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37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099899.1
申请日:2008-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仓田英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 B62D25/025 , B62D25/2018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汽车车身结构,其重量较轻,但在正面碰撞的时候表现出改进的机械强度。一对前侧车架(4)在车身前部沿纵向延伸并且相互间隔开,一对底板框架(9)沿纵向延伸并且其前端分别连接到相应的前侧车架的后端上。前横梁(13)具有一对横向端部,所述横向端部连接到相应的前侧车架的后端部分的内侧上,前横梁(13)具有拱形形状,其纵向尺寸从其各侧的端部朝向其中间部分减小。中间横梁(14)位于前横梁后方的一定距离处并且延伸经过底板框架。通道车架沿纵向延伸且位于车身的横向中央部分中,用以将下侧仪表板(3)、前横梁(13)和中间横梁(14)连接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101332837A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810099899.1
申请日:2008-06-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仓田英俊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 B62D25/025 , B62D25/2018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汽车车身结构,其重量较轻,但在正面碰撞的时候表现出改进的机械强度。一对前侧车架(4)在车身前部沿纵向延伸并且相互间隔开,一对底板框架(9)沿纵向延伸并且其前端分别连接到相应的前侧车架的后端上。前横梁(13)具有一对横向端部,所述横向端部连接到相应的前侧车架的后端部分的内侧上,前横梁(13)具有拱形形状,其纵向尺寸从其各侧的端部朝向其中间部分减小。中间横梁(14)位于前横梁后方的一定距离处并且延伸经过底板框架。通道车架沿纵向延伸且位于车身的横向中央部分中,用以将下侧仪表板(3)、前横梁(13)和中间横梁(14)连接在一起。
-
公开(公告)号:CN202987295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583068.3
申请日:2012-11-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达驱动车辆。采用如下结构:具有:前副车架(25),其形成从左右及后方包围配置在驱动轮之间的马达(8)的一部分的凹部空间(30),并在车辆下方支承马达;及配置在马达的下方,并与前副车架连接的后底罩(34),在马达的机壳(18)的下部附设识别编号,在后底罩上形成能够目视所述识别编号的开口部(39),识别编号位于凹部空间内,且开口部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空间内。由此,在底罩上形成能够目视马达的识别编号的开口部的情况下,易于确保底罩的最小离地高度,同时能够尽量低地配置在底罩上方配置的马达以易于谋求低重心化,进而谋求部件布局的高效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