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4078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830863.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B3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衍生物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的合成方法。以蔗渣木聚糖为起始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相溶液中制得蔗渣木聚糖-g-AM;再以蔗渣木聚糖-g-AM为原料,丁香酸为酯化剂,过硫酸铵为催化剂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溶剂中制得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本发明制备的产物是在接枝的基础上进行酯化反应,合成的最终产物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不仅改善了蔗渣木聚糖水溶性差的问题,扩大其应用领域。同时,引入丙烯酰胺(AM)和丁香酸的活性基团进一步提高了蔗渣木聚糖的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540789B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710830863.5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C08F222/38 , C08B3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衍生物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的合成方法。以蔗渣木聚糖为起始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在水相溶液中制得蔗渣木聚糖‑g‑AM;再以蔗渣木聚糖‑g‑AM为原料,丁香酸为酯化剂,过硫酸铵为催化剂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A)溶剂中制得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本发明制备的产物是在接枝的基础上进行酯化反应,合成的最终产物蔗渣木聚糖丁香酸酯‑g‑AM不仅改善了蔗渣木聚糖水溶性差的问题,扩大其应用领域。同时,引入丙烯酰胺(AM)和丁香酸的活性基团进一步提高了蔗渣木聚糖的生物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89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68486.6
申请日:2021-10-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阳离子化改性棉花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棉花置于500g/L氢氧化钠溶液中碱化24h,盐酸调节pH=7,烘干备用;其次以n(棉花葡萄糖单元环):n(甜菜碱盐酸盐):n(双氰胺)=1:2:1的比例,加入碱化的棉花、甜菜碱盐酸盐和双氰胺,混合均匀后喷加少量水,放置烘箱内150℃反应3h;最后待反应结束后于乙醇溶液中80℃回流20min,趁热过滤放置于烘箱中47℃干燥,即得阳离子化改性棉花吸附剂。本发明阳离子化改性棉花吸附剂可以有效脱色活性红195、活性蓝19和酸性黄199染料溶液,使用方便且效率很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895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67363.0
申请日:2021-10-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季铵化改性微晶纤维素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微晶纤维素(MCC)置于10%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碱化预处理;其次加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搅拌均匀后放置于烘箱内70℃反应3h;反应结束后,用乙酸调节pH至中性,再用蒸馏水和少量丙酮洗涤,过滤后于烘箱中47℃干燥12h,即得目标吸附剂。本发明的季铵化改性微晶纤维素吸附剂可以有效降低酸性红1和酸性黄128染料溶液的色度,吸附过程简单,且吸附剂重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84289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67354.1
申请日:2021-10-0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晶纤维素甜菜碱酯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微晶纤维素置于500g/L氢氧化钠溶液中碱化3h,盐酸调节pH至中性,烘干备用;其次以n(微晶纤维素):n(甜菜碱盐酸盐):n(双氰胺)=1:2:1的比例,加入碱化的微晶纤维素、甜菜碱盐酸盐和双氰胺,混合均匀后喷加少量水,放置烘箱内150℃反应3h;最后待反应结束后于乙醇溶液中80℃回流20min,趁热过滤放置于烘箱中47℃干燥12h,即得目标吸附剂。本发明的微晶纤维素甜菜碱酯吸附剂可以有效脱除酸性红1和酸性黄128染料溶液中的溶质,使用方便、脱色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4218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627613.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272 , H01L31/0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d/Cu2O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1)向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加入CuSO4•5H2O溶液和CdSO4溶液并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NaOH溶液。(2)将Cu片放入步骤(1)反应釜中并斜靠于反应釜内壁,盖紧盖子后,将反应釜置于50℃~120℃的烘箱中反应5~10小时,即在Cu片上制得光电压值为0.2473~0.4602 V的Cd/Cu2O纳米薄膜。本发明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工艺简单,周期较短,对原料以及设备要求不高且掺杂过后光电性能有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400184B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710830890.2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2/16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渣木聚糖‑g‑LME/AA/AM四元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以机械活化的蔗渣木聚糖为起始原料,顺丁烯二酸‑6‑L抗坏血酸单酯(LME)、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基酰胺的存在下,经引发剂过硫酸铵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得到蔗渣木聚糖‑g‑LME/AA/AM四元接枝共聚物。本发明针对蔗渣木聚糖分子的结构特征,通过溶液聚合合成了四元接枝共聚物蔗渣木聚糖‑g‑LME/AA/AM。该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接枝率高、质量稳定,分子链中含有末端烯键,产品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药和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57406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627614.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G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l/Cu2O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1)向聚四氟乙烯水热反应釜中加入CuSO4•5H2O溶液和KCl溶液并搅拌混合均匀,再加入KOH溶液;(2)将Cu片放入步骤(1)反应釜中并斜靠于反应釜内壁,盖紧盖子后,将反应釜置于50℃~110℃的烘箱中反应5~10小时,即在Cu片上制得光电压值为0.2063~0.4217 V的Cl/Cu2O纳米薄膜。本发明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工艺简单,周期较短,对原料以及设备要求不高且掺杂过后光电性能有明显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400184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830890.2
申请日:2017-09-15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2/16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2/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蔗渣木聚糖-g-LME/AA/AM四元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以机械活化的蔗渣木聚糖为起始原料,顺丁烯二酸-6-L抗坏血酸单酯(LME)、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基酰胺的存在下,经引发剂过硫酸铵引发接枝共聚反应得到蔗渣木聚糖-g-LME/AA/AM四元接枝共聚物。本发明针对蔗渣木聚糖分子的结构特征,通过溶液聚合合成了四元接枝共聚物蔗渣木聚糖-g-LME/AA/AM。该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接枝率高、质量稳定,分子链中含有末端烯键,产品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药和功能材料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