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299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89914.5
申请日:2024-04-02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2F3/32 , C02F7/00 , C02F1/0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初期雨水生态净化廊道及其施工方法,初期雨水生态净化廊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期雨水生态净化廊道设置于河流内,且包围到河流一侧岸边,且将河道的雨水排口包围在其中,位于雨水排口位于初期雨水生态净化廊道内靠近上游一侧;所述初期雨水生态净化廊道从河流的上游至下游依次设置沉淀单元、生态净化块单元、生态浮床单元以及沉水植物单元。该施工方法为组装好各个单元后,现场将其放置对应位置,且与底泥连接。本发明有效削减初期雨水径流污染对城市水环境的影响,为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提供保障,同时兼具景观与生态效益,恢复河流水生态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554552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211290092.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N5/01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海滩涂生态健康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综合环境指数,确定参考点和对照点;构建候选参数指标库;筛选细菌、古菌和微型真核生物核心微生物指标;随机森林模型训练,计算核心指标权重,构建亚微生物完整性指数;基于随机森林优化的亚微生物完整性指数的权重,构建综合微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结果可靠性分析。本发明以微生物完整性指数为基础,综合考虑了细菌、古菌和微型真核生物类群,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了一套针对沿海滩涂湿地的生态健康状况评价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736172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90836.7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钛基复合混凝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钛基混凝剂加入乙醇和乙酰丙酮中搅拌形成第一混合溶液;2)将阳离子有机聚合物加入乙醇和超纯水中形成第二混合溶液;3)将第二混合溶液加入到第一混合溶液中搅拌得到溶胶状物质;4)将所得溶胶状物质干燥后得到钛基复合混凝剂;一种利用钛基复合混凝剂对水体中浮游藻类进行去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钛基复合混凝剂加入到含有浮游藻类的水体中;2)搅拌一定时间,然后静置一定时间,使得浮游藻类凝结成絮体状沉降物;3)当絮体状沉降物沉降到水底后,将水体中絮体状沉降物上方的清液分离;本发明对不同形态藻类均能表现优异的去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661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2419.7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型水库联通水闸及其调度方法,该水闸联通主水库和生态型水库,闸室的上游设置有朝向生态型水库延伸的引水明渠,闸室的下游设置有朝向主水库延伸的排水明渠,所述引水明渠和排水明渠的末端均设置有两侧弧形向外渐变的八字墙,所述引水明渠和排水明渠的中心线均成圆弧过渡的钝角弯折形状。该调度方法为水闸运行调度方案如下:水闸平时常关;下雨,当生态型水库水位上升至50年一遇或以上频率的洪水水位高度以上时,水闸开启;雨后,生态型水库水位降至50年一遇或以上频率的洪水水位高度以下时,水闸关闭。本发明具有雨水的净化,以及泄洪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54424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093186.4
申请日:2022-01-2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1N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滩涂环境采样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底质采集系统和水样采集系统,底质采集系统包括隔泥筒和集泥袋,集泥袋置于隔泥筒内部,集泥袋底部敞口、顶部封闭,集泥袋底部敞口朝外翻折包在隔泥筒底部四周外侧;水样采集系统包括隔泥筒和集水器,集水器置于隔泥筒内部,集水器包括集水筒,集水筒侧壁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一圈以上进水孔,集水筒外部套设封闭环,封闭环位于进水孔上方,能够下移封堵住进水孔。该方法包括将集泥袋和集水器同时置于隔泥筒中,集水器位于集泥袋上方,同时采集底质和水样,或者集泥袋和集水器单独置于隔泥筒,分别采集底质和水样。本发明结构设计巧妙、灵活,实现单人可控的,底质和水样采集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81449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64612.4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沉水植物抗浊性能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水生态修复的技术领域;该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有机质粉末与保护膜组成,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与有机质粉末混合的微生物内芯密封于保护膜中。该制备方法包括:用粉碎的秸秆与稻壳粉末制作有机质粉末,将菌粉配成的种子液加入有机质粉末中进行发酵,将发酵液与有机质粉末混合得到菌剂内芯,将聚乙烯醇粉末与增塑剂油酸甘油酯粉末混合后,加入溶剂中,加热搅拌,涂布于模具表面干燥成型,得到保护膜,将微生物菌剂内芯密封于保护膜,得到微生物菌剂包。本发明明显提高沉水植物在高浊度条件下的抗性,提升沉水植物在高浊度条件下的存活几率,有利于沉水植物群落的构建。
-
公开(公告)号:CN11625833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89275.3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河流防控单元划分方法,通过在防控单元划分指标体系基础上,对水体单元网格划分,防控单元的分级处理,防控单元边界细化与调整,防控单元优先级分析,采用指标体系构建、水体单元网格划分、聚类分析、层次分析、模糊评价的方法,针对“管控要素单一”、“单元划定一刀切”等防控单元划分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基于水生态和水环境特征的防控单元为空间基础的城市河流防控单元划分方法,并且能够由治理目标倒推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方案,不仅便于减污绩效考核,而且更具实践操作性,实现了防控单元的等级排序,为开展环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534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93799.4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IPC: C02F3/30 , C02F3/32 , C02F3/34 , C02F3/02 , E03B3/02 , E03B7/07 , E03B11/16 , B63B35/44 , A01G31/02 , A01G24/10 , A01G24/13 , A01K63/00 , A01K63/04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初期雨水净化可活动的生态浮岛及蓄水池,生态浮岛包括漂浮在初期雨水蓄水池上的浮框,浮框内填充轻质填料,轻质填料内种植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上部露出水面;浮框的下方设置有若干根柔性绳子,柔性绳子的长度大于浮框到初期雨水蓄水池底部的距离,柔性绳子表面设置多根轻质纤维,柔性绳子的底部固定在初期雨水蓄水池底部。蓄水池中设置有若干个生态浮岛,初期雨水净化蓄水池还包括:好氧区域与厌氧区域构建、微生物培养、食物链构建、微型生物食物环构建。本发明在蓄水池中构建起完整的生态系统,通过系统中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共同作用,提升水体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去除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5586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1710277933.9
申请日:2017-04-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C02F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染水体的微颗粒吸附及深床过滤耦合装置和方法,包括深床过滤和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采用热化氧化铝或者热化氧化钛微颗粒作为吸附剂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再经深床过滤。本发明使用的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过程能在相同的吸附剂使用剂量下达到最高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后续的深床过滤系统能进一步提升对总悬浮颗粒物、溶解性有机碳、UV254、总氮等污染指标的去除率。在获得更好出水水质条件下,本发明能有效降低深床过滤填料反冲洗次数,延长深床过滤使用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110317690.3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7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区域企厂网河一体化联合优化调度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分配系统、企业用排水系统和厂网河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区域水资源现状,建立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根据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调度区域水资源。本发明联合管理区域水循环过程中的供水系统、企业、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及河湖水系等涉水要素,实现各环节的联动与相互配合协调,形成统一管理涉水要素的区域水务管理模式,有效且高效地解决区域水资源供需失衡、水质恶化等水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