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676915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63796.6
申请日:2005-04-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95 , F02M37/048 , F04D5/002 , H02K1/148
Abstract: 一种安装在摩托车燃料箱内的燃料泵(1010),包括电动机(1012)和由电动机(1012)驱动的泵,用于增加被抽吸燃料的压力。所述电动机是无电刷电动机,具有定子芯(1020)、线圈(1024)和转子(1030)。响应于转子(1030)的转动位置,对围绕定子芯(1020)缠绕的线圈的电激励进行控制,从而转子(1030)转动。转子(1030)具有轴(1032)、转动芯(1034)和永久磁铁(1036)。转子(1030)转动地安装在定子芯(1020)的内周内。永久磁铁(1036)安装在转动芯(1034)的外周上并被磁励,从而在面对定子芯(1020)的外周面上形成沿转动方向交替不同的磁极。
-
公开(公告)号:CN10549275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480047766.3
申请日:2014-08-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燃料泵(1)的ECU(5)对电机部(30)的驱动进行反馈控制,将涡轮(11)的转速设为与目标燃料压力相对应的转速(S2)。ECU(5)根据由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的燃料压力,检测在燃料泵(1)的泵室(16)的燃料中是否产生了蒸汽(S3)。在检测到蒸汽的产生时(S3:YES),ECU(5)通过使涡轮(11)的转速在规定时间内比由反馈控制确定的目标转速高,将泵室(16)及燃料流路(18,19)的蒸汽向蒸汽排出孔(20)排出(S4,S5)。由此,泵室(16)的蒸汽从蒸汽排出孔(20)向燃料泵(1)的外侧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5723611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480061629.5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6/20 , F02M59/44 , F04D5/002 , F04D13/06 , F04D15/0066 , F04D25/06 , F04D29/20 , H02K7/003 , H02P6/182 , H02P6/188 , H02P6/22 , H02P2203/03
Abstract: 对无刷马达(4)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驱动控制装置(90)的微型计算机(91)具有定位部(920)以及转矩加速度控制部(93)。定位部(920)在使无刷马达(4)的驱动控制开始前,控制向绕组(40)供给的电力,由此将转子定位在驱动开始位置,该驱动开始位置指的是能够使无刷马达4的驱动控制开始的、转子相对于定子的位置。转矩加速度控制部(93)控制向绕组(40)供给的电力,在对转子进行定位时,使得从无刷马达(4)的转轴输出的转矩的时间变化率 即转矩加速度规定范围内,该规定范围使转轴的端部的外壁碰撞到叶轮(旋转构件)的孔部的内壁时的碰撞应力成为规定值以下的程度的范围。由此,抑制叶轮的摩耗、破损等。
-
公开(公告)号:CN105379076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40264.8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 , F02M37/08 , F02M37/10 , F02M2037/082 , F04D3/005 , F04D5/002 , F04D13/06 , F04D13/0693 , F04D29/181 , F04D29/528
Abstract: 燃料泵(10)的盖端部(20)通过树脂成型而形成,对将电动机部的轴的一方的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轴承进行保持的筒部(27)被设置在中心轴(O)上。此外,将来自外部的三相电力按照各相通电给多个绕组的3个接头(31、32、33)嵌入成型于盖端部(20)。在盖端部(20)中,在周方向上形成于第1接头(31)与第2接头(32)之间的第1横贯通路(41)、以及在周方向上形成于第2接头(32)与第3接头(33)之间的第2横贯通路(42)在从轴向观察时,形成为朝向径向外侧方向扩展的V字状。
-
公开(公告)号:CN103151976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048124.2
申请日:2009-01-0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P6/20 , H02M7/53875
Abstract: 一种控制系统,其通过120°通电过程和PWM过程来控制多相旋转电机(2)。在120°通电过程中,接通电力变换电路(3)的高侧臂的开关元件(SW1,SW3,SW5)和低侧臂的开关元件(SW2,SW4,SW6)中的相应的一些。在PWM过程中,接通/切断电力变换电路的开关元件,从而交替地使连接到接通状态的开关元件的两相与电力变换电路的高电势侧输入端子和低电势侧输入端子导通。
-
公开(公告)号:CN101201035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68171.5
申请日:2007-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M3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系统故障检测装置。根据本发明,基于为控制燃料喷射量所需的氧浓度传感器(40)的检测值以及为控制无刷马达(31)的启动所需的霍耳效应元件(312)的检测值,ECU(10)判定空燃比的值是否为异常大的值。当判定无刷马达(31)的转速值是正常的时,ECU(10)判定燃料管(34)、压力调节器(33)和喷射器(50)中的至少一个处于异常状态。也就是说,ECU(10)判定除了燃料泵(30)以外的燃料系统中出现了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959100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42912.8
申请日:2006-11-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02M37/00
Abstract: 电机装置(13)的定子芯(30)包括6个芯部(32),它们接连地在周向上布置。由介电树脂制成的绕线筒(40)装配到每个芯部(32)上。每个线圈(42)被形成为使得,通过集中绕组技术在绕线筒(40)周围缠绕而形成绕组。介电树脂(46)填充在周向相邻的每两个齿(33)之间以覆盖每个线圈(42)。此外,介电树脂(46)被模制以形成间隙(204),其中每个间隙形成于在转子(50)侧的对应周向相邻的两个齿(33)之间。由泵装置(12)加压的燃料经燃料通道(202)(其作为定子芯(30)的内周面和转子(50)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隙)以及间隙(204)流过电机装置(13)的内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553351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510698081.1
申请日:2015-10-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对电机的驱动进行控制的驱动控制器。驱动控制器在电机起动时段期间执行碰撞力缓和控制,在执行碰撞力缓和控制期间,通过在从位置检测过渡至位置确定的阶段过渡时间处改变电力供应来对轴外壁与叶轮孔内壁之间的用于定位的碰撞中的碰撞力进行缓和。在位置检测时段期间第一输出值(I1)的最大值被设定为大于至少引起电机的用于产生可检测感应电压的转数的第一阈值(I1MIN)。在位置确定时段期间的第二输出值(I2)被设定为低于引起叶轮的因碰撞力而导致的磨损或破损的第二阈值(I2MAX)。
-
公开(公告)号:CN105379076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480040264.8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5/22 , F02M37/08 , F02M37/10 , F02M2037/082 , F04D3/005 , F04D5/002 , F04D13/06 , F04D13/0693 , F04D29/181 , F04D29/528
Abstract: 燃料泵(10)的盖端部(20)通过树脂成型而形成,对将电动机部的轴的一方的端部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轴承进行保持的筒部(27)被设置在中心轴(O)上。此外,将来自外部的三相电力按照各相通电给多个绕组的3个接头(31、32、33)嵌入成型于盖端部(20)。在盖端部(20)中,在周方向上形成于第1接头(31)与第2接头(32)之间的第1横贯通路(41)、以及在周方向上形成于第2接头(32)与第3接头(33)之间的第2横贯通路(42)在从轴向观察时,形成为朝向径向外侧方向扩展的V字状。
-
公开(公告)号:CN105378287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80040269.0
申请日:2014-09-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3/06 , F02M37/08 , F02M2037/082 , F04D3/00 , F04D5/002 , F04D13/0693 , F04D29/528 , F05D2260/602
Abstract: 收容与定子的绕组电连接的连接端子(37~39)的划分室(451~453)与电连接器部(45)的外部经由第1连通孔(461~464、476~478)连通。第1连通孔(461~464、476~478)形成为,若燃料泵的中心轴(O)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则与外部侧的开口所形成的开口面垂直的方向(D81~D88)中的至少一个方向朝向下侧。由此,滞留在划分室(451~453)的异物即使在燃料泵向任何方向倾斜,也能够经由第1连通孔(461~464、476~478)向外部排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