌反应0.5~2小时;反应结束静置或离心分层,上层含甲醇和生物柴油,下层含甘油和氢氧化钾;放出下层,得到的上层液经真空蒸馏回收甲醇,再用热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生物柴油粗品;经过真空蒸馏得到精制生物柴油产品。本方法合成效率高,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而且价格低廉,不产生工艺废水。
-
公开(公告)号:CN1850944A
公开(公告)日:2006-10-25
申请号:CN200610035542.8
申请日:2006-05-22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柴油合成的方法,该方法如下:在动植物油中加入醇和碱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5~45℃,搅拌反应;分层,上层为生物柴油层,下层为甘油醇层;分离出生物柴油层,加入醇和碱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5~45℃,搅拌反应;分层,上层为醇甘油层,下层为生物柴油层;分离出生物柴油。本发明利用动植物油在碱催化作用下采用两步法合成生物柴油,反应温度低,第二步的上层醇甘油层可以加到第一步反应作为原料节省催化剂,反应得率高,一般超过97%;转化率高,一般超过99%。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489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421651.8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7D311/62 , G01N30/02 , G01N30/04 , G01N30/06 , G01N30/12 , G01N30/14 , G01N30/30 , G01N30/32 , G01N30/34 , G01N30/72 , G01N30/74 , G01N30/86 ,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芸香苷‑丙酮醛加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标准物质合成和食品检测技术领域,所述芸香苷‑丙酮醛加合物,分子式为C33H36O20或C33H34O20,所述制备方法为将芸香苷与丙酮醛按照(10:1)~(1:10)的摩尔比加入磷酸缓冲盐溶液中,搅拌状态下,恒温加热反应,得到含所述芸香苷‑丙酮醛加合物的混合液,通过分离纯化得到所述高纯度芸香苷‑丙酮醛加合物,用于检测食品中丙酮醛加合物,可快速定量检测食品中芸香苷‑丙酮醛加合物含量,评估食品中芸香苷‑丙酮醛加合物的暴露水平,从而对此类食品的安全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284845C
公开(公告)日:2006-11-15
申请号:CN200510033827.3
申请日:2005-03-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0L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单糖、低聚糖及其糖醇生产液态生物能源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单糖、低聚糖及其糖醇为原料,添加甲醇和脱水剂及浓硫酸进行回流反应,使糖类醚化;B.在70~75℃蒸馏,收集冷凝液;或者加入干燥的氢氧化钙除去浓硫酸,过滤,收集滤液;上述所获得的冷凝液或者滤液即醚化的生物能源,是一种沸点、着火点与甲醇相当,燃烧值和火力大于甲醇的液态生物能源。本发明成功获得了在常温下呈液态,沸点、着火点与甲醇相当,燃烧值和火力大于甲醇的液态生物能源,该能源为沸点和着火点低、燃烧值高的新型生物能源,有望部分甚至全部取代目前常用的汽油或柴油。
-
公开(公告)号:CN1687323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33827.3
申请日:2005-03-3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0L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单糖、低聚糖及其糖醇生产液态生物能源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单糖、低聚糖及其糖醇为原料,添加甲醇和脱水剂及浓硫酸进行回流反应,使糖类醚化;B.在70~75℃蒸馏,收集冷凝液;或者加入干燥的氢氧化钙除去浓硫酸,过滤,收集滤液;上述所获得的冷凝液或者滤液即醚化的生物能源,是一种沸点、着火点与甲醇相当,燃烧值和火力大于甲醇的液态生物能源。本发明成功获得了在常温下呈液态,沸点、着火点与甲醇相当,燃烧值和火力大于甲醇的液态生物能源,该能源为沸点和着火点低、燃烧值高的新型生物能源,有望部分甚至全部取代目前常用的汽油或柴油。
-
公开(公告)号:CN111304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15563.0
申请日:2020-02-25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溶性黑豆皮花色苷酰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天然色素技术领域,该方法利用 分子筛将反应介质干燥,将酰基供体和黑豆皮花色苷用助溶剂溶解后,按照1-15:1的摩尔比加入干燥后的反应介质中,连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脂肪酶,最后加入分子筛吸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反应得到黑豆皮花色苷酰化反应原液;反应原液经过前处理,然后通过液液萃取和层析进行分离,干燥,即可得到棕褐色粉末状的油溶性黑豆皮花色苷酰化产物。本发明利用酶法修饰花色苷的方法,显著提高了花色苷的油溶性,水溶性花色苷经本方法酰化后可溶于油相,扩展了天然花色苷的应用范围;同时提高了花色苷的稳定性,提高了花色苷修饰后的纯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743417A
公开(公告)日:2006-03-08
申请号:CN200510100044.2
申请日:2005-10-08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0G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潲水油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如下:反应容器中加入潲水油、甲醇和催化剂硫酸铁,加热搅拌反应2~6小时;反应结束后,把硫酸铁分离出来;再加入KOH,加热搅拌反应0.5~2小时;反应结束静置或离心分层,上层含甲醇和生物柴油,下层含甘油和氢氧化钾;放出下层,得到的上层液经真空蒸馏回收甲醇,再用热水洗涤,离心分离得到皂脚和生物柴油粗品;经过真空蒸馏得到精制生物柴油产品。本方法合成效率高,催化剂可以回收利用,而且价格低廉,不产生工艺废水。
-
公开(公告)号:CN11694911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913441.X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12P19/60 , C12P7/6436 , C07H17/065 , C07H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色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豆皮花色苷油酸酰化产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将黑豆皮花色苷用助溶剂溶解,与酰基供体加入到干燥后的反应介质中,连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加入脂肪酶,再加入#imgabs0#分子筛,并将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氛围置换为氮气,反应后得到黑豆皮花色苷酰化反应原液;反应原液经过抽滤除酶、液液萃取和正相硅胶柱层析提纯进行分离、干燥,即可得油溶性黑豆皮花色苷油酸酰化产物。本发明将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作为酰基供体,采用低纯度花色苷提取物为原料进行酰基化反应,反应利用氮气作为保护气体,抑制油酸的氧化,通过筛选合适的反应溶剂和条件,反应转化率大大提高,并提高了花色苷的亲脂性、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910856967.2
申请日:2019-09-1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C09B61/00 , C09B67/54 , C07D31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色苷的提取分离方法,属于天然色素提取及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改善了干燥方式,并通过深晶低共熔溶剂及微波萃取联合超声波辅助对果渣中花色苷进行提取,建立有效、系统的花色苷提取、分离、提纯的工艺,克服传统天然花色苷提取方法效率低、产品有机溶剂残留、安全性低的缺陷。同时,对果渣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将果渣变废为宝,减轻果汁加工企业处理副产物的负担,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