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罐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08817A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200680023208.9

    申请日:2006-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02 H01M2/022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罐,其可以确保开口部侧的强度,而且不会使极板组受到损伤而可以顺利地收纳极板组。该电池罐具有筒状侧部、底部以及开口部,其中,所述筒状侧部具有形成于所述底部侧的第一侧部和形成于所述开口部侧的第二侧部;进行调整使所述第一侧部的厚度T1和所述第二侧部的厚度T2满足关系式:T1<T2,而且所述筒状侧部的内径从所述开口部侧到所述底部侧是恒定的。

    电池壳和使用该电池壳的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568552A

    公开(公告)日:2005-01-19

    申请号:CN02820181.7

    申请日:2002-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07 H01M2/0217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壳(1),在收容由电极组(41)和电解液构成的发电构件的电池中,具有有底筒状的外形,在其壳内面(2)上,壳体的壁厚的厚度方向的内面侧增厚地鼓出并线状延伸的多个凸条鼓出部(3),在筒心(S)的两侧相对筒心方向分别倾斜并互相交叉,且形成呈格子状的配置,所述各凸条鼓出部(3)通过各交点(9)相互连接而成形。

    电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847A

    公开(公告)日:1997-10-22

    申请号:CN97102523.1

    申请日:1997-02-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池内阻偏差小且稳定,能抑制外部冲击引起的内阻变化。由兼作负极端子且有开口部的导电性外壳、设于壳中的、正极板及负极板隔着隔离层卷成的电极组和电解材料,和在该外壳的开口部隔着电绝缘构件设置的、兼作正极端子的封口构件构成;与电极组最外周的负极接触的外壳内壁形成垂直于壳底的多条线状凸筋;筋高度为0.05~0.25毫米;间距0.5~10毫米;负极材料具有金属制芯材和被覆于该金属制芯材表面的负极材料;各凸筋勒入负极材料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