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0351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426617.5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停车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轨道体、活动连接于轨道体的移动箱、设于移动箱上的旋转柱、固设于旋转柱上端的滑柱、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于滑柱的停车板,移动箱包括箱体、两个纵向滑动连接于箱体的浮动安装板、转动连接于两个浮动安装板之间能够行走于轨道体的支承轮、固设于浮动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座、设于连接座与箱体上端内侧壁之间的弹性件。本发明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为弹性接触,从而减小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的磨损,也尽可能使轨道体与支承轮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磨损较为均衡,也利于使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的受力及相对移动较为平稳。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03515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426617.5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停车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轨道体、活动连接于轨道体的移动箱、设于移动箱上的旋转柱、固设于旋转柱上端的滑柱、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于滑柱的停车板,移动箱包括箱体、两个纵向滑动连接于箱体的浮动安装板、转动连接于两个浮动安装板之间能够行走于轨道体的支承轮、固设于浮动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座、设于连接座与箱体上端内侧壁之间的弹性件。本发明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为弹性接触,从而减小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的磨损,也尽可能使轨道体与支承轮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磨损较为均衡,也利于使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的受力及相对移动较为平稳。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99306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578805.5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轨道体、活动连接于轨道体的移动箱、设于移动箱上的旋转柱、固设于旋转柱上端的滑柱、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于滑柱的停车板,移动箱包括箱体、两个纵向滑动连接于箱体的浮动安装板、转动连接于两个浮动安装板之间能够行走于轨道体的支承轮、固设于浮动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座、设于连接座与箱体上端内侧壁之间的弹性件。本实用新型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为弹性接触,从而减小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的磨损,也尽可能使轨道体与支承轮之间的接触部分的磨损较为均衡,也利于使支承轮与轨道体之间的受力及相对移动较为平稳。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54827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320862026.8

    申请日:2013-12-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轨道体、活动连接于所述轨道体的移动箱、设于所述移动箱上的旋转柱、固设于所述旋转柱上端的滑柱、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滑柱的停车板,所述轨道体包括侧边具有齿的齿条及分别位于所述齿条两侧且面向所述齿条的侧壁都开有滚槽的两个侧边轨道;所述移动箱包括两侧设有嵌于所述滚槽中的滚轮的箱体、设于所述箱体上啮合于所述齿且能够带动所述箱体移动的齿轮。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箱的移动采用齿轮、齿条啮合的方式驱动,行走较为稳定,纵向振动较小,且能量利用率高。

    一种立体停车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99307U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20578755.0

    申请日:2013-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库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立体停车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立体停车装置,包括轨道体、活动连接于轨道体的移动箱、设于移动箱上的旋转柱、设于旋转柱上端的滑柱、活动套设于滑柱的滑套、固定于滑套的停车板,移动箱包括箱体、支承轮,该种立体停车装置还包括油泵、设于箱体上与油泵通过油路相通连接且用于带动支承轮转动的第一液压马达、设于箱体上与油泵通过油路相通连接且用于带动旋转柱旋转的第二液压马达、固设于旋转柱上端且与油泵通过油路相通连接且用于带动滑套升降的油缸。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油泵同时对两个液压马达及油缸供能,因此成本较低,能耗较低,机构也较简单。

Patent Agency Ranking