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475A
公开(公告)日:1996-09-18
申请号:CN94193406.3
申请日:1994-09-14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49/00 , H01H11/0056 , H01H50/041 , H01H50/443 , H01H51/229 , H01H2011/0087 , H01H2050/446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电磁式继电器的方法,由此使一座体20被整个浇铸到设在一引线框架60上的接线头21至24和连接片62上。在将接线头21-24与引线框架60分开,并将接线头弯曲后,一永久磁铁30和衔铁体40被装配进所述座体20内。然后将一盒盖50向下压到所述座体20上,以将该座体20与引线框架60的连接片62分开。这样就可以与被连接于引线框架60的座体20一起进行电气检查和时效处理,从而提高了装配精度和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07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7918.1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05 , B21D39/048 , F16B11/002 , F16L13/141 , H01R4/18 , H01R43/048 , H01R43/20
Abstract: 一种压接结构,其使内侧构件与外侧构件接合而成,内侧构件包含:插入部(17),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17S);环状槽(17U),其设置于外周面(17S)。外侧构件包含:主体部(34);圆筒部(33),其与主体部连续,并且形成有供插入部(17)插入的开口(33K)。圆筒部(33)具有:第一缩径部(31),其经由第一塑性变形部(31C)与主体部连续且通过第一塑性变形部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位于主体部的径向内侧;第二缩径部(32),其经由第二塑性变形部(32C)与第一缩径部连续且通过第二塑性变形部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位于第一缩径部的径向内侧。第二缩径部(32)的至少一部分进入环状槽(17U)内。在压接时能够抑制产生局部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078B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580007919.6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压接结构,其使内侧构件和配置在内侧构件的外侧的外侧构件接合而成,内侧构件包含:插入部(17),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17S);凹部(17U),其设置于外周面(17S)。外侧构件包含:圆筒部(24),其形成有供插入部(17)插入的开口(24K);缩径部(21),其形成于圆筒部(24)且具有以向径向内侧环状地缩径的方式塑性变形的形状;凸起部(22),其具有缩径部(2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以进入凹部(17U)内的方式塑性变形的形状。能够抑制内侧构件与外侧构件相对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045026C
公开(公告)日:1999-09-08
申请号:CN94193406.3
申请日:1994-09-14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49/00 , H01H11/0056 , H01H50/041 , H01H50/443 , H01H51/229 , H01H2011/0087 , H01H2050/446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电磁式继电器的方法,由此使一座体20被整个浇铸到设在一引线框架60上的接线头21至24和连接片62上。在将接线头21-24与引线框架60分开,并将接线头弯曲后,一永久磁铁30和衔铁体40被装配进所述座体20内。然后将一盒盖50向下压到所述座体20上,以将该座体20与引线框架60的连接片62分开。这样就可以与被连接于引线框架60的座体20一起进行电气检查和时效处理,从而提高了装配精度和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079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80007918.1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05 , B21D39/048 , F16B11/002 , F16L13/141 , H01R4/18 , H01R43/048 , H01R43/20
Abstract: 一种压接结构,其使内侧构件与外侧构件接合而成,内侧构件包含:插入部(17),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17S);环状槽(17U),其设置于外周面(17S)。外侧构件包含:主体部(34);圆筒部(33),其与主体部连续,并且形成有供插入部(17)插入的开口(33K)。圆筒部(33)具有:第一缩径部(31),其经由第一塑性变形部(31C)与主体部连续且通过第一塑性变形部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位于主体部的径向内侧;第二缩径部(32),其经由第二塑性变形部(32C)与第一缩径部连续且通过第二塑性变形部的塑性变形而形成为位于第一缩径部的径向内侧。第二缩径部(32)的至少一部分进入环状槽(17U)内。在压接时能够抑制产生局部的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059800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580007919.6
申请日:2015-02-16
Applicant: 欧姆龙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39/048 , B21D39/046 , F16B11/002 , F16B17/004
Abstract: 一种压接结构,其使内侧构件和配置在内侧构件的外侧的外侧构件接合而成,内侧构件包含:插入部(17),其具有圆柱面状的外周面(17S);凹部(17U),其设置于外周面(17S)。外侧构件包含:圆筒部(24),其形成有供插入部(17)插入的开口(24K);缩径部(21),其形成于圆筒部(24)且具有以向径向内侧环状地缩径的方式塑性变形的形状;凸起部(22),其具有缩径部(2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以进入凹部(17U)内的方式塑性变形的形状。能够抑制内侧构件与外侧构件相对旋转。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