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等速烟气采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4061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077750.1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多通道等速烟气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管束、辅助固定机构、等速调节机构和烟气分析仪;所述采样管束由多根等直径不等长度的采样管组成,每根采样管与采样嘴连接处设置在同一水平面;每个采样管的末端均连接有一个控制阀门;位于烟道外的采样管束外包裹保温套筒,在保温套筒末端的外部套有一个轴承,轴承连接把手,轴承与辅助固定机构配合,使得采样管束能在烟气管道内旋转;在最长的采样管管壁上沿采样管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皮托管固定在该滑道上,且能在滑道上前后滑动,皮托管管身刻有刻度,初始采样时皮托管头部与最长采样管的采样嘴对齐。该装置能够均匀的采集烟道内的烟气,提高测量准确度。

    一种粉煤灰改性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3239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23935.4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改性方法,涉及固废垃圾以及废水综合处理的技术领域,属于一种绿色的粉煤灰改性制备方法及应用。粉煤灰改性方法过程如下:将腐坏的生物质进行酸化发酵,并将发酵上清液微波破壁过滤后进行蒸发浓缩处理;将粉煤灰与腐坏生物质浓缩发酵液进行充分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加温活化处理,使得发酵液中的酸对粉煤灰的表面进行酸改性;将酸化之后的粉煤灰进行水洗干燥处理,得到改性的粉煤灰。通过该方法改性的粉煤灰对碱性染料离子具有很高的吸附作用。该方法是一种低成本、简便化、绿色化的粉煤灰改性工艺。

    一种危险化学品火灾热辐射伤害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8274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46762.2

    申请日:2023-07-11

    Inventor: 刘颖 沈伯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危险化学品火灾热辐射伤害分析系统,具体涉及火灾辐射分析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计算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判断模块、安全距离计算模块以及紧急提示模块,本发明通过采集和处理火灾热辐射数据,能够实现火灾热辐射伤害的快速预测和预防,通过数据分析和安全距离计算,可对火灾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和控制,降低人员受到热辐射伤害的风险,系统提供紧急提示和应急处置方案,使用户在火灾热辐射伤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做出应对行动,可以在火灾热辐射预防和控制方面,提供科学、系统、高效的技术支持和应用手段,为预防火灾热辐射伤害提供有力保障。

    一种带有热管理的小型化的DPF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3990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11546919.5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带有热管理的小型化的DPF系统,包括质量流量计、空气调控装置、加热装置、控制核心和DPF主体再生段以及冷却装置,所述空气调控装置为实验室装置或车载装置;所述DPF冷却装置采用“水冷缸套式”结构,包括冷却水腔、冷却水箱、水泵、冷却器以及温度传感器,冷却水腔套在DPF主体再生段上,冷却水腔中填充冷却液;所述DPF主体的过滤体包括两端开口中间设有隔板的开放通道及两端堵住的封闭通道;所述隔板将开放通道分隔成两个空间,封闭通道具有过滤腔,过滤腔的横跨开放通道的两个空间;多个封闭通道以开放通道为中心沿长度方向围绕开放通道布置,开放通道的壁面均为过滤面。该系统采用迷宫式过滤,保证DPF能及时再生,实现DPF系统的小型化。

    单原子负载的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6884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492302.5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原子负载的碳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与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得到GO悬浮液;向GO悬浮液中加入锰盐水溶液,超声,冷冻干燥,得到黑色粉末,其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锰盐水溶液中的锰元素和氧化石墨烯的比为1:(15~120);将所述黑色粉末在氨气条件下,于750~760℃加热1~1.5h,自然冷却至室温20~25℃,得到单原子负载的碳基催化剂。将本发明的单原子负载的碳基催化剂作为光催化剂,能够提升20%‑30%的磺胺的去除效率。磺胺的去除效率最高能够达到98.33%。同时还能够去除恩诺沙星。

    一种双活性位脱硝脱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703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608322.7

    申请日:2019-0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活性位脱硝脱汞催化剂,所述双活性位脱硝脱汞催化剂是由掺杂Ti的硅基有序介孔分子筛的复合材料载体、负载在复合材料载体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和负载在复合材料载体的有序介孔孔道内的CuCl2组成,还提供了制备方法,先制备掺杂Ti的硅基有序介孔分子筛的复合材料载体,然后浸渍金属硝酸盐混合溶液,抽滤、烘干、煅烧后浸渍CuCl2溶液,去离子水洗涤抽滤后,得到双活性位脱硝脱汞催化剂。本发明中复合材料载体比表面积大、具有有序介孔孔道和活性高,通过复合材料载体的表面负载金属氧化物提供脱硝反应的活性位,复合材料载体的内部有序介孔孔道内负载CuCl2,提供氧化单质汞的活性位,保证具有较高的脱硝效率,提高烟气中单质汞的氧化效率。

    氮、硫双掺杂多孔碳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51017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1910872473.3

    申请日:2019-09-16

    Inventor: 甄蒙蒙 沈伯雄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硫双掺杂多孔碳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按原子百分含量计,氮、硫双掺杂多孔碳材料由5.0‑7.0%的氮、4.5‑6.0%的硫和87‑90.5%的碳组成。将氮、硫双掺杂多孔碳材料与硫混合,采用湿法浸润,得到硫正极活性材料,将硫正极活性材料、导电碳、粘结剂和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得到第一浆料,将第一浆料涂敷在铝箔上并在真空环境于60~80℃干燥12~16小时,得到氮、硫双掺杂多孔碳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氮、硫双掺杂多孔碳材料同时作为硫的宿主和修饰隔膜材料,实现电池的强循环稳定性和优异的倍率性能,且氮、硫双掺杂多孔碳材料制备过程简易、适于大规模合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