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73342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580040009.8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IPC: B23K26/386 , B29C45/14 , B29C6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4311 , B23K26/0006 , B23K26/0622 , B23K26/382 , B23K26/389 , B29C37/0082 , B29C45/14 , B29C65/06 , B29C65/08 , B29C65/16 , B29C65/18 , B29C65/20 , B29C66/0246 , B29C66/1122 , B29C66/30325 , B29C66/43 , B29C66/721 , B29C66/7212 , B29C66/7392 , B29C66/73921 , B29C66/7394 , B29C66/73941 , B29C66/742 , B29C66/7422 , B29C66/74281 , B29C66/74283 , B29C2045/14327 , B29C2045/14868 , B29C2791/009 , B29K2067/006 , B29K2705/12 , B32B7/08 , B32B15/09 , B32B15/18 , B29K2309/08 , B29K2307/04
Abstract: 接合结构体(100、200)的制造方法是接合有第1构件(10、10a、10b、10c、10d、30)与第2构件(20)的接合结构体(100、200)的制造方法,且包括:将1脉冲包含多个子脉冲的激光照射至第1构件(10、10a、10b、10c、10d、30)的表面(13),从而在第1构件(10、10a、10b、10c、10d、30)的表面(13)形成具有开口的穿孔部(11、11b、11c、11d、31)的工序;以及使第2构件(20)填充至第1构件(10、10a、10b、10c、10d、30)的穿孔部(11、11b、11c、11d、31)内并使其固化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07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7918.1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05 , B21D39/048 , F16B11/002 , F16L13/141 , H01R4/18 , H01R43/048 , H01R43/20
Abstract: 一种压接结构,其使内侧构件与外侧构件接合而成,内侧构件包含:插入部(17),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17S);环状槽(17U),其设置于外周面(17S)。外侧构件包含:主体部(34);圆筒部(33),其与主体部连续,并且形成有供插入部(17)插入的开口(33K)。圆筒部(33)具有:第一缩径部(31),其经由第一塑性变形部(31C)与主体部连续且通过第一塑性变形部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位于主体部的径向内侧;第二缩径部(32),其经由第二塑性变形部(32C)与第一缩径部连续且通过第二塑性变形部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位于第一缩径部的径向内侧。第二缩径部(32)的至少一部分进入环状槽(17U)内。在压接时能够抑制产生局部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6715108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44632.0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IPC: B32B3/30 , B23K26/384 , B29C45/14 , B29C65/56
Abstract: 本发明的接合构造体是将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接合而得的接合构造体,在第一部件的表面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穿孔部,且在第一部件的穿孔部中填充有第二部件。并且,穿孔部具有在深度方向上开口直径从表面侧朝向底部增大的扩径部、及在深度方向上开口直径从表面侧朝向底部减小的第一缩径部,扩径部形成在表面侧,第一缩径部形成在底部侧。
-
公开(公告)号:CN10653616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80039992.1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IPC: B29C65/16 , B23K26/21 , B23K26/324 , B23K26/386 , B23K26/57
Abstract: 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是接合有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且包括:在第1构件的表面形成具有开口的穿孔部,并且在穿孔部的内周面形成朝内侧突出的突出部的工序;将第1构件的形成有穿孔部的区域与第2构件邻接配置的工序;以及从第2构件侧向第1构件的形成有穿孔部的区域照射激光,由此使第2构件填充至第1构件的穿孔部内而固化的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05570759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492703.5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IPC: F21S8/00 , F21V15/01 , F21V17/10 , F21Y11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66/742 , B23K26/355 , B23K2103/02 , B23K2103/08 , B23K2103/42 , B29C37/0085 , B29C45/14 , B29C45/14311 , B29C65/06 , B29C65/08 , B29C65/16 , B29C65/18 , B29C65/20 , B29C66/0246 , B29C66/1122 , B29C66/30325 , B29C66/30326 , B29C66/43 , B29C66/71 , B29C66/712 , B29C66/73112 , B29C66/7392 , B29C66/7394 , B29C66/7422 , B29C2045/14868 , B29C2791/009 , F16B17/008 , B29K2067/006 , B29K2081/04 , B29K2021/003 , B29K2023/00 , B29K2023/06 , B29K2023/12 , B29K2025/04 , B29K2025/06 , B29K2025/08 , B29K2027/06 , B29K2027/08 , B29K2027/12 , B29K2027/16 , B29K2027/18 , B29K2033/12 , B29K2055/02 , B29K2059/00 , B29K2061/04 , B29K2063/00 , B29K2067/003 , B29K2067/06 , B29K2069/00 , B29K2071/00 , B29K2075/00 , B29K2075/02 , B29K2077/00 , B29K2079/00 , B29K2079/085 , B29K2081/06 , B29K2083/00 , F21S8/00 , F21V15/01 , F21V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照明装置、电子设备、框架构造、框架构造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加强用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从树脂制的框体脱出。面光源装置具有导光板、在导光板的侧面配置的LED、以及保持导光板和LED的框架构造。框架构造包括在导光板的背面配置的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和在板状部件的外缘部配置的树脂制的框体。在板状部件上形成有具有开口的穿孔部。穿孔部具有:扩径部,其开口直径在深度方向上从表面侧朝向底部扩大;缩径部,其开口直径在深度方向上从表面侧朝向底部缩小。扩径部形成于表面侧,缩径部形成于底部侧。框体嵌合于板状部件的穿孔部。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079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80007918.1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05 , B21D39/048 , F16B11/002 , F16L13/141 , H01R4/18 , H01R43/048 , H01R43/20
Abstract: 一种压接结构,其使内侧构件与外侧构件接合而成,内侧构件包含:插入部(17),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17S);环状槽(17U),其设置于外周面(17S)。外侧构件包含:主体部(34);圆筒部(33),其与主体部连续,并且形成有供插入部(17)插入的开口(33K)。圆筒部(33)具有:第一缩径部(31),其经由第一塑性变形部(31C)与主体部连续且通过第一塑性变形部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位于主体部的径向内侧;第二缩径部(32),其经由第二塑性变形部(32C)与第一缩径部连续且通过第二塑性变形部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位于第一缩径部的径向内侧。第二缩径部(32)的至少一部分进入环状槽(17U)内。在压接时能够抑制产生局部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0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7919.6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48 , B21D39/046 , F16B11/002 , F16B17/004
Abstract: 一种压接结构,其使内侧构件和配置在内侧构件的外侧的外侧构件接合而成,内侧构件包含:插入部(17),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17S);凹部(17U),其设置于外周面(17S)。外侧构件包含:圆筒部(24),其形成有供插入部(17)插入的开口(24K);缩径部(21),其形成于圆筒部(24)且具有以向径向内侧环状地缩径的方式塑性变形的形状;凸起部(22),其具有缩径部(2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以进入凹部(17U)内的方式塑性变形的形状。能够抑制内侧构件与外侧构件相对旋转。
-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07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80007919.6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压接结构,其使内侧构件和配置在内侧构件的外侧的外侧构件接合而成,内侧构件包含:插入部(17),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17S);凹部(17U),其设置于外周面(17S)。外侧构件包含:圆筒部(24),其形成有供插入部(17)插入的开口(24K);缩径部(21),其形成于圆筒部(24)且具有以向径向内侧环状地缩径的方式塑性变形的形状;凸起部(22),其具有缩径部(2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以进入凹部(17U)内的方式塑性变形的形状。能够抑制内侧构件与外侧构件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746467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137348.9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2804 , H01F27/346 , H01F2027/2809 , H01F27/323 , H01F2027/2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该变压器包括堆叠结构,其中多个线圈隔着绝缘层来堆叠。所述堆叠结构包括:初级线圈堆叠层,该初级线圈堆叠层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初级线圈层;和次级线圈堆叠层,该次级线圈堆叠层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次级线圈层。所述初级线圈层中的一个被布置为所述堆叠结构中的最外层,并且另一个被布置在所述多个次级线圈层的至少两个层之间。所述初级线圈层包括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初级线圈。所述次级线圈层包括比所述初级线圈厚的一个或多个次级线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