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以及乘客传送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444747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410359929.3

    申请日:201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以及乘客传送设备。在形成于边界条的卡合部上形成朝向主体部的下端面倾斜的倾斜部,利用该倾斜部扩大踏板的端部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部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顺利地插入边界条的卡合部并使其移动,将卡合部卡合在踏板的端部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部之间。即便在踏板的端部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变窄的情况下,利用后端侧边界条和前端侧边界条的卡合部的倾斜部,也能够扩大踏板的端部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部之间的间隙而使得卡合部能够在间隙内顺利地移动。由此,能够方便地更换后端侧边界条和前端侧边界条,并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更换作业性。

    板状部件、输送设备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自动扶梯

    公开(公告)号:CN10396428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684309.2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状部件的形状及其制造方法、输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自动扶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板状部件上设置开孔部与塑性连结部时,塑性连结部的中心与开孔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精度不充分。在两张板状部件上形成冲孔部和塑性连结部时,为该冲孔部和该塑性连结部分别设置冲头和模具,冲孔用冲头比塑性连结用冲头先开始冲孔,在冲孔用冲头进入被加工材料期间,完成塑性连结。

    辊轧成形辊以及使用该辊轧成形辊的辊轧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8542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10627142.5

    申请日:2015-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14 B21D5/146 B21D37/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轧成形辊,即使被加工件的截面形状复杂,也能够不产生外观面的褶皱、翘曲、压曲并且不损伤外观面地实现任意的曲面弯曲加工。辊轧成形辊用于对具有外观面的被加工件进行辊轧成形,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轧成形辊具有旋转轴以及接触部,该接触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并与所述被加工件抵接,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沿着与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与所述被加工件的外观面抵接,该第二接触部沿着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与所述被加工件的外观面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由具有弹性的第一树脂材料构成,所述第二接触部由硬度比所述第一树脂材料高的第二树脂材料构成。

    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以及乘客传送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444748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381943.3

    申请日:2014-08-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颖的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以便能够将边界条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面容易地固定在一起,从而能够提高作业性。在边界条的底部形成有向下侧延伸且内部具有扩大变形孔的扩大变形部分,将该扩大变形部分插入形成在踏板增强板上的固定用孔,并且将变形用销插入扩大变形部分的扩大变形孔内而使扩大变形部分的外周面扩大,由此将其固定在踏板增强板的固定用孔内。由此,优选将扩大变形部分设置为小于固定用孔,因此即使在固定用孔与扩大变形部分的位置发生了偏差的情况下,也能够方便地将扩大变形部分插入固定用孔内,并且能够在该状态下使扩大变形部分的外周扩大而对两者进行固定,从而能够方便地进行固定作业,能够提高作业性。

    辊轧成形辊以及使用该辊轧成形辊的辊轧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8542B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510627142.5

    申请日:2015-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辊轧成形辊,即使被加工件的截面形状复杂,也能够不产生外观面的褶皱、翘曲、压曲并且不损伤外观面地实现任意的曲面弯曲加工。辊轧成形辊用于对具有外观面的被加工件进行辊轧成形,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轧成形辊具有旋转轴以及接触部,该接触部以所述旋转轴为中心而旋转,并与所述被加工件抵接,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一接触部以及第二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沿着与所述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与所述被加工件的外观面抵接,该第二接触部沿着与所述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与所述被加工件的外观面抵接,所述第一接触部由具有弹性的第一树脂材料构成,所述第二接触部由硬度比所述第一树脂材料高的第二树脂材料构成。

    板状部件、输送设备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以及自动扶梯

    公开(公告)号:CN103964287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684309.2

    申请日:2013-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板状部件的形状及其制造方法、输送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自动扶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板状部件上设置开孔部与塑性连结部时,塑性连结部的中心与开孔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精度不充分。在两张板状部件上形成冲孔部和塑性连结部时,为该冲孔部和该塑性连结部分别设置冲头和模具,冲孔用冲头比塑性连结用冲头先开始冲孔,在冲孔用冲头进入被加工材料期间,完成塑性连结。

    乘客传送设备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3228B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0910207325.6

    申请日:2009-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进行框架主体的组装时不需要进行焊接,并且在改建时能够方便地对框架主体进行解体的乘客传送设备。其中,设置在建筑结构物上的框架主体由截面呈U字状的构件和横梁构件构成,并且所述截面呈U字状的构件和横梁构件之间通过螺纹紧固来连接,其中,所述截面呈U字状的构件是通过对板材进行弯曲加工而制成的,具有隔开间隔而左右对置的侧板以及连接这些侧板的底部的底板,所述横梁构件用于保持所述左右的侧板的间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组装框架主体时就不需要进行焊接,在对框架主体进行解体时,只需要解除螺纹紧固就能够方便地将框架主体解体,因此不会给环境增加负担,而且还能够缩短改建作业所需的时间。

    作业分析装置以及作业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64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780095513.7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作业分析装置执行从适当的管理粒度的确定到改善点的提取的一系列的处理而无需依靠人力。作业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管理粒度确定部,基于蓄积了与执行完毕的多个作业有关的信息的实际成果信息,确定每个工序的管理粒度;评价值计算部,基于所述作业实际成果信息,计算针对各作业的多个评价指标各自的评价值;作业分类部,根据确定的每个工序的管理粒度将作业分组为管理粒度组,基于针对所述作业计算的所述多个评价指标各自的评价值,从属于各管理粒度组的多个所述作业中,将优秀作业进行分类;以及作业改善点提取部,基于所述各管理粒度组的所述优秀作业的所述评价值,提取属于所述各管理粒度组的非优秀作业的作业改善点。

    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以及乘客传送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444474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359929.3

    申请日:2014-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2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的梯级以及乘客传送设备。在形成于边界条的卡合部上形成朝向主体部的下端面倾斜的倾斜部,利用该倾斜部扩大踏板的端部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部之间的间隙,由此能够顺利地插入边界条的卡合部并使其移动,将卡合部卡合在踏板的端部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部之间。即便在踏板的端部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部之间的间隙变窄的情况下,利用后端侧边界条和前端侧边界条的卡合部的倾斜部,也能够扩大踏板的端部与踏板增强板的端部之间的间隙而使得卡合部能够在间隙内顺利地移动。由此,能够方便地更换后端侧边界条和前端侧边界条,并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更换作业性。

    乘客传送设备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65149B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0910136890.8

    申请日:2009-04-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组装且能够方便地进行改建或拆除等乘客传送设备。本发明的乘客传送设备具备框体(4)、出入口地板(71,72)、梯级(8)、驱动装置以及栏杆(6),该框体(4)设置在建筑构造物中,该出入口地板(71,72)设置于该框体(4)的长度方向两端部,该梯级(8)环状地连结在这些出入口地板(71,72)之间并循环转动,该驱动装置对梯级(8)进行驱动,栏杆(6)沿着所述梯级(8)的转动方向而左右对置,其中,所述框体(4)具备左右一对钢板以及至少具有梯级行驶用轨道的安装面的左右一对基座(9),并且,所述钢板和所述基座(9)机械接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