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7516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011420537.5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分段筛孔井修复地下水的系统和方法,包括设置在待修复区域地下的筛孔井,筛孔井内部具有供修复液注入的空腔,筛孔井的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个筛孔层,筛孔层上包括多组筛孔。还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下水污染区域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污染物参数;基于水文地质参数和污染物参数,确定修复液参数、最优注水间距;在地下水污染区域的下游布设筛孔井;根据最优注水间距,在筛孔井的井壁上设置分段筛孔层;向筛孔井中注入修复液。本发明通过分段筛孔井将修复液输送到地下,将修复液通过分段筛孔层分离成多条羽流,从而扩大修复液和地下水污染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污染物和修复液的质量交换通量和反应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8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60171.X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多筛孔井修复地下水效率的结构,包括设置在待修复含水层中的多筛孔井,多筛孔井的井壁间隔设置有多个不透水区与筛孔区,多筛孔井的井壁外侧设有非均质多孔介质区域,非均质多孔介质区域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介质区域和第二介质区域,其中,第一介质区域正对不透水区,其渗透性高于第二介质,其余区域填充第二介质,第二介质选用含水层多孔介质。本发明能够在原位多筛孔井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效率,通过在原位多筛孔井井壁外侧人为制造非均质地质条件,使通过多筛孔井输送向待修复区域的修复液发生聚集与绕流,从而增加修复液的横向弥散,提高修复液和地下水污染物之间的质量交换通量和反应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748891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8071.4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回补策略的含水层超采治理系统,包括双井系统、人工渗池、反滤注水系统及溢流系统。双井系统包括浅层抽水井及深层注水井;人工渗池包括三层过滤结构,依次为河沙过滤层、粗砂过滤层和碎石过滤层,碎石过滤层内埋设穿孔暗管;穿孔暗管向反滤注水系统延伸出非穿孔暗管,连接深层渗井,深层渗井底部通过水平井与深层注水井相连;溢流系统连通人工渗池的上覆水体及河水,控制两侧水量。本发明利用双井系统及人工渗池将过滤的河水、雨水及再生水回补到深层及浅层地下水,实现多源回补地下水;利用深层注水井、深层渗井及人工渗池互相连通,实现回灌井之间的相互冲洗,缓解回灌井堵塞问题,提升地下水回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706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58932.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水力边界变化的潜水含水层中海水入侵与可持续淡水开采的快速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具体工况的概念模型;计算潜水含水层内的势能分布;海水入侵范围通过在势能场中插值寻找等于盐趾位置处的势能的等势线以及咸淡水交界面高度来确定;计算可持续淡水开采速率:计算驻点位置,当驻点与盐趾位置重合时的抽水速率为可持续淡水开采速率。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显著提高海水入侵范围和可持续淡水开采速率的评估精度和计算效率;通过采用基于工况的概念模型,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研究区域范围和参数设置,本发明通过优化计算模型,在不增加额外设备或资源投入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计算资源和人力物力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3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58928.3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水力边界变化的承压含水层中海水入侵与可持续淡水开采的快速评估方法,包括构建基于具体工况的概念模型;计算承压含水层内的势能分布;海水入侵范围通过在势能场中插值寻找等于盐趾位置处的势能的等势线以及咸淡水交界面高度来确定;计算可持续淡水开采速率:计算驻点位置,当驻点与盐趾位置重合时的抽水速率为可持续淡水开采速率。本发明能够在保证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显著提高海水入侵范围和可持续淡水开采速率的评估精度和计算效率;通过采用基于工况的概念模型,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研究区域范围和参数设置,本发明通过优化计算模型,在不增加额外设备或资源投入的情况下,显著降低了计算资源和人力物力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1885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111060171.X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多筛孔井修复地下水效率的结构,包括设置在待修复含水层中的多筛孔井,多筛孔井的井壁间隔设置有多个不透水区与筛孔区,多筛孔井的井壁外侧设有非均质多孔介质区域,非均质多孔介质区域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介质区域和第二介质区域,其中,第一介质区域正对不透水区,其渗透性高于第二介质,其余区域填充第二介质,第二介质选用含水层多孔介质。本发明能够在原位多筛孔井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污染的修复效率,通过在原位多筛孔井井壁外侧人为制造非均质地质条件,使通过多筛孔井输送向待修复区域的修复液发生聚集与绕流,从而增加修复液的横向弥散,提高修复液和地下水污染物之间的质量交换通量和反应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77516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1420537.5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分段筛孔井修复地下水的系统和方法,包括设置在待修复区域地下的筛孔井,筛孔井内部具有供修复液注入的空腔,筛孔井的侧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个筛孔层,筛孔层上包括多组筛孔。还公开了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下水污染区域的水文地质参数和污染物参数;基于水文地质参数和污染物参数,确定修复液参数、最优注水间距;在地下水污染区域的下游布设筛孔井;根据最优注水间距,在筛孔井的井壁上设置分段筛孔层;向筛孔井中注入修复液。本发明通过分段筛孔井将修复液输送到地下,将修复液通过分段筛孔层分离成多条羽流,从而扩大修复液和地下水污染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污染物和修复液的质量交换通量和反应混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705164U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20147708.5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研究地下水运动的实验装置,包括砂槽(6),所述砂槽(6)内放置有填充物,所述砂槽(6)的左端通过第一输水管(4)与第一多通道蠕动泵(3)的出口端相连,所述第一多通道蠕动泵(3)的进口端与清水瓶(1)或者示踪剂瓶(2)连通,所述砂槽(6)的右端通过第二输水管(8)与第二多通道蠕动泵(9)的进口端相连,所述第二多通道蠕动泵(9)的出口端与出水槽(10)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研究地下水运动的实验装置,方便操作且地下水模拟效果较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