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61207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780001769.3
申请日:2007-11-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克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85 , B21D51/18 , B23D21/00 , B23D21/006 , H01M2/022 , H01M2/027 , H01M2/027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罐的制造方法及密封式电池的制造方法。对金属板进行冲深加工,将该金属板成形为呈薄壁化的有底筒状的成形体(10)后,沿着与成形体(10)的轴垂直的方向对成形体(10)的开口端附近(11)进行切断,来制造电池罐。在使第一刀片(31)沿成形体(10)的内周与该成形体(10)接触的状态下,使沿成形体(10)的外周配置的第二刀片(30)向成形体(10)的轴侧相对成形体(10)移动,来实施成形体(10)的切断。这样,成形体(10)的切断面(12)上就产生以沿着与成形体(10)的侧面垂直的方向并且朝向内侧的方式产生的朝内毛刺(13),毛刺混入到罐内的现象受到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757125A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200480005524.4
申请日:2004-08-24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东洋钢钣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32B15/015 , B32B15/013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2/023 , H01M2/0275 , H01M2/0287 , H01M2002/0297 , Y10T428/12951 , Y10T428/12958
Abstract: 一种具有开口、圆柱形侧壁和底部的电池壳由碳含量在重量上为0.004%或以下的钢板形成。该电池壳具有必要的和足够的耐腐蚀性并能以低成本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406395A
公开(公告)日:2003-03-26
申请号:CN01805660.1
申请日:2001-12-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85 , H01M2/0202 , H01M2/0217 , H01M2/08 , H01M10/052 , H01M2006/106
Abstract: 一种矩形电池壳体的制造方法,包括对规定形状的坯料(7)进行冲压成型形成中间杯状体(8)的第1道工序,以及通过连续一气进行拉深加工和减径挤压加工的DI加工,将上述中间杯状体(8)成型为横剖面形状为近似长方形的矩形电池壳体(9)的第2道工序,利用该制造方法,能在提高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制造尺寸精度高的矩形电池壳体。
-
公开(公告)号:CN1349666A
公开(公告)日:2002-05-15
申请号:CN00807232.9
申请日:2000-05-0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一巧精工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Abstract: 方形电池外壳(3)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方形电池外壳(3)长方形横截面的短边侧板部(3a)的厚度(A)作成比长边侧板部(3b)的厚度(B)厚。制造方形电池外壳(3)时,对冲裁成规定形状的电池壳坯料(8)进行深拉深加工,得到横截面形状为大致椭圆形的第1半成品杯体(1),对上述第1半成品杯体(1)进行多次连续的再拉深加工,制成与上述第1半成品杯体的横截面形状相比,短径/长径比较小的近椭圆形横截面形状的第2半成品杯体(2),通过对上述第2半成品杯体(2)进行的DI加工,制成横截面形状为近长方形,短边侧板部(3a)厚度(A)比长边侧板部(3b)的厚度(B)厚的方形电池外壳。
-
公开(公告)号:CN1275249A
公开(公告)日:2000-11-29
申请号:CN99801420.6
申请日:1999-08-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2/30 , H01M2/34 , H01M2/348 , H01M10/05 , H01M10/4257 , H01M2200/106
Abstract: 对容纳起电单元(51)的电池壳体(15)其开口端进行封口的封口部(8)中,内置在电路基板(10)上构成电子电路(11)的保护电路。电路基板(10)装配在封口部(8)的外侧端,在电路基板(10)外侧面设置作为二次电池(A)正极端子的正极端子板(16)和靠外部连接控制电子电路(11)工作的S极端子板(14)。利用这种构成,在封口部内配置防止过放电或过充电等的保护电路,在不构成电池组件的情况下构成具有保护电路的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501884B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0780029654.5
申请日:2007-08-09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75 , B32B15/015 , H01M2/0272 , H01M2/0287
Abstract: 在Fe含量为98重量%以上的钢板(2)的表面形成Fe-Ni扩散层(3),将该Fe/Ni比率限制在0.1~2.5的范围内,以使该Fe-Ni扩散层(3)为罐内面的方式成型为规定形状尺寸的电池罐(1)。使用该电池罐(1)制作电池时,即使Ni的使用量少,也能构成可抑制过放电腐蚀且耐漏液性优异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584058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80002581.5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克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85 , B08B3/022 , B08B9/0826 , H01M2/022 , H01M2/0275 , Y10T428/12993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罐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1)对钢板进行制罐加工,从而得到具有筒状侧部、底部和开口部的电池罐的工序;(2)用城市用水或工业用水洗涤电池罐的工序;(3)在工序(2)之后,用导电率为80μS/cm以下的水洗涤电池罐的工序;以及(4)在工序(3)之后,使电池罐干燥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1584058A
公开(公告)日:2009-11-18
申请号:CN200880002581.5
申请日:2008-12-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克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85 , B08B3/022 , B08B9/0826 , H01M2/022 , H01M2/0275 , Y10T428/12993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罐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1)对钢板进行制罐加工,从而得到具有筒状侧部、底部和开口部的电池罐的工序;(2)用城市用水或工业用水洗涤电池罐的工序;(3)在工序(2)之后,用导电率为80μS/cm以下的水洗涤电池罐的工序;以及(4)在工序(3)之后,使电池罐干燥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7942C
公开(公告)日:2004-04-28
申请号:CN98801710.5
申请日:1998-11-1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2/1241 , H01M2/34 , H01M10/05
Abstract: 提供一种防爆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有在过充电时安全可靠地切断电池内的电连接,同时在正常使用或高温下保管之际不动作的通电切断装置。电池构成为,在封口部上设置相互间机械地并电地结合的上下一对阀板(1、2),当电池壳体的内压力超过规定值时,上下一对阀板(1、2)间的机械结合断裂而切断通电,并且设定成使前述上下一对阀板(1、2)间的机械结合断裂的断裂压力,随着电池的空间体积占有率的增加而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207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780001769.3
申请日:2007-11-2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森克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85 , B21D51/18 , B23D21/00 , B23D21/006 , H01M2/022 , H01M2/027 , H01M2/0275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罐的制造方法及密封式电池的制造方法。对金属板进行冲深加工,将该金属板成形为呈薄壁化的有底筒状的成形体(10)后,沿着与成形体(10)的轴垂直的方向对成形体(10)的开口端附近(11)进行切断,来制造电池罐。在使第一刀片(31)沿成形体(10)的内周与该成形体(10)接触的状态下,使沿成形体(10)的外周配置的第二刀片(30)向成形体(10)的轴侧相对成形体(10)移动,来实施成形体(10)的切断。这样,成形体(10)的切断面(12)上就产生以沿着与成形体(10)的侧面垂直的方向并且朝向内侧的方式产生的朝内毛刺(13),毛刺混入到罐内的现象受到抑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